APP下载

通过过程管理实现培养质量监控和可靠性研究

2014-09-02戚牧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7期
关键词:过程管理可靠性

戚牧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技术应用型人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是,由于我国的教育体制和传统的人才培养系统并不能及时地培养出优秀的技术型人才,技术型人才的缺失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绊脚石。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摇篮,应该勇敢地承担责任,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为促进我国经济繁荣做出贡献。面对这一重任,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积极采用通过过程管理实现培养质量监控的手段进行教学管理。基于此,在分析过程管理的内涵及其特征的基础上,重点论述高职院校过程管理的主要内容、过程管理对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培养质量的积极作用,以及如何更好地将过程管理应用到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之中,以期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过程管理;培养质量监控;可靠性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4)07-0001-02

1过程管理的内涵及其特征

管理学主要将管理分为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强化过程管理就必须对其管理的有效性和质量进行监控[1]。过程管理得当,能够恰当地控制每一个教学过程的环节,减少固有风险的出现,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质量,减少各个环节的出错率。例如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过程的实施、教学质量的检测等。从宏观上讲,就如同企业将过程管理应用到提高产品质量之上一样。过程管理重视每个环节的评估、监督、改正。注重从点滴细节做起,积少成多,从而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培养高质量的技术型人才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保证学生能够顺利就业,为经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2高职院校过程管理的主要内容

2.1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制定的培养学生的基本方针和总体导向,是一个具有纲领性的文件,是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的初始阶段,是接下来所有教学工作的中心所在,所以必须得到充分的重视,加强对方案制定的管理,使得人才培养工作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2.2课程的制定

虽然教育界对课程的定义还不明确,教育家们也是众说纷纭。但大家普遍认为课程是由教育管理者制定的,为教师教学提供客观依据的教学安排。课程类型多种多样,不同的课程需要采取不同方式的教学方法。但是从宏观上来讲,课程分为实践教学课程和理论教学课程。学校管理者在制定课程的过程中,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从而影响到学生的理论掌握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所以,作为教师教学的客观依据,以及学生学习的基础,加强对课程制定过程的管理,是提高培养质量的基础和前提。

2.3课程考核方式的制定

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让学生获得充足的知识,而学生在课堂教程中接受不同课程的知识。课程考核是最直接、最简便地对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检验的方式。高职院校采用最多的考核方式便是考试。但考试考核近年来一直为大家所诟病,因为过于功利的教学观念,使得课程教学专为应试教育服务,培养的人才多是以考试为依据,基本上是“以考试为中心”,学生大多成为高理论、低实践的理论型人才。所以,加强对课程考核的管理,让考核真正地发挥其督促、改善的作用,已成为所有教育者共同的认知。

2.4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的选择

学生在接受多年教育后,必须保证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同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所以,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成为最简单的考验学生的整体综合能力的方式。因为在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中,学生要充分地调动自身所学的知识,通过查阅文献、阅读文章等方式,将所学知识组成一个逻辑严密的整体,同时选择最恰当的表达方式展现自身的实力。可以说,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的选择是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最后一个过程和环节。加强对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环节的管理,能够强有力地对教学质量进行把关,从而对教师和学生进行一个总体性考核。

2.5教师教学质量考核

高等院校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全面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10-11。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是最直接的知识理论的灌输者。教师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好坏。所以,学校有必要加强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考核,严格把关教师的教学行为,保证教师按照人才培养方案,遵循学生的客观发展规律,实施课程教学。给教师一定的压力,使其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和提高。

3过程管理对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培养质量的积极作用3.1提高培养方案的质量

好的人才培养方案,会充分地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符合学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促使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成长为社会的栋梁之才。加强对培养方案制定的过程管理,对方案制定者施压,会使得方案制定者亲自进行实践调查,进行分析总结,从而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避免制定高、大、空,难以操作的方案,提高人才培养方案的质量,为接下来的一系列教学活动提供最合理、最正确的方案指导,提高各个教学过程的质量,最终达到培养优秀人才、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目的,让每一位毕业生都能够充分地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将自己所学应用到实际之中。

3.2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意识

由于教育体制自身存在的弊端,大多数教育都是以应试教育为主体,教师只注重提高学生的考试能力,讲课重点也围绕试卷展开,不考虑到学生自身的差异性。正是在这种状况下,越来越多的学生失去对学习的乐趣,成为机械、古板的教育受体。双边失去互动和理解,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所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是所有教育者面对的最迫切的教育问题。如果加强对教育过程的管理,教育主体就会充分地站在学生的立场,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和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3提高学生的综合发展能力

“高分低能”的“人才”早已成为所有教育者的痛,因为它代表着教师的失败,代表着整个教育系统的失败。所以,真正地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已经成为所有教育者的共同期盼。加强对学生教学过程的管理,不以应试教育为目标从而改善教学课程的设置,充分地考虑学生的发展需求,合理调整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实践,真正地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之中,使得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加强,实践能力也能够得到不断的锻炼,这才是真正地为学生思考,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能力。

3.4强化教师的责任意识

教师,是所有教学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主体。一个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效果,将会最直接、最真实地反映到学生身上。加强对教师教学过程的监管,会使教师自觉地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不断探索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不断对自身的教学理念进行更新,与时俱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缺乏责任感的教师,只会考虑到教学目标,机械地完成教学任务,不顾学生的心理世界,盲目教学,既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不能将知识真正地传授给学生。

3.5有利于促进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加强过程管理,能够有效地利用反馈原则,对教学质量进行价值判断,系统、全面、及时地获取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信息[2]12-13,知道哪些措施能够促进学生发展,哪些措施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哪些教学环节合理,哪些教学环节不合理,不断地进行调整,从而强化优势措施,弱化劣势措施,不断地完善整个教学过程,实现最大化的优秀人才培养。

4如何更好地将过程管理应用到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之中4.1完善评估体系

完善的评估体系会对教学过程起到督导作用,确保人才培养过程中每个环节都能够得到合理的保障。在完善评估体系时,要着重加强对教师教学的评估和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估,充分重视教和学的这两个过程,会促使教师不断地探索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最好的方式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会促进学生不断地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将教师的教学与自身的发展相结合,找到真正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满足社会对技术型人才的基本要求。

4.2培训和引进优秀的教学资源

教师既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也是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者,对学生培养质量负有直接责任。所以,如果高职院校想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要着重注意对教师队伍的建设,适时对教师进行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的培训。同时,积极引进优秀的教师人才,为自身的教师队伍注入新鲜的血液,提高自身教师队伍的综合教学能力。

4.3深化教育改革

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是教学主体,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这就导致学生参与整个学习过程都是处于被动地位,学习热情不高。所以,学校应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逐步将教师与学生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使双方能够在自由、民主的环境下进行交流,加强双方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5结语

过程管理是对整个人才培养系统的各个环节的管理,其作用充分体现在对各个阶段的监督和检测之上,因为有效的监督和检测能够最大化地找出人才培养体系的不足与缺点,从而寻找最合适的改革路线,不断完善培养体系。过程管理的积极作用,是所有教育管理者、改革者、实践者有目共睹的。所以,将过程管理真正地应用到教学管理之中已经是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构建过程质量管理监控体系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J].当代教育科学,2012,(3):10-11.

[2]构建教学监控体系,确保人才培养质量[J].高等农业教学,2012,(10).

猜你喜欢

过程管理可靠性
MAXIMO系统在数控设备可靠性维护中的应用
可靠性管理体系创建与实践
5G通信中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分析
研究生创新培养的“步态追踪”模式
病案首页质量控制与信息系统实现方法
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在高校学生事务过程管理中的应用探索
教学过程管理信息化探讨
基于可靠性跟踪的薄弱环节辨识方法在省级电网可靠性改善中的应用研究
“数控机床可靠性技术”专题(十六) 可靠性管理体系
可靠性比一次采购成本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