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激励教学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4-09-02吴昕鸿
吴昕鸿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面对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不浓,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不能适应课程改革需要的状况,基于学生如何能真正地成为数学课堂学习的主人,就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小组激励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组激励法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关键词:加分激励;学习兴趣;抽签提问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4)07-0086-02
小组激励教学法就是激发和鼓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研究和讨论问题,从教育心理学来说,是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诱发学生学习数学的行为,使其产生一种内在的学习数学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努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如何真正使学生在数学课堂学得有趣、高效,获得成功和自信,探索小组激励教学法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数学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叫纯粹数学,一类叫应用数学。纯粹数学也叫基础数学,专门研究数学本身的内部规律。中学数学课本里介绍的代数、几何等知识,都属于纯粹数学。纯粹数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暂时撇开具体内容,以纯粹形式研究事物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所以中学的数学课堂教学很抽象,数学课上锻炼和考核的是学生的数学逻辑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可知,许多学生在这方面是不擅长的,这是很多学生不喜欢数学课的原因所在。在中学的数学课堂上用小组激励教学法就能针对不同认知水平结构的学生,让他们保持积极的参与热情,从而避免数学基础能力较低的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有些教师在数学课上喜欢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特别是遇到学生们感到难懂的习题,常常要求学生们小组讨论,但研究发现学生讨论的效果却是很难把握的。学生怎样才能更积极地参与讨论,并在讨论过程中有不同程度的收获,针对这一核心问题,采用小组教学激励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加分激励的方式。学生们在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抽签提问学生,他们代表小组发言,让他们在班级黑板前讲解,讲解正确给加小组分,每月一次评比,分出优胜小组给予奖励,同时再评出最优秀的学生。考虑到学生学习水平和认知结构的不同,在课堂上的提问要采取抽签提问的方式,学生为了小组的利益和自身的发展需求,不仅要认真地倾听其他同学的意见,而且要积极地参加小组活动,积极思考并在小组内发表意见,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提升了自己,同时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也越来越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小组激励教学法可以促进数学学习小组整体素质的提高,包括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习惯的养成,能力和思维的提升。它能促进组内学生的互助和合作交流意识的达成。它能把学生的主体意识渗透到数学课堂之中,有利于不同程度学生认知水平的提升,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发展。小组激励教学法的主体是小组而非个人,可以激发学生们的集体荣誉感,只有小组发展了,自身的价值才能体现,从而让学生能够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义务,为了小组的共同目标而积极参加并起到不同的作用。
现代教育专家魏书生说过一句话:“学生走进学室,翻开学材,开始自学,如有不会,查找资料,再有不会,与同伴交流,实在不会问前面那个人(就是指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不断追求上进的积极心态,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在小组激励教学法的数学课堂实践中可以找到答案。在数学课堂上使用小组激励教学法的时候,教师要不断地告诫自己要忍住,不能急于说出答案,要有耐心,要给学生留有自己感悟知识的机会,要及时给予学生关注和肯定,要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实现学生真实的课堂交流,让学生感觉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给他们的数学学习带来的不同层次的进步,教师要给他们展示才华的机会和平台,张扬他们个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并爱上数学,形成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小组激励教学法在不同的学校和教师中都有不同的诠释和应用,以下是笔者在数学课堂上用小组激励法进行的教学实践:
一、科学分组,合理分工
每个小组一般以6—8人为宜,在分组过程中应考虑学生不同性格的搭配,不同层次知识和能力的差异,男女生比例等多方面因素,在分组的时候要采用组内异质,组间均衡的原则,学习小组成员的划分是按照综合成绩的高低进行合理的搭配,就是为了实现小组内兵教兵、兵练兵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便于组内合作、组间竞争,既能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发挥集体的智慧。
在对不同年级和班级学生的实验和研究中,发现数学基础和能力处在同一程度的学生在一起研究更能互相促进,学习热情更容易激发,在其中的一个班级采取了同组同质的分组方式,班级共分为三个层次,六小组,将相对优秀的学生分成两个小组,取名为冲锋小组;将学习相对弱的学生们分成两个小组,保证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每天都有收获,取名为潜力小组;将几乎不学习或放弃学习的学生分成两组,对他们的要求是遵循其自身的认知和能力的发展,唤起他们学习的热情,保证他们不厌学和辍学,取名为兴趣小组。在采取了同组同质的分组方式实验一年后,发现学生们在与自己水平相等的小组中学习,心理的压力、自卑感和自信心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经过调查问卷发现,这个班的同学们在数学课95%的学生感觉时间过得太快了,56%的学生常常觉得意犹未尽,下课铃响后还聚集一起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的方法。
二、慧眼识金,选好组长
是金子不一定会发光。它得需要经过锤炼才能露出金子的本色。选组长也如此,教师要沉住气,要细心观察,全方位地衡量,提供机会和平台去锻炼他们,这样才能选对人。强将手下无弱兵,选好组长是关键。每个小组设立小组长1人。小组长由教师指定。选取组长时要选那些智力水平良好,发言积极,个性偏外向的学生,有一定的组织、领导、协调和沟通能力的学生,有责任心,乐于助人的学生。组长的任期一般要以半学期的时间为宜,并对组长不定时地监督、激励和奖励,及时地监控和帮助组长发挥积极的作用。
三、明确职责,培养组长endprint
小组长既是小组活动的领导者,又是小组活动的组织者,同时又是教师的小助手。他们是为学生服务的,不是教师职务的分担者,不要把教师本应该做的事情分给小组长。教师要承担起培养小组长做好组织管理组员的职责:一是培养小组长督促本组学员主动地合作交流;二是培养小组长在学生合作交流前能有序安排本组活动;三是培养小组长在交流过程中灵活协调本组活动;四是培养小组长要善于收集组员在交流中对问题的不同见解。对于数学基础好、思维快的学生来说,选好组长相对容易,但对于班级学生数学成绩不理想的,必然会很难选出小组的组长。所以要针对这样的班级培养数学尖子生,培养组长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优秀品质,在班级开展组长星级比赛的活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精心挑选有价值的难题,给学生提供平台让他们比一比,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对的加星,变成星级组长,星的多少和组长的级别有联系。一星、二星、三星、四星、五星等等代表着不同的级别。这种方法会时刻培养和激发组长的竞争意识。
四、落实任务,合作学习
各个小组完成解决数学问题的任务要本着“求本务实”和“跳一跳可以够得到”的原则。教师要设置“分层目标”激励学生主动合作学习。落实任务的方式要基于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和知识能力结构。数学课是思维的课堂,更要有思维的任务来落实。教师要预测学生接到任务后想做什么,会做什么和能做什么。教师要预测给学生的数学题,学生们有没有合作学习的必要性,能多大程度上满足学生们不同认知水平的发展需求。多元智能理论明确指出,不同的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是不同的,在课堂讨论中教师要灵活机智地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对喜欢说的学生,喜欢听的学生,喜欢看的学生,都要予以关注并灵活机智地调控数学课堂小组激励教学法的实施。
五、严格标准,与时俱进
在数学课堂上实施小组激励教学法,教师要避免分数泛滥,奖状满天飞的情况发生。给学生加分没有固定的标准,会降低同学们对参加小组活动的热情,会严重制约小组激励教学法的实施。要将加分标准统一,明确地讲给学生,并严格按照这一标准给学生加分。在给学生加分时教师要特别谨慎,特别在乎加给学生的每一分,不给特殊分,不给感情分,不给人情分,即做到“三不”。做到与时俱进,把分数的权利关在制度的笼子里,接受大家的监督和质疑,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小组激励法在数学课堂上发挥真正的作用和保持长久的地位。教师把规则坚持下来,学生也会变得分分必争,在乎得分,这样教师的小组激励教学就可以顺利开展了。
实践表明,小组激励教学法让更多的孩子在数学课堂上找到了自信,重新点燃了学习数学的热情,享受到了学习数学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让他们体会到了自己在集体中的角色,小组激励教学法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合作意识、数学思维能力,以及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赏识他人的能力等等。这种教学方法是基于数学思维课堂的,是基于学生认知水平和自身发展需求的,是基于中学生的年龄特点的,这种教学方法在数学课堂的应用是现代教育学派合作探究的具体应用,其在数学课堂上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实用性。虽然在实践过程中也发现了在数学课堂用小组激励法的很多不足,但这些困难都不能阻碍继续研究和探索的步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