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中的情感激发

2014-09-02谭辉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7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情感教学

谭辉

摘要:传统课堂教学与课改后的课堂教学有着质的区别,新教育理念要求教师把学生从传统的被动的受教育地位转变到主动的求知地位上来,必须做到“教、学、做”合一。语文课堂离不开情感教育,激发情感是获取知识的第一步,在语文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语文课堂;情感;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4)07-0085-02

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教师不断研究的永恒话题,新教育理念要求教师把学生从传统的被动的受教育地位转变到主动的求知地位上来,在教学活动中,做到“教、学、做”合一,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养成自觉地寻求信息、获取知识的能力。没有情感就没有学习的动力。因此,语文课堂的情感激发十分重要。

一、开门激情,引人入胜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利用好现代化的教具,创设多种多样的教学情境,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用外部刺激引起学生学习的情感投入。语文课教学之初,教师可用模型、标本、图片、幻灯、录音、录像等形式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激励他们快速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之中。对于《荷塘月色》这一课,可运用录像和电脑课件,创设出荷塘的多情多彩、美妙无穷的情境,并配上优美的音乐,展示给学生欣赏,将学生引入优雅的境界,令其产生无限的好奇和浓厚的情感兴趣。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可配以音乐、视频,以唤起学生美的体验,设计各种巧练,品味美的意蕴。学生们在品味文章遣词造句之精、荷塘之美、作者的喜悦与哀愁,这时再引导他们说出自己的见解,主动与教师交流,与同学争论。朗读课文时要注意抑扬顿挫,有声有色,语言积累水道渠成,达到优化的效果。实践证明,创设教学情境可以调动学生的情感,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萌发强烈的探究欲望,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在广阔的时空中,展示个性、寻求发展、获得成功。

二、巧设悬念,激发情感

在小说等叙事文学作品的教学中,教师在让学生接触课文之前,可先自己复述课文情节,在关键处停下来,让学生去猜测情节会如何发展,人物的命运会怎样。这样巧设悬念,往往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阅读课文的热情就会大增。在教授《孔乙己》、《祝福》这一类课文时,教师可采用这种方法去激发学生的情感投入。如《阿Q正传》,可先讲述阿Q在堂前判决书上画押的情景,并提出问题:“阿Q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局?”“鲁迅先生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位农民?”为回答这些问题,学生定会积极投入阅读,积极思考问题。教师也可以给学生讲同类人的故事,去调动学生了解更多作品的兴趣,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

三、分层要求,激励信心

信心是情感的依托,缺乏信心很难对语文课投入情感。由于学生是存在差异性的,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各不相同。因而在课堂上,教师首先要动之以情,在设计问题、布置作业时,都要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他们的探究意识和进取精神。特别对于后进生在学习上的障碍,教师要千方百计地积极引导,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课堂上常常有这样的情形发生,后进生的发言或因吞吞吐吐、或因不够贴切,引起同学们的哄笑,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沉重的打击,此刻激励心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因材施教,因材施“励”。善用发展的眼光多角度地看待后进生,启发引导他们从克服适当的困难开始,不断地迈向成功。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学习中的障碍时,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如赞赏的目光、亲切的话语,直接表扬,让他们为自己感到骄傲,充满自信。

在尝到成功的甜头之后,他们便会自觉地想去再啃“硬骨头”,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劲头。教师要适时地给予指导,为学生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让学生感到“我能行”、“我很行”,从而看到成功的希望,树立克服困难的自信,学习就变成了轻松的事情、享受的事情,变成学生自觉的行为。

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叫学生进行回答,并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在布置作业时实行“作业超市化”,也就是针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结合学生实际,分层布置作业,让学生自由选择,自主探究。如《石钟山记》这篇课文,教授后可这样设计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你认为优美的句段;(2)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默写优美句段;(3)仿照课文,写一个自己经历的片断。这三个层次的作业由易到难,分别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因而有利于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三维目标中,情感为首,没有情感,就没有成绩。教师一定要抓住根本,纲举目张。

Abstract:Traditional class teaching is essentially different from that after curriculum reform. The new educational concept requires that teachers transform students status from the traditional passive receivers to active knowledge seekers and combine "teaching, learning and practicing". The Chinese class can not be divorced from affection education. Stimulating affection is the first step to the acquisition of knowledge. It is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arous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and cultivate their confidence.

Key words:Chinese class; affection; teachingendprint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情感教学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情感移植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