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缺陷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研究
2014-09-02杨洪中
杨洪中
摘 要: 留守兒童由于长期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因此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适应”上的诸多问题,尤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更突出,如何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是当前学校教育的一大难题。本文提出应从引导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矫正他们因成长缺陷而扭曲的心理;积极开展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活动,让他们健康成长;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常态化,有效预防三个方面进行教育实践,让留守儿童和同龄人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 留守儿童 成长缺陷 心理健康教育实践
目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城镇化进程迅猛,越来越多的父母不得不将孩子交给老人照看或放在亲戚家寄养,以便外出务工。全国妇联近日发布的《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六千万,总体规模扩大;全国流动儿童规模达三千多万,数量大幅度增长。
在留守环境下,这些孩子的成长充满了不确定性。在成长过程中,他们会随时出现感情危机、认同危机,在感情和社会性上都是残缺的,存在一定的成长缺陷。而“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相对缺失,他们的学习和个性表现明显区别于接受正常家庭教育的孩子。主要表现为:学习成绩较差;心理压力很大,容易造成心理障碍;不关心班集体,经常违反纪律,我行我素;人生价值扭曲,部分留守孩子产生厌学情绪,认为读书无用,缺乏进取心和刻苦学习精神。留守儿童的成长缺陷性已成为学校教育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而言是一个重大的教育挑战。如何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引导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矫正他们因成长缺陷而扭曲的心理。
以学校或班级为单位,对全部留守儿童的生活、思想、学习和家庭教育情况进行调查摸底,逐步建立起留守儿童成长记录档案,并实行动态跟踪。在学习生活中,教师还要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工作,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教师在和他们交流的过程中要正确引导他们理解父母外出打工的艰辛,让他们懂得父母工作辛苦,自己要珍惜现在难得的学习机会,努力学习。增强他们的是非观、判断力和责任感,使他们对父母的理解转化为学习动力。教师要善于发掘留守孩子身上的优点,对他们吃苦耐劳、自立自强的精神加以表扬,有了正确的学习动机后,才能极大地促进学习。
二、积极对留守儿童开展关爱教育活动,让他们健康成长。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对留守儿童给予更多关爱。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坚持启发和引导相结合的疏导原则,强化行为规范的养成训练,组织班队活动让留守儿童学会自我管理,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留守儿童在亲身体验中受到教育,以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的消极影响。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要求班级的留守儿童定期通过亲情电话或QQ视频向父母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并了解父母在外工作、生活情况,加强父母与子女间的情感沟通,消除留守学生对亲情的心理饥渴。一旦发现班级留守儿童思想不稳定或者成绩下降,就及时与学生谈心,稳定其情绪,建立帮扶机制,发动学校、家庭共同关心留守儿童的成长。
三、寻找学科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因素,触动学生心灵。
在各学科教材中寻找触动学生心灵的素材,因时制宜地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如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我们可以对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加以梳理,挖掘出教材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例如:《珍爱生命》一课,让学生采访爸爸妈妈,体会生命的来之不易,感受生命的精彩,从而更深刻地体会自己存在的价值,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我喜欢和同学在一起》一课,让学生认识到怎样和同学建立好关系,让班集体更有凝聚力,同学之间怎么相处等;《心中有阳光》,让学生体会天生我材必有用,在学习活动中大胆表现自己,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寻找能发挥自己优势、提高自我生活能力的角色。在高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挖掘锻炼心理品质、善于调节情绪、磨砺坚强意志、承受挫折、勇于开拓进取、塑造良好性格、陶冶高雅情趣、培养爱国情操、增强自律能力等与学生心理密切相关的内容。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深入挖掘教材文本的内涵,触动学生幼小的心灵,帮助学生打开心灵的窗户。如教学《学会合作》时,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友好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合作才能获得成功,在模拟实验中体验团结合作带来的快乐情感,增强合作意识。初步掌握如何团结合作,以培养合作能力。让这些留守儿童融入班级、学校等集体中,身心获得健康成长。
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常态化,有效预防。
除了班主任的关爱,各科教师在平常教学中也要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掌握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潜移默化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学校要请经过专门培训的心理辅导教师对科任教师进行系统培训,介绍留守儿童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法等,使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化。学校定期开办心理健康专栏,开设心理咨询室,通过讲座、谈心等多种形式,对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及时化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危机,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使心理健康教育常态化。
总之,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越来越突出的学校教育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们从事教育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它需要教师、父母、监护人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但主阵地是学校,教师是关键,我们要本着对每一个孩子负责的态度,把更多的关爱和呵护送给这些心灵脆弱的孩子们,让他们和同龄人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2,8.
[2]傅荣.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三大任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1).
[3]周觉伟.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三个途径.黑龙江教育,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