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014-09-02曾路

考试周刊 2014年53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育人文性工具性

曾路

摘 要: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合一的特点,新课标不仅把语文定性为工具,而且突出这个工具是负载文化的交际工具,具有丰富的思想感情和人文内涵。这就决定了语文训练和思想教育是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一个教学过程中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目前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都文质兼美,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教育性,是很好的德育资源。因此,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要含蓄、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关键词: 思想品德教育 工具性 人文性 语文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合一的特点,不仅把语文定性为工具,而且突出这个工具是负载文化的交际工具,具有丰富的思想感情和人文内涵。这就决定了语文训练和思想教育是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一个教学过程中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目前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教育性,是很好的德育资源。因此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要含蓄、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教育呢?我谈谈看法。

一、新课导入中渗透

导入新课时,努力通过艺术手段调动学生的情感。针对不同文体、不同内容的文章,采用得体、切实、富有感染力的不同导入法,激发学生对课文中描绘的人、事、物、景的热爱之情,进行思想教育。

二、辨词析句中渗透

作者常借助文章中的字、词、句、标点,传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尤其是一些关键词语、句子,在文章中常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细细体会文章的字、词、句、段,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基调,挖掘其中的深层内涵,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明白事理,受到教育。

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时,教师要求学生边读边画出形容词,“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启发学生思考:这些体现父亲怎样的心情?课文中为什么要这样描写父亲的外貌呢?学生情绪高涨、各抒己见,教师借机给予肯定总结。通过激发想象,学生体会到父亲急切、悲痛的心情,坚定的信念,以及对儿子深深的爱。

三、入情入境中渗透

对于一篇文章,作者“情动辞发”,读者自然“披文入情”。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作者描写的情境,抓住感人情节,通过幻灯、多媒体课件、录音、挂图等方式,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加上语言描绘、动作演示等方法,渲染气氛,使学生耳濡目染,更好地理解课文,受到更深的思想教育。如教学《草原》时,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书中的草原,教室里响起一片赞叹之声:“多美呀!”“太美了!”蔚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的绿色草原,如棉花般的绵羊群,构成了一幅优美的草原风光图,那柔和的色彩、栩栩如生的场面,无不充满诗情画意,让人赏心悦目,学生完全被此情景深深吸引,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美,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油然而生。如教学《狼牙山五壮士》时,通过放录像,再现五壮士昂首挺胸、相继跳崖的悲壮场面,理解重点句的意思,体会英雄人物的大无畏精神。如《桂林出水》是一篇写景状物的佳作,通过语言描绘创设情境,让学生来个假想旅行,体会“景美”、“情真”,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从而激发对桂林山水的赞美和热爱之情,最后由漓江山水的美,自然而然地激发对祖国山河壮丽的赞叹,思想教育自然水到渠成。

四、角色互换中渗透

心理学研究表明:对榜样行为的观察和心理模仿,能对儿童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产生巨大的强化作用,尤其接近儿童生活实际的富有感染力的人物形象的影响更大。《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运用榜样的力量。”让学生把自己放在课文中人物的位置,替人物去做、去说、去想,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内涵,达到受教育的目的。如《小伙伴》一课,介绍了三个小孩子的不同思想,教学中应用角色换位的方式,把课文中的人或事换成学习者本人或事先进行体验和想象。因而,安东良好的品德影响教育学生的思想,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内化学生的行为,从而实现育人之根本。

五、有感情朗读中渗透

文章的思想感情不是外在的东西,不是教师三言两语就能强加给学生的,只有反复朗读,才能体味到渗透在文章字里行间的情感。课标指出小学各年级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在读中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在教学《找春天》一文时,我先渲染春天来了的气氛,然后抓住课文中呈排比式的四个自然段:“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解冻的消息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琴声吧?”进行朗读训练,出示画面和文字,让学生反复朗读,体味作者当时的心情。朗读点拨,为什么大家会越读越有味道?由此激起学生更深层的思索。有的学生说:“春天真美!”有的学生说:“春天充满生机。”还有的说:“大自然真可爱。”学生通过朗读,对具体语言文字进行真切体验,文中的句意在学生的朗读中越来越明朗。

总之,我们不能忽略思想的价值。只要我们坚持不懈、踏踏实实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做到文以载道、文道结合,既教书又育人,就能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心灵的净化和品格的养育,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参考.教学原理.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教育人文性工具性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兼谈语文工具性的另一面
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浅议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教学
让语文课堂充满感性的阳光
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的俄语专业实践教学
由《星际穿越》看科幻电影的人文性
译林版英语教材的人文特点研究
从《论语》中汲取文明礼仪养成的营养探析
粤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中“阅读与感悟”的特征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