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大学生理论骨干培养工作的五个关键环节

2014-09-02杨洋姜国玉宋广军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4年2期
关键词:培养机制

杨洋+++姜国玉+宋广军

摘要:大学生理论骨干是高校大学生中最活跃、最具潜质、最具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先进分子。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理论骨干的前沿阵地,不仅在学科专业上、文化资源上拥有优势,而且在培养专业型高素质人才方面,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结合高校大学生理论学习的实际情况,提出高校在加强大学生理论骨干的培养上,要把握五大关键环节,即明确培养目标、优化培养内容、创新教育形式、健全培养机制、构筑考评体系,有针对性地探索大学生理论骨干培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理论骨干; 教育形式; 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4)02-0131-03党的十八大鲜明地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受到社会的影响逐渐加深,大学生群体呈现出鲜明的时代色彩。大学生理论骨干是一支在学生中有着特殊作用的群体,他们是高校学生中的先进分子,是高校推进思想引导、实现育人目标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理论骨干,使广大青年学生更加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对引导青年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大学生理论骨干是指热衷于理论的学习传播与实践,在大学生群体中能够真正起积极作用和影响的思想较为先进的大学生,其理论素质普遍高于大学生的一般水平。大学生理论骨干是大学生中相对特殊的群体,工作中我们要善于抓住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对理论学习有浓重兴趣的学生、共青团干部、青年知识分子等重点对象,结合其自身特点和时代要求,分层次、有步骤地开展我们的大学生理论骨干培养工作。[1]新时期加强大学生理论骨干培养要把握好五个环节:

1.明确培养目标,优化培养过程

大学生理论骨干培养的目标决定着培养工作的性质、内容和要求,是大学生骨干培养区别于其他各类培养工作的本质性规定。大学生理论骨干的培养应使其较系统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具备勤奋好学的学习态度和严谨求实的作风、经受实际的工作锻炼和现实的良好考验;使其思想更加积极,思维更加活跃,政治态度、思想认识、价值观念更具有先进性,让其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先锋模范和中坚力量,具备引领大学生思想变化的独特思想政治教育优势。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培养层次的深化提高,进一步完善分层次培养体制,依托校院两级理论研究会,特别是班级理论研究小组及团支部,重点加强大学生理论骨干的普及性培养工作并制定分类实施方案,即大学生骨干重点研究、培训成员重点学习、普通学生关注热点人生成长的培养模式,达到培养一批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追求者、发现一批青年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引导一批青年马克思主义初具觉悟者的目的,特别是通过日常生活及人生成长向普通学生渗透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其人生成长。

2.优化培养内容,提高培养效果

大学生理论骨干的培养内容直接影响到培养的实际效果。在培养过程中,既要覆盖面广,全面具体,又得分清主次,从理论到实践、从国内到国外、从专业知识到个人素质,涵盖理论学习体系和实践锻炼体系,并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理论学习中思考实践,在实践锻炼中检验真理。既要将其培养成深通理论勇于实践的大学生理论学习的排头兵,又要让其成为政治坚定、模范表率、素质全面、堪当重任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优化培养理论体系,要做到“五学习”、“五提高”:一是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努力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要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提高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三是要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经济理论,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提高理论素养和思想政治素质;四是要学习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和国际环境,提高判断能力和理性思维;五是要学习专业知识、文化知识,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

优化实践锻炼环节,要实现“三做”、“三深入”:一是要做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和践行者,深入社会开展调查研究;二是要做服务人民、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的志愿者,深入基层开展社会服务;三是做个人能力丰富和发展的实践者,深入岗位开展挂职锻炼。

3.创新教育形式,拓展培养方式

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全方位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多方面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在业已实施的大学生理论骨干培养的实践中,要充分运用“六个平台”强化“全员育人”理念,实现培养方式新发展。一是充分运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平台畅通主渠道占领主阵地。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优势,创新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结合“90后”大学生理论骨干的思想、行为特点和接受方式,探索采用富有时代特点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新方法,畅通主渠道、占领主阵地,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平台真正成为培养大学生理论骨干的重要载体和途径。二是依托党团组织教育平台构建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教育平台的功能,在入党积极分子培训、预备党员培训和大学生党员教育中拓展思路、创新方法,通过有组织的专题讲座、自学、网上学习、社会实践、交流研讨、撰写心得体会、学习考核等环节,不断增强教育的实效。三是依托“青马工程”平台培养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针对大学生理论骨干的特点,在培养方式上,坚持骨干培养、课题化运作、社会化和制度化保障、网上网校互动等特色培养方式,建立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长效机制,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培养之路。四是依托专业课平台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专业课教学占据了大学生大部分的学习时间,要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对大学生理论骨干进行思想教育,把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融入各门课程之中。五是依托新媒体平台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新体系。通过校、院、班级团支部三级微博体系与广大学生建立互听、互动,培育一批政治素质好、网络技术强的大学生理论骨干,推动团组织向工作网络化转型,创新教育方式和形式。[2]六是依托社会实践平台探索实践育人新途径。社会实践是培养大学生历史使命感、增强社会责任心,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渠道。要通过组织大学生理论骨干在假期组队参加“三下乡”和“四进社区”社会实践活动、参加日常志愿服务活动等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参与实践锻炼,在实践中了解国情民情,提高综合能力,实现全面发展。[3]通过自愿到最艰苦的基层工作,赴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艰苦地区和行业锻炼成才,并能够把理论体系学习与能力结构训练结合起来,把参与社会实践与进行社会观察结合起来,把树立远大志向与选择正确成长道路结合起来,把参加校内短期集中培训和长期的自我教育、自我学习、自我修炼、自我完善结合起来,把自信的心态和扎实的努力结合起来,提高大学生理论骨干的工作能力,最终使他们成长成才。

4.健全培养机制,助力成长成才

大学生理论骨干的培养既是一项教育活动,也是一个科学的培养过程。完善的机制、健全的培养体制是推进大学生理论骨干培养的关键着力点。

重视文化育人机制。大学生理论骨干在全面掌握本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自己世界观的改造,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明确自己的社会职责。要结合学校的实际和特点,积极营造文化氛围,发挥大学文化独特的功能,引导广大学生立志成才。要充分利用学生组织的优势,以文化育人为基础,通过加强各类学生组织建设,营造“成长成才”的校园文化氛围。如,通过组织参观校史馆等活动,使大学生理论骨干坚定理想信念、升华母校情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会等理论学习型社团通过举办各类讲坛、论坛,提升大学生理论骨干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学生社团联合会通过开办培训班,提高大学生理论骨干的工作能力,搭建深层次交流的宽广平台。

优化激励促进机制。为了保证学生政治理论学习和大学生理论骨干培养的实际效果,优化激励促进机制,制定具体措施和奖励政策。将大学生理论骨干学习表现作为综合测评、政治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党建带团建环节上,深化对培养的保障力度,在团组织推优环节,明确了入党积极分子参加理论学习的要求,作为评优、入党、保研的参考条件。学校每年召开学习研讨和工作总结会,宣传学生优秀的学习研究成果。对组织学习情况好的集体和在理论学习中表现出色个人予以表彰奖励。聘请省内外科学社会主义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为校高级理论研讨班学员授课,重点培养一批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对学生的立项课题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此外,学校还可以在组织学生深入学习政治理论知识的同时,鼓励有兴趣的同学进行深入理论研究。对于高水平的学习论文和课题研究成果,经过指导老师的悉心修改,推荐到国家级或省级刊物上发表,并予以资助。[4]

深化保障落实机制培养。不是简单地教育大学生了解认识马克思主义,更重要的是让党和国家未来的接班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能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大学生理论骨干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一定要统筹规划、整体推进。学校各职能部门、各学院高度重视,大力支持,通力合作,形成合力。加强调查研究,制订完善的计划,狠抓工作落实。各部门和学院积极配合,加强对教学、实践、对外交流和课题研究等环节的指导和帮助。学校各级党、团、学组织认真地总结宣传培养过程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人物,特别是在解决现实问题,大力加强学风建设当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与先进人物,采取具体措施,加大推进力度,确保大学生理论骨干培养落到实处,引领示范,取得实效。在实践培养环节,逐渐探索大学生理论骨干进社区和校内外机构挂职锻炼的延伸环节,派出理论研究骨干进行实践锻炼,使培养更具鲜明特色和现实性,在学生理论骨干培养方面搭建理论培训基地、社会实践基地、挂职锻炼基地等,并丰富和完善培养经费保障体系,为日常培养、项目落实、课题研究和实践锻炼提供有力支撑。

5.构筑考评体系,提高管理水平

大学生理论骨干培养是一项系统教育活动,在阶段性培养结束后,培养对象要对其接受的教育培训进行评价,评价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反馈到培养学校。各级培养学校也要对开展培训的效果进行评价,结合学员的反馈信息进行研究,总结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对培养方案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要建立大学生理论骨干培养的考核评价机制,开发建立大学生理论骨干培养人才信息库,通过综合评分的方法认证学员培训绩效,即以理论学习、实践锻炼、活动创办、校外交流和课题研究等各项成绩的综合得分作为学生结业成绩,符合条件的颁发结业证书,对于表现优秀的加强跟踪宣传,树立典型,带动更多同学参与到学习实践活动中来。在考核中,将日常表现和突出贡献相结合、自我评价和群众评价相结合,形成科学的评价机制。从思想政治、个体素质、工作表现、先锋示范作用、师生评价和社会反响等方面设定量化指标进行综合考核,评出等级,记入履历,使其形成驱动行为的内在动力。要大力倡导以“督”为主、以“考”为辅的考核形式。监督和引导是对学生骨干进行考评的主要目的,也是学生骨干培养的有效形式。[5]同时,引入“能上能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对于表现不积极、能力水平不高、考评不合格的培养对象进行调整,营造积极向上的竞争氛围,激励大学生理论骨干的成长成才。[6]

大学生理论骨干是学校和广大学生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此,高校要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在培养模式上不断探索,大胆创新,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作风过硬、素质全面的学生理论骨干队伍,培养造就一大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7]

参考文献

[1]贾宏树.高等学校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2:35.

[2]陆岩,杨洋,张丽红.利用微博平台加强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22):74-75.

[3][7]李荣生.新形势下高校加强大学生骨干培养研究[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2(1):23-25.

[4]姜国玉.依托校园文化平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12:76.

[5]王娜.高校学生骨干群体培养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77.

[6]黄晓明.新时期加强大学生骨干培养的三大关键[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2(2):12-14.

[责任编辑:张俊华]

猜你喜欢

培养机制
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的人才培养机制探索
任职教育教师队伍长效培养机制建立思考
应用型商科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方案的优化与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机制研究
探索具有吉利特色的产教融合之路
论昆明市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革新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湖南职业农民培养的困境及机制研究
提高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的培养机制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