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语境下的语言符号表达
2014-09-01田钰佳
田钰佳
【摘要】传播学者梅洛维茨认为“媒介本身就是一种环境”。电视这种媒介所营造的环境特征具有自己的特殊性。而所有语言的使用都离不开它所处的环境,这就使电视传播信息的符号具有了自己的特点,语言符号的表达必然产生一些变化,这种变化尤其体现在非语言符号系统对其的影响和融合上。
【关键词】电视语境;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表达
电视语言是遵循电视规律的传播手段,是电视语境制约下的语体现象。[1]这其中涉及两个概念:语言和语境。按照房德里耶斯的理论,“人们对于语言所能下的最一般定义就是一种符号系统……符号可以有不同的性质,因此,语言也有好几种,任何感觉器官都可以用来创作一种语言,有嗅觉语言、触觉语言、视觉语言和听觉语言等”[2]。关于语境,一般语言学的观点是使用语言的环境。在这两种概念的整合下,再来理解电视语言,其实就是立足于电视传播媒介这一语境下的符号系统。
著名语言学派代表人物MAK哈利迪认为“语境是语句进入生活的条件”,任何语言的使用都离不开它所处的言语使用环境。按照这种理解,在分析电视相关语言符号表达之前,有必要对电视语境做出一定的解释。
一、电视语境的特殊性
根据传播学者梅洛维茨的观点,媒介本身就是一种环境。电视作为大众传播的一种主流存在,它自身的一些特点也构成了其传播环境的特殊性。
电视首先是一种大众传播形式,它必然具备大众传播的一些基本特征,但是电视在传播过程中已经越来越多地引入了人际传播的某些方式和手段,使其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语境,即“屏上人际传播”语境。大众传播特性和“屏上人际传播”的结合,使电视语境变得比较复杂,成为一种复合语境。所以在电视语境中进行信息的传播和符号的使用,就既要考虑人际传播的口语化特点,又要考虑大众传播语言的公开性和规范性要求。
在谈论电视这一媒介的最大特点时,我们一般会说视听兼备。它在追求图像优先原则的前提下,同时融汇了摄影、广播、文字等叙事媒介的优势。[3]所以电视的表达手段往往综合了声音、文字、图片、色彩等多元符号。这一媒介特性决定了受众在通过电视接受理解信息时,是在同时运用视觉和听觉双通道来进行编码和解码。电视的这一特征,也使电视语境具有了一定的立体性。在电视语境中的语言传播,不同于平面媒体只研究语体,它要涉及多种表现符号在媒介环境中的结合。
综上所述,在电视语境下,电视语言既不是人际传播中纯粹的口语体,也不是传统平面大众传播中纯粹的书面语体,它是一种融合,电视的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产生了多种组合和表现的可能性,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电视语体特征和语言符号表达特征。
二、电视的语言符号系统和非语言符号系统
电视传播的语言体系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语言符号语言和非语言符号语言。
语言符号语言又称为抽象语言符号,是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是人特有的形声符号集合和符号系统,它涵盖了书写符号和声音符号两大系统,使人们表述意义进行逻辑推理。[4]从这个概念中可以看出,电视传播中的语言符号系统更侧重传递实质性的信息,在电视这种媒介中更重视作用于受众的听觉,它的表述往往清晰而抽象,具备一定的逻辑性。在电视语境中,语言符号系统主要指能准确传达内容的声音语言和文字符号。
非语言符号语言又称为具象语言符号,是指信息传播不以有声语言和书面语言为载体,而是借助于直接打动人的感觉器官的各类符号。[4]电视语境中的非语言符号系统是一种情感的外化形式,它表达的意义往往在于自身,不具备语言符号的逻辑性和清晰性,在其意义的理解上虽然有的时候模糊,但是又非常具体。在电视语境中,它主要指画面语言、音响语言和蒙太奇语言符号。
其实,对于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各自的特征表述,语言学、传播学早有观点。朱迪·伯古恩曾经从结构主义的角度归纳出非语言符号的几个特征:具有模拟性;部分非语言符码具有形似性;某些特定的非语言符码具有普遍意义;能使多个不同信息的传播成为可能;非语言符码可以引发不受思维控制的无意识反应;具有传播的自发性。[5]从这个特征表述中,我们能够看到,非语言符码相较于语言符码而言,具有不可替代的传播优势。按照伯古恩的观点,非语言符码的传播是多渠道的、立体的、非线性的,和语言符号相比,其传播的信息更加丰富和真实,与传播者的内心情感更加具有一致性。
但无论如何,传播都是受制于语境的。电视媒介中的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所表达的意义也都完全受制于电视传播语境。语言使用者可以将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进行结合,创造出无限多的复杂的表意过程。同样,在这个语境中,语言符号的表达必然会受到非语言符号的某些影响,它们之间也会产生一定的变化。
三、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在电视语境中的互动
在传统的语言表达过程中,我们往往注重单独分析语言符号所进行的方阵排列产生的传播意义。而在电视语境中,语言符码和非语言符码是在进行良性互动,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之间的互动更多指的是二者如何进行结合,产生了1+1>2的效果。
(一)强化厚实传播信息。在电视语境中,非语言符号传播的主要意义就是强化语言符号的传播效果。电视相比较其他媒体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传播的信息量大。这里的信息量大更多指的是所传递给受众的附加信息。在电视传播语境中,声音与画面的完美配合、各种剪辑技巧的运用、对现场细节的捕获等方式都能强化观众对信息的接受与理解,扩充原有的信息含量。而这些附加信息更多是依靠非语言符号的表述意义传播的。具象的画面细节充分扩充了语言符号的意义表达,加深了语言符号在传递中的信息厚度。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有机结合使受众对信息的接受更加容易。
(二)证实传播事实。人类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大多是通过耳听、眼见、身临其境这三类接触的。这三种接触等级一级比一级真实,一级比一级可靠。在电视语境中,耳听主要靠语言符号,眼见主要靠非语言符号,但二者的结合就形成了身临其境的第三类接触,这种接触能够获得受众对传播事实的信任度。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说,观众眼见的非语言符号的传播证实了耳听到的语言符号的传播。其实大众传播学一直有一个观点,认为非语言符号的传播比语言符号的传播更为真实可靠,因为人们往往能通过意识控制语言的表达,但却控制不了非语言信息的传播。所以在电视语境中,要想强化信息传播的真实性,非语言符号和语言符号的结合必不可少。endprint
(三)互为补充。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在传播过程中都有一些弱势,需要对方的补充。非语言符号不擅长表述逻辑关系,不擅长阐述复杂的前因后果,但在具象信息的传递上更具优势;而语言符号恰好对非语言符号所不擅长表现的内容更有表达力度。二者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需要彼此的配合。
但是符号表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意义表达一致的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结合表述会提高受众的接受度,而当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相背离或者联系不紧密时,也同样会削弱信息的有效性,并让受众产生不适感。
四、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在电视语境中的改变
客观而言,这种改变,更多地发生在语言符号身上。语言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传播符号,对于大部分的大众传播媒介而言,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语言符号占据传播与表达的主导地位。
在大众传播媒介产生之前,人类在使用语言符号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就已经注意到了非语言符号在其中产生的作用。“百闻不如一见”,虽然传播的主要符号是语言符号,但是人们更愿意相信眼见的非语言符号所传递出的信息的可信度。同样,在人们的生活中,人际传播语言符号的使用也明显考虑到了非语言符号对其产生的补充作用,出现了省略指代的语言符号使用规律。
大众传播媒介出现之后,见于报纸、杂志、广播等媒介中的语言符号的运用往往只涉及一种接收通道,即纯粹的看或者纯粹的听。这就使语言符号的使用非常完整并且规范,它需要独自承担起全部的表述意义的任务。
电视的出现,让语言符号的使用再次出现了一个新的语境,既有人际传播语言符号使用中的不完整性特点,又有大众传播媒介语言符号使用中的规范性特点。语言符号的表达在电视语境中和非语言符号发生了碰撞,从而产生了一些新的变化。
(一)语言符号的使用往往更注重考虑引导受众对非语言符号的关注。在电视传播过程中,有很长一段时间内,业内都在争论信息传播过程中到底是画面为主还是声音为主。不论争论的结果如何,都证实了一点,就是电视的传播需要考虑两者之间的叙述比重。中国传媒大学的徐舫州教授在讲述电视解说词写作时,曾经指出这样一条规律:概括而言就是在电视语言符号使用中,需要有一个潜台词,那便是“请看画面”。在电视这种视听语境中,语言符号叙述中的一些有效成分被非语言符号给替代了,如果再用语言符号来重复叙述,就会产生符号的无意义叠加。所以,在电视语境中,语言符号变得不那么细致和具体。
例如:“大批民众围在警戒线外,打出‘欢迎连战回家横幅,期待着连战的到来。”
“不少北京民众早早就守候在老舍茶馆外,甚至有人还拉起横幅,表达心情。”
上面两种表达方式中,第一句是报纸的表达,第二句是电视的表达。在电视新闻中,横幅的具体内容被非语言符号替代了,这就是语言符号在电视语境中对非语言符号的尊重,让非语言符号承担了具体而细致的描写。
(二)代词被大量使用。这其实也是语言符号在引发观众对非语言符号关注度过程中的一种具体体现。语言符号中的代词和非语言符号中的画面传递的是相同的信息和意义。语言符号中的大量代词其实也和电视语境的出现密切相关,因为电视语境满足了受众看的通道和听的通道同时作用的需求。代词的使用频率在电视语言符号表达中非常常见,并成为不可替代的一个特色。
例如:“这是以中国传统功夫闻名天下的嵩山少林寺。”
“这就是小武僧。”
“别人都叫他小黑。”(选自电视片《少林小武僧》)
上面三句话是在电视表达中经常出现的方式,用代词来关联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既省略了信息传递的重复性,又明确了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三)语言符号的叙述特点和叙述模式发生了改变,具体表现为思维的跳跃性和语言符号的省略性。在传统的语言符号使用过程中,它自身会组织整个叙述结构,语言符号的运用有严格的起承转合,有严谨的逻辑关系。而在电视中,语言符号的表达似乎变得不太连贯和不太具有逻辑性。
例如:“丁村,这个中原最古老的村落,谷物加工的历史已有上万年。附近曾经出土过中国最古老的石磨,证实了这一点。擀面,是中原女孩子在成为女人的成长中,必须要掌握的生活技艺。”(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之主食的故事)
从丁村到擀面,具有语言逻辑上的跳跃性,但二者的结合是通过画面等非语言符号连接的,它们中间的段落停顿并没有体现在语言符号表达体系中,而是通过非语言符号完成的语句和段落的起承转合。
(四)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在电视表达过程中还可能出现意义的指向性差异,但却能给予受众新的理解。这指的是在电视语境中,语言符号的传递信息是A,非语言符号的传递信息是B,但它们同时出现在相同的时间段,虽然各自意义不同,但却矛盾统一在两者的结合中,传递给受众新的意义。
比如在电视纪录片《筑梦2008》中有这样一个片段让人印象深刻:小运动员乃若愚因为伤病不得不卧床休息,暂停一切训练与比赛,而她的室友们却在打包行李准备参赛。编导在表达过程中采取了这样的编码模式:
A语言符号信息是:记者问:“你喜欢体操吗?”江钰源答:“哎呀,也不是喜欢,体操有的时候太累了。但是可以先有苦,再有甜。”
B非语言符号信息是:运动员乃若愚在床上看一本书,听到对话,烦躁地将书合了起来。
从表面看,A和B的信息是差异性的、不对等的,但是这种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组合却能够使意义的传递更有深度,它已经不是简单地在强化A或者B的信息,也不是在配合语言表达中的跳跃性,而是产生了新的意义指向,而且这种意义指向在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配合下更有内涵,更易打动观众产生新的思考,能够满足观众想到却表达不出来的情感理解。
五、结 语
传播学者梅洛维茨提出的“媒介本身就是一种环境”的观点在电视这种媒介上体现得更为明显。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电视在它的传播过程中对人际传播特点的引入与深化,使它所使用的传播符号紧密联系并互相影响。电视的语言符号表达必须考虑电视语境下电视修辞的特点,它不是以电视的单位语言为主要研究对象,它研究的是电视语言的整体意义和表达效果。[6]正因为此,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在电视语境中才有了上述特点,并深刻影响着信息的传播。
参考文献:
[1]毕一鸣.广播电视语境和适应性语体[J].新闻知识,2004(7).
[2](法)约瑟夫·房德里耶斯.语言[M].岑麟祥,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10.
[3]朱阿强.电视新闻节目也要讲故事[J].新闻爱好者,2012(6).
[4]黄匡宇.当代电视新闻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106.
[5]斯蒂芬·李特约翰.人类传播理论[M].史安斌,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80.
[6]王晴川.电视新闻作品的语言艺术和修辞[J].新闻爱好者,2012(9).
(作者单位: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
编校:董方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