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冬梅和她的“亲和数学”
2014-09-01周翠如
周翠如
观察全国著名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张冬梅的许多经典课例,会发现它们有着十分鲜明的特点——亲和、智慧。张冬梅认为,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但是数学在儿童眼中不应该是“冷冰冰”的,而应是“温柔、亲近”的。因此,她主张“亲和数学亲和学”,让学生在亲和的学习氛围中亲和地学习“亲和数学”,体会数学的无穷魅力。
“亲和”
“自从国家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以来,全国各地的小朋友都在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瞧,在一个星期天的早晨,小红和哥哥小明正在跑步呢。小红说‘我跑2圈,小明说‘我跑4圈,每圈跑道长400米。同学们,根据以上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在2010年“千课万人”第二届生本课堂观摩研讨会上,张冬梅通过声画合一的教学手法将学生迅速引入《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的学习中。她用亲切婉转的语调娓娓道来,学生们争相发言:“小明要跑多少米?”“小红跑了多少米?”“他们一共跑多少米?”……接着,她又引导学生思考“怎么算?为什么这样算?”巧妙、自然地将算法与算理教学融合在一起。在生动的情境和有趣的数学活动中,学生主动思考、热情探究,不知不觉便掌握了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还在新旧知识间建立起了合理的联系,认知结构也在此过程中得以完善。
张冬梅坦言,自己从小就喜欢数学,打下了良好的数学基础。1993年,刚走上工作岗位两年多的张冬梅,参加了江苏省青年教师基本功大奖赛,当时,著名特级教师张兴华听完她的课后评价道:“这姑娘悟性好,是当好老师的料!”后来,她又多次参加省、市的课堂教学比赛,恰巧都是张兴华担任评委,张兴华对她颇为欣赏,两人从此结下了师徒之缘。
“‘亲和数学教学主张的形成与师父的点拨不无关系。”张冬梅如是说。张兴华告诉她,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学习主体(学生)与客体(数学)常常是对立的。为解决这一矛盾,以往的教育教学研究更多是从学习主体入手,突出如何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而忽略了对数学本身的关注。张冬梅在课堂上亲和力强,又善于在抽象的数学与具象的儿童思维之间架设桥梁,这恰恰能较好地解决学习主客体相对立的问题。于是,张兴华鼓励她突出自己的教学个性,努力让学习主客体达成和谐,从而构建“亲和课堂”。就这样,“亲和数学”的教学主张逐渐清晰起来。
“也许大多数人以为,‘亲和数学大概是指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融洽的课堂氛围而已,其实‘亲和数学更深层次的含义是指数学本身的亲和。”张冬梅说。她认为,数学应该是“温柔、亲近”的,教学要展现数学本身的亲和,教师不仅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与创造性,理性且深刻地把握教学内容,更多地关注教学的数学化过程,还要站在儿童的立场,对儿童数学学习进行理性气质的塑造。
以概念教学为例,张冬梅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点,通过丰富、有效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亲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充分挖掘数学的“亲和力”,让学生深刻理解概念并能运用概念。在《米》一课中,她围绕“米”的感知设计了多个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一次次猜测、估计、测量、验证的过程中,逐渐在脑海中建立1米的表象。课始,她让学生从身高入手,通过“在老师身上贴1米高的标签”、“用剪刀剪下估计的1米长的彩带”两个环节,初步获得“1米有多长”的感受。课中,她安排了大量的实际操作活动,让学生和精确的“1米”打交道,用“自己身上的1米”来修正课前已有的粗浅认识,在脑海中形成“1米”的精准表象,还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1米有多长”,进一步深化表象。随后,她提出“在教室里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米”“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几个1米?”等问题,让数学回到现实,让学生体验数学就在身边,数学是真实有用的。课末,她设计了“离智慧爷爷有多远”的拓展活动(学生以老师为中心,围成半径为1米的圆),让学生实际感受了1米的长度概念,并为后面学习“圆”做了巧妙的铺垫。
在《分米和毫米》一课中,张冬梅让学生亲历了创造毫米的过程。为什么要产生毫米?毫米又是怎么产生的?这些数学问题,如果单纯跟学生说教,学生很难理解。张冬梅从学生学过的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出发,让学生用“厘米”来量作业本的厚度,使其发现“厘米”单位太大,根本量不了薄薄的作业本,由此产生将“厘米”分一分、创造一个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的想法。尽管学生把1厘米分成了2份、3份、5份、10份,并非全都准确(1厘米=10毫米),但他们都参与了这个过程,体会到事物是可以创造的,毫米是因为需要而存在的,毫米的产生是如此自然而亲切。这就是“亲和数学”的魅力所在。
“智慧”
张冬梅认为,“亲和数学”一定要“亲和学”。“亲和学”体现了教与学的智慧,其内涵在于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从而获得数学知识,并学会“数学思考”。“你还想用‘毫米测量什么?”“你想怎么研究‘分米呢?”“可老师也不知道答案,大家说怎么办呢?”“好吧, 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张冬梅总是在课堂上给学生真正的自由——学习自由、操作自由、表达自由、思考自由、精神自由。她常常“伪装”成无知的孩童,以亲和的姿态参与到学生的探索、求解、验证活动中。因此,她的课堂几乎是群体思维碰撞的产物,当有新发现时,师生都会不自觉地沉浸在创造的喜悦中。这就是“亲和数学”的智慧。
儿童的思维跳跃性很强,许多教师常被课堂上的“意外”难倒,而张冬梅却能抓住这些“偶然”,生成教学素材。她在执教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角的度量》一课中,要求学生自己练习量角时,出现了一段小插曲:
小鹏:老师,我的量角器断了,我还有最后一个钝角没量呢。
师:哦!(稍顿)大家看,小鹏的量角器断成两半了,它还能用吗?
生1:那小半块应该不能用了,因为没有中心点了。
生2:那就用大半块的量呀,上面不是有中心点,还有刻度吗?
生3:可是小鹏要量的是钝角呀,那大半块的量角器也不够量呀!
师:对呀!我们能不能想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生开始沉思,然后小声交流,不一会儿,方法有了。)
生1:先用三角板在钝角里画出一个直角,然后量余下的角的度数,量得的度数加上90°,就是这个钝角的度数。
生2:把这个钝角分成两个锐角,分别量出两个锐角的度数后相加。
生3:先把这个钝角补成一个平角,量出补上的角的度数,再用180°相减就行了。
学生的量角器断了,教师一般会让学生借用他人的量角器继续测量,而张冬梅却能及时抓住这一教学契机,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创造才能,引导学生发现新的量角方法,这充分体现了她深厚的学科素养和教学智慧。
新课标提出:“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基本活动经验的逐步积累呢?张冬梅的一堂练习课能较好地回答这个问题。
上图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道思考题,教材的意图是想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问题、体会规律。教学时,为了让学生能从中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张冬梅对教材进行了改造。首先,她抛出问题“平面上有50个点(任意3个点不在一条直线上),过其中两点画一条直线,最多可以画多少条直线?”让学生自主探究,学生发现点太多而无从下手,这时,有学生提出可以从研究2个点或少数几个点开始,从中发现规律。张冬梅顺水推舟,让学生小组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研究方式解决问题。接着,她分别请两个小组展示本组的研究方法和过程,在此过程中,她不时提出“质疑”和“困惑”,使学生的研究更全面、更完善。随后,她引导学生对这两个小组的研究方法进行比较,得出共同点:都是先研究点比较少的情况,在此基础上研究50个点的规律。她充分肯定了学生的结论并最后总结道:“是的,先研究简单的情况,发现规律后再去解决复杂的问题,这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张冬梅的亲和、智慧给学生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在学生的心中播下了创造的种子。她的学生在数学殿堂中体验到了数学的内涵和价值,养成了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形成了较高的数学素养。更可贵的是,张冬梅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思考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记录下来,形成了一篇篇生动有趣的“数学童书”。她把这些装满儿童智慧的文章结集成了一本本小册子,将其命名为《吾童数》。她在扉页上写道:“我们的语言也许稚嫩,我们的画笔也许笨拙,我们的想法也许不够成熟,我们的观点也许不够科学,但是我们的内心充满了对世界的好奇、对数学的向往!我们用我们的心灵,表达我们情不自禁的数学热情;我们用我们的《吾童数》,见证我们坚持不懈的数学思考!”这正是“亲和数学”追求的教学境界。
(人物小档案:张冬梅,江苏省特级教师,全国科研优秀工作者,南京市琅琊路小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国培计划”专家委员。近年来,她应邀在全国各地执教公开课300多节,发表文章400多篇。其课堂教学以“亲和”为特色,主张“亲和数学亲和学”。)(责编 蒙秀溪)
endprint
观察全国著名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张冬梅的许多经典课例,会发现它们有着十分鲜明的特点——亲和、智慧。张冬梅认为,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但是数学在儿童眼中不应该是“冷冰冰”的,而应是“温柔、亲近”的。因此,她主张“亲和数学亲和学”,让学生在亲和的学习氛围中亲和地学习“亲和数学”,体会数学的无穷魅力。
“亲和”
“自从国家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以来,全国各地的小朋友都在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瞧,在一个星期天的早晨,小红和哥哥小明正在跑步呢。小红说‘我跑2圈,小明说‘我跑4圈,每圈跑道长400米。同学们,根据以上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在2010年“千课万人”第二届生本课堂观摩研讨会上,张冬梅通过声画合一的教学手法将学生迅速引入《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的学习中。她用亲切婉转的语调娓娓道来,学生们争相发言:“小明要跑多少米?”“小红跑了多少米?”“他们一共跑多少米?”……接着,她又引导学生思考“怎么算?为什么这样算?”巧妙、自然地将算法与算理教学融合在一起。在生动的情境和有趣的数学活动中,学生主动思考、热情探究,不知不觉便掌握了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还在新旧知识间建立起了合理的联系,认知结构也在此过程中得以完善。
张冬梅坦言,自己从小就喜欢数学,打下了良好的数学基础。1993年,刚走上工作岗位两年多的张冬梅,参加了江苏省青年教师基本功大奖赛,当时,著名特级教师张兴华听完她的课后评价道:“这姑娘悟性好,是当好老师的料!”后来,她又多次参加省、市的课堂教学比赛,恰巧都是张兴华担任评委,张兴华对她颇为欣赏,两人从此结下了师徒之缘。
“‘亲和数学教学主张的形成与师父的点拨不无关系。”张冬梅如是说。张兴华告诉她,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学习主体(学生)与客体(数学)常常是对立的。为解决这一矛盾,以往的教育教学研究更多是从学习主体入手,突出如何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而忽略了对数学本身的关注。张冬梅在课堂上亲和力强,又善于在抽象的数学与具象的儿童思维之间架设桥梁,这恰恰能较好地解决学习主客体相对立的问题。于是,张兴华鼓励她突出自己的教学个性,努力让学习主客体达成和谐,从而构建“亲和课堂”。就这样,“亲和数学”的教学主张逐渐清晰起来。
“也许大多数人以为,‘亲和数学大概是指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融洽的课堂氛围而已,其实‘亲和数学更深层次的含义是指数学本身的亲和。”张冬梅说。她认为,数学应该是“温柔、亲近”的,教学要展现数学本身的亲和,教师不仅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与创造性,理性且深刻地把握教学内容,更多地关注教学的数学化过程,还要站在儿童的立场,对儿童数学学习进行理性气质的塑造。
以概念教学为例,张冬梅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点,通过丰富、有效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亲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充分挖掘数学的“亲和力”,让学生深刻理解概念并能运用概念。在《米》一课中,她围绕“米”的感知设计了多个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一次次猜测、估计、测量、验证的过程中,逐渐在脑海中建立1米的表象。课始,她让学生从身高入手,通过“在老师身上贴1米高的标签”、“用剪刀剪下估计的1米长的彩带”两个环节,初步获得“1米有多长”的感受。课中,她安排了大量的实际操作活动,让学生和精确的“1米”打交道,用“自己身上的1米”来修正课前已有的粗浅认识,在脑海中形成“1米”的精准表象,还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1米有多长”,进一步深化表象。随后,她提出“在教室里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米”“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几个1米?”等问题,让数学回到现实,让学生体验数学就在身边,数学是真实有用的。课末,她设计了“离智慧爷爷有多远”的拓展活动(学生以老师为中心,围成半径为1米的圆),让学生实际感受了1米的长度概念,并为后面学习“圆”做了巧妙的铺垫。
在《分米和毫米》一课中,张冬梅让学生亲历了创造毫米的过程。为什么要产生毫米?毫米又是怎么产生的?这些数学问题,如果单纯跟学生说教,学生很难理解。张冬梅从学生学过的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出发,让学生用“厘米”来量作业本的厚度,使其发现“厘米”单位太大,根本量不了薄薄的作业本,由此产生将“厘米”分一分、创造一个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的想法。尽管学生把1厘米分成了2份、3份、5份、10份,并非全都准确(1厘米=10毫米),但他们都参与了这个过程,体会到事物是可以创造的,毫米是因为需要而存在的,毫米的产生是如此自然而亲切。这就是“亲和数学”的魅力所在。
“智慧”
张冬梅认为,“亲和数学”一定要“亲和学”。“亲和学”体现了教与学的智慧,其内涵在于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从而获得数学知识,并学会“数学思考”。“你还想用‘毫米测量什么?”“你想怎么研究‘分米呢?”“可老师也不知道答案,大家说怎么办呢?”“好吧, 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张冬梅总是在课堂上给学生真正的自由——学习自由、操作自由、表达自由、思考自由、精神自由。她常常“伪装”成无知的孩童,以亲和的姿态参与到学生的探索、求解、验证活动中。因此,她的课堂几乎是群体思维碰撞的产物,当有新发现时,师生都会不自觉地沉浸在创造的喜悦中。这就是“亲和数学”的智慧。
儿童的思维跳跃性很强,许多教师常被课堂上的“意外”难倒,而张冬梅却能抓住这些“偶然”,生成教学素材。她在执教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角的度量》一课中,要求学生自己练习量角时,出现了一段小插曲:
小鹏:老师,我的量角器断了,我还有最后一个钝角没量呢。
师:哦!(稍顿)大家看,小鹏的量角器断成两半了,它还能用吗?
生1:那小半块应该不能用了,因为没有中心点了。
生2:那就用大半块的量呀,上面不是有中心点,还有刻度吗?
生3:可是小鹏要量的是钝角呀,那大半块的量角器也不够量呀!
师:对呀!我们能不能想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生开始沉思,然后小声交流,不一会儿,方法有了。)
生1:先用三角板在钝角里画出一个直角,然后量余下的角的度数,量得的度数加上90°,就是这个钝角的度数。
生2:把这个钝角分成两个锐角,分别量出两个锐角的度数后相加。
生3:先把这个钝角补成一个平角,量出补上的角的度数,再用180°相减就行了。
学生的量角器断了,教师一般会让学生借用他人的量角器继续测量,而张冬梅却能及时抓住这一教学契机,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创造才能,引导学生发现新的量角方法,这充分体现了她深厚的学科素养和教学智慧。
新课标提出:“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基本活动经验的逐步积累呢?张冬梅的一堂练习课能较好地回答这个问题。
上图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道思考题,教材的意图是想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问题、体会规律。教学时,为了让学生能从中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张冬梅对教材进行了改造。首先,她抛出问题“平面上有50个点(任意3个点不在一条直线上),过其中两点画一条直线,最多可以画多少条直线?”让学生自主探究,学生发现点太多而无从下手,这时,有学生提出可以从研究2个点或少数几个点开始,从中发现规律。张冬梅顺水推舟,让学生小组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研究方式解决问题。接着,她分别请两个小组展示本组的研究方法和过程,在此过程中,她不时提出“质疑”和“困惑”,使学生的研究更全面、更完善。随后,她引导学生对这两个小组的研究方法进行比较,得出共同点:都是先研究点比较少的情况,在此基础上研究50个点的规律。她充分肯定了学生的结论并最后总结道:“是的,先研究简单的情况,发现规律后再去解决复杂的问题,这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张冬梅的亲和、智慧给学生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在学生的心中播下了创造的种子。她的学生在数学殿堂中体验到了数学的内涵和价值,养成了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形成了较高的数学素养。更可贵的是,张冬梅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思考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记录下来,形成了一篇篇生动有趣的“数学童书”。她把这些装满儿童智慧的文章结集成了一本本小册子,将其命名为《吾童数》。她在扉页上写道:“我们的语言也许稚嫩,我们的画笔也许笨拙,我们的想法也许不够成熟,我们的观点也许不够科学,但是我们的内心充满了对世界的好奇、对数学的向往!我们用我们的心灵,表达我们情不自禁的数学热情;我们用我们的《吾童数》,见证我们坚持不懈的数学思考!”这正是“亲和数学”追求的教学境界。
(人物小档案:张冬梅,江苏省特级教师,全国科研优秀工作者,南京市琅琊路小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国培计划”专家委员。近年来,她应邀在全国各地执教公开课300多节,发表文章400多篇。其课堂教学以“亲和”为特色,主张“亲和数学亲和学”。)(责编 蒙秀溪)
endprint
观察全国著名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张冬梅的许多经典课例,会发现它们有着十分鲜明的特点——亲和、智慧。张冬梅认为,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但是数学在儿童眼中不应该是“冷冰冰”的,而应是“温柔、亲近”的。因此,她主张“亲和数学亲和学”,让学生在亲和的学习氛围中亲和地学习“亲和数学”,体会数学的无穷魅力。
“亲和”
“自从国家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以来,全国各地的小朋友都在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瞧,在一个星期天的早晨,小红和哥哥小明正在跑步呢。小红说‘我跑2圈,小明说‘我跑4圈,每圈跑道长400米。同学们,根据以上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在2010年“千课万人”第二届生本课堂观摩研讨会上,张冬梅通过声画合一的教学手法将学生迅速引入《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的学习中。她用亲切婉转的语调娓娓道来,学生们争相发言:“小明要跑多少米?”“小红跑了多少米?”“他们一共跑多少米?”……接着,她又引导学生思考“怎么算?为什么这样算?”巧妙、自然地将算法与算理教学融合在一起。在生动的情境和有趣的数学活动中,学生主动思考、热情探究,不知不觉便掌握了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还在新旧知识间建立起了合理的联系,认知结构也在此过程中得以完善。
张冬梅坦言,自己从小就喜欢数学,打下了良好的数学基础。1993年,刚走上工作岗位两年多的张冬梅,参加了江苏省青年教师基本功大奖赛,当时,著名特级教师张兴华听完她的课后评价道:“这姑娘悟性好,是当好老师的料!”后来,她又多次参加省、市的课堂教学比赛,恰巧都是张兴华担任评委,张兴华对她颇为欣赏,两人从此结下了师徒之缘。
“‘亲和数学教学主张的形成与师父的点拨不无关系。”张冬梅如是说。张兴华告诉她,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学习主体(学生)与客体(数学)常常是对立的。为解决这一矛盾,以往的教育教学研究更多是从学习主体入手,突出如何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而忽略了对数学本身的关注。张冬梅在课堂上亲和力强,又善于在抽象的数学与具象的儿童思维之间架设桥梁,这恰恰能较好地解决学习主客体相对立的问题。于是,张兴华鼓励她突出自己的教学个性,努力让学习主客体达成和谐,从而构建“亲和课堂”。就这样,“亲和数学”的教学主张逐渐清晰起来。
“也许大多数人以为,‘亲和数学大概是指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融洽的课堂氛围而已,其实‘亲和数学更深层次的含义是指数学本身的亲和。”张冬梅说。她认为,数学应该是“温柔、亲近”的,教学要展现数学本身的亲和,教师不仅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与创造性,理性且深刻地把握教学内容,更多地关注教学的数学化过程,还要站在儿童的立场,对儿童数学学习进行理性气质的塑造。
以概念教学为例,张冬梅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点,通过丰富、有效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亲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充分挖掘数学的“亲和力”,让学生深刻理解概念并能运用概念。在《米》一课中,她围绕“米”的感知设计了多个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一次次猜测、估计、测量、验证的过程中,逐渐在脑海中建立1米的表象。课始,她让学生从身高入手,通过“在老师身上贴1米高的标签”、“用剪刀剪下估计的1米长的彩带”两个环节,初步获得“1米有多长”的感受。课中,她安排了大量的实际操作活动,让学生和精确的“1米”打交道,用“自己身上的1米”来修正课前已有的粗浅认识,在脑海中形成“1米”的精准表象,还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1米有多长”,进一步深化表象。随后,她提出“在教室里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米”“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几个1米?”等问题,让数学回到现实,让学生体验数学就在身边,数学是真实有用的。课末,她设计了“离智慧爷爷有多远”的拓展活动(学生以老师为中心,围成半径为1米的圆),让学生实际感受了1米的长度概念,并为后面学习“圆”做了巧妙的铺垫。
在《分米和毫米》一课中,张冬梅让学生亲历了创造毫米的过程。为什么要产生毫米?毫米又是怎么产生的?这些数学问题,如果单纯跟学生说教,学生很难理解。张冬梅从学生学过的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出发,让学生用“厘米”来量作业本的厚度,使其发现“厘米”单位太大,根本量不了薄薄的作业本,由此产生将“厘米”分一分、创造一个更小的长度单位(毫米)的想法。尽管学生把1厘米分成了2份、3份、5份、10份,并非全都准确(1厘米=10毫米),但他们都参与了这个过程,体会到事物是可以创造的,毫米是因为需要而存在的,毫米的产生是如此自然而亲切。这就是“亲和数学”的魅力所在。
“智慧”
张冬梅认为,“亲和数学”一定要“亲和学”。“亲和学”体现了教与学的智慧,其内涵在于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从而获得数学知识,并学会“数学思考”。“你还想用‘毫米测量什么?”“你想怎么研究‘分米呢?”“可老师也不知道答案,大家说怎么办呢?”“好吧, 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张冬梅总是在课堂上给学生真正的自由——学习自由、操作自由、表达自由、思考自由、精神自由。她常常“伪装”成无知的孩童,以亲和的姿态参与到学生的探索、求解、验证活动中。因此,她的课堂几乎是群体思维碰撞的产物,当有新发现时,师生都会不自觉地沉浸在创造的喜悦中。这就是“亲和数学”的智慧。
儿童的思维跳跃性很强,许多教师常被课堂上的“意外”难倒,而张冬梅却能抓住这些“偶然”,生成教学素材。她在执教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角的度量》一课中,要求学生自己练习量角时,出现了一段小插曲:
小鹏:老师,我的量角器断了,我还有最后一个钝角没量呢。
师:哦!(稍顿)大家看,小鹏的量角器断成两半了,它还能用吗?
生1:那小半块应该不能用了,因为没有中心点了。
生2:那就用大半块的量呀,上面不是有中心点,还有刻度吗?
生3:可是小鹏要量的是钝角呀,那大半块的量角器也不够量呀!
师:对呀!我们能不能想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生开始沉思,然后小声交流,不一会儿,方法有了。)
生1:先用三角板在钝角里画出一个直角,然后量余下的角的度数,量得的度数加上90°,就是这个钝角的度数。
生2:把这个钝角分成两个锐角,分别量出两个锐角的度数后相加。
生3:先把这个钝角补成一个平角,量出补上的角的度数,再用180°相减就行了。
学生的量角器断了,教师一般会让学生借用他人的量角器继续测量,而张冬梅却能及时抓住这一教学契机,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创造才能,引导学生发现新的量角方法,这充分体现了她深厚的学科素养和教学智慧。
新课标提出:“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基本活动经验的逐步积累呢?张冬梅的一堂练习课能较好地回答这个问题。
上图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道思考题,教材的意图是想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问题、体会规律。教学时,为了让学生能从中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张冬梅对教材进行了改造。首先,她抛出问题“平面上有50个点(任意3个点不在一条直线上),过其中两点画一条直线,最多可以画多少条直线?”让学生自主探究,学生发现点太多而无从下手,这时,有学生提出可以从研究2个点或少数几个点开始,从中发现规律。张冬梅顺水推舟,让学生小组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研究方式解决问题。接着,她分别请两个小组展示本组的研究方法和过程,在此过程中,她不时提出“质疑”和“困惑”,使学生的研究更全面、更完善。随后,她引导学生对这两个小组的研究方法进行比较,得出共同点:都是先研究点比较少的情况,在此基础上研究50个点的规律。她充分肯定了学生的结论并最后总结道:“是的,先研究简单的情况,发现规律后再去解决复杂的问题,这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张冬梅的亲和、智慧给学生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在学生的心中播下了创造的种子。她的学生在数学殿堂中体验到了数学的内涵和价值,养成了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形成了较高的数学素养。更可贵的是,张冬梅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思考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记录下来,形成了一篇篇生动有趣的“数学童书”。她把这些装满儿童智慧的文章结集成了一本本小册子,将其命名为《吾童数》。她在扉页上写道:“我们的语言也许稚嫩,我们的画笔也许笨拙,我们的想法也许不够成熟,我们的观点也许不够科学,但是我们的内心充满了对世界的好奇、对数学的向往!我们用我们的心灵,表达我们情不自禁的数学热情;我们用我们的《吾童数》,见证我们坚持不懈的数学思考!”这正是“亲和数学”追求的教学境界。
(人物小档案:张冬梅,江苏省特级教师,全国科研优秀工作者,南京市琅琊路小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国培计划”专家委员。近年来,她应邀在全国各地执教公开课300多节,发表文章400多篇。其课堂教学以“亲和”为特色,主张“亲和数学亲和学”。)(责编 蒙秀溪)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