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育综合化的主要内容等
2014-09-01
高中教育综合化的主要内容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张华在《全球教育展望》2014年第3期上撰文认为,制约我国高中教育发展的根本问题是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的二元对立,走向综合化是我国高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所谓高中教育综合化,即在高中阶段实现文化教育与职业教育、学术学科与实践学科、书本学习与实践操作的融合。实现高中教育综合化,需打破“普职对立”,重建普通高中教育和职业高中教育,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普通高中教育重建应体现其“职业方面”和社会生活方面。把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生涯规划能力和社会公民素养作为该阶段的重要目标;让所有学术学科回归生活并与职业世界建立有机联系,大力倡导“工作连接学习”;让与职业世界和社会生活相联系的“设计学习”(或研究性学习)成为学生的基本学习方式之一。(2)职业高中教育重建应体现其“学术方面”和文化方面。把培养具有自由个性、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创业者作为该阶段的重要目标;以职业为问题情境和组织线索开发富有选择性的丰富多彩的学术课程;建立起不同职业间的内在联系,充分体现职业的灵活性、转化性和发展性;将学生的职业探究和实践与学科探究有机结合。高中教育综合化还需重建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的关系,实现两类高中之间的有效互动。
中小学教研活动课程化的
途径与方法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副研究员胡庆芳在《基础教育课程》2014年3月(上)撰文认为,中小学教研活动课程化不是简单地以教研活动的形式开展培训,而要从理念到流程进行全方位改造和设计,具体途径与方法如下:(1)通过问卷调查、专题座谈或课堂观察等形式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或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分析和综合这些需求或问题的基础上提炼聚焦,形成有意义的研究主题。(2)围绕研究主题,结合教师现实的专业基础和时间,合理确定切实可行、有望达成的目标,包括要解决哪些问题以及如何有效呈现获得的内容。(3)在主题和目标的引领下,设计具体的行动方案,包括运用什么样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分几个阶段解决等内容。(4)在问题得到比较满意的解决和课堂教学表现出比较明显的跟进效果后,对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信息进行有效加工,总结提炼出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策略与观点,最终形成内容相对较完整的教研活动类课程。
辩论式教学的指导策略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教授沈晓敏在《课程·教材·教法》2014年第1期上撰文认为,为了提高未来公民参与有效辩论的能力,增强公民参政议政的良效,学校教育必须重新认识辩论的意义,加强对辩论的积极引导和教学研究。辩论式教学不同于辩论赛,教师应该安排用于指导辩论的时间,而不能以自主学习的名义放任学生自由辩论。辩论的关键在于反驳,教师可针对反驳进行如下指导:一是书写板书,确认作为反驳对象的论述内容;二是指导学生区分反驳类型,让学生根据辩论的阶段和对方的论述内容选择恰当的反驳方式;三是指导论述型反驳——验证论据。
教师需带着思想去听课
上海市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教师朱郁华在《素质教育大参考》2014年第3期上撰文认为,许多教师听课效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学习准备不充分,因此,教师需带着思想去听课。首先,要带着设计进入课堂,即听课前要像备一节课一样,认真研读课标,分析教材,研究学生,并思考自己会如何教,从而领会别人课堂的精彩之处,解决自己的疑难问题;其次,要带着思考进入课堂,即带着自己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比较关注的问题(教学中某个方面的问题,如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针对性指导等),观察课堂的教学过程,并通过主动反思和比较,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再次,要带着理论进入课堂,对别人的课堂进行理性的分析,比如围绕本节课教学难点学习理论,站在理论高度探讨难点突破的策略和方法,实现理论学习与难点突破的有效衔接,从而提高自己运用教学理论分析教学行为的水平。
发展学生基本活动经验的途径
北京教育学院数学系副教授、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在读博士张丹在《小学数学教师》2014年第3期上撰文认为,帮助学生积累基本活动经验、体会基本思想、发展发现与提出问题的能力,应成为一线数学教师的自觉行为。基本活动经验包括思维的经验和实践的经验,其中思维的经验可细化为通过数学学习发展一般的思维经验,特别是“从头到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经验,以及通过数学学习发展数学的思维经验,即通常所说的抽象、推理和建模。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通过以下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1)运用多种途径,发展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经验。(2)设计思维链,鼓励学生“从头到尾”地思考问题。(3)设计核心活动,体现活动所蕴含的教育价值,顺应学生的思维路径。(责编 周翠如)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