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困惑与出路
2014-09-01马秀春
马秀春
摘要:在美术教学改革过程中,新教材内容的全面更新,极大的丰富了美术课堂教学,同时,也发现教材与教学现实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与矛盾,给教师带来了些许的困惑。本文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尝试、变革的体会与收获。
关键词:困惑;教材内容;矛盾;学科规律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044-01
自年2001 年课程改革全面推广以来,新的教学理念迎合了现代教育的需求,尤其是美术教材内容的全面更新,丰富了美术课堂教学。从课改之初,我州就开始使用人美版编写的美术实验教材,新教材在内容的多样性、实用性、基础知识等方面都比老教材更科学合理,但是要把新教材转化为成功的教学实践,还有待于教师结合实际,针对学生学习状态、认知水平,对教材做一些必要的调整。在历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认真研究了新课标的教学任务,针对本地学生实际情况调研究教材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既享受到成功的快乐,也从最初的教学矛盾中探索了出路,在现实教学中,我所面临的困惑,主要表现为教材与教学现实的矛盾。
一、教材内容与实现初中学段目标的矛盾
我市有七所初中,七至九年级开设完整美术课的学校几乎为零,绝大部分学校只在七、八年级开设美术课,因为初三年级面临中考,学习任务繁重,作为小三门的美术课自然让位于主课学习。而初三美术课几乎是聋子的耳朵-----摆设。使用新教材以来,作为一线老师,却没有机会实践完整的美术教学内容,教科书是成套的,它有教材体系的安排,有教材内容内部的联系,有它的科学性、思想性和系统性。例如:手绘线条一课,从七至九年级都有课时安排,他们之间的学习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只进行了七、八年级的学习内容,九年级就没有机会检验前面的学习结果。试想,美术教师没有全套教材完整的实践机会,又怎能统观全局,理清主线,做到心中有数的制定好学年(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呢?只有教材,没有实践机会统观全局,这很容易造成学习美术知识的断层现象,实现学段目标也是空谈。
二、教材内容与教学时间的矛盾
七至九年级每周一接美术课,一学期为20周,出去期中、期末考试及法定节假日,还有学校的各类活动安排所耽误的课时,一学期只有15—16节学习美术课的时间,一堂课45分钟,16节课也不过12个多小时,一位学生一学期的美术课堂学习时间只有这么多,包括学生课余时间也被其他学科的作业占满了。所以,学生学习美术的时间是很有限的。
翻开美术教材,四个学习领域的内容都充实丰富,但学生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面对丰富多彩的教材内容,根本无法面面俱到,很多内容的学习只能蜻蜓点水,一带而过。
三、教材内容与教学条件的矛盾
现行的美术教材都是以城市东部发达地区的学生为理想的使用对象来编写,它适合这些地区的学生经验和学习情况,但是广的农村地区尤其是像我校处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还不高,我们的学生接触现代美术文化的机会很少,大多数教师虽然具备一定的理论和技能上的素质,但对教材中所呈现的知识也缺乏亲身体验,例如:教材中设计的电脑绘画、出游活动、拍卖会等,无论是学校教学条件,学生能力水平,都无法完成此类课程的教学任务,对师生而言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四、教材内容与学生起点能力的矛盾
我校虽然位于市中心,但生源水平参差不齐,学生有大半来自美术教育不完善或根本没有正规美术教师的农村乡镇学校,这部分学生在美术方面的认知水平与年龄极不相符。如图一,这是刚开学让他们用手绘线条表现物像的作业,与一般初中年龄段的绘画水平有明显差距,而且这样的学生为数不少,这说明学生的起点能力较低,直接影响教材内容的实施,加大了教师传授和学生接受新知识的难度。
新教材与学段目标、教学时间、教学条件及学生能力的矛盾实实在在的影响着美术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教材也失去了它应有的作用,而没有实际使用价值的教材对学生来说是不必要的经济支出,对教师来说还要付出更多劳动,更是一种物质资源的浪费。在每年的美术实践探索教学中,我逐步体会到,要化解上述矛盾,变被动为主动,必须对教材适度调整,但如何在调整中既不偏离美术课标,又能抓住重点能容,把我进度适当添加内容,又让内容更加利于学生的学习,我通过实践初步总结出三点调整教材内容的方法:
1、根据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适当调整教材内容、增加教学时间
针对教材内容偏离我校实际教学条件较远的课型,在开学制定计划时,直接删除“电脑绘画、出游活动”等课程,而选择适合我校学生现有学习能力的基础训练课及地方民间美术内容为补充。例如,适度增加手绘线条的课时量,由浅入深的实施教学内容,真正做到有的放矢的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能力。
2、依据美术学科的规律,适当调整教材内容
为了适应季节特点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分配情况,对教学内容的顺序、课时等做个性化的调整。如:将教材中编排在寒冷季节的泥塑、户外写生调整到温度适宜、晴朗天气集中的季节,及时掌握其他学科情况,以便将其他学科的知识适度、有效的整合到美术课程中来。课程调整还应考虑到美术学科的学习规律,如简单的基础性的教学应安排在复杂的、创造性的课业前面,也体现出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3、注重美术的学科价值,适度调整教材的学习范围
由于现在普遍提倡“学科整合”“综合课程”等,常有教师在教科书的基础上将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整合,无限制扩大学习内容的范围,加上缺乏教学控制的有效手段,美术课最终上成了文化课、活动课。美术专业知识、技能被忽略,美术课的主题价值逐步被忽视。当然,教学实践中这种课程综合性、多样性的联系也很重要,但归根要为学习美术只是而服务,不能违背美术的学科价值。例如,《面具设计制作》一课,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面具的设计制作方法,还必须对面具文化内涵有一定的了解。在深研教参后,我在增加课时的同时,又添加了面具图片欣赏和面具文化知识。事实证明,后添加的内容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视野,优化了作业效果,这说明只要在注重学科价值的前提下,适当调整教材的学习范围,就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由此可见,教材内容的开发,教师可更具自己的实际情况,在不偏离《美术课标》要求的前提下,对现有教材进行个性化处理、加工更加适应进行要求,这不仅是对教材的完善,也能够让教师引材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把握好教材,是自己的教学活动得心应手,学生会学得跟有兴趣,这也是我们一线教师应该努力的方向!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