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职业倦怠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2014-08-31童莉李彬
童莉 李彬
·调查研究·
护士职业倦怠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童莉 李彬
目的对护士职业倦怠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为制订预防、控制职业倦怠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情况调查表、护士职业倦怠量表(NBS),对446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按结果是否存在职业倦怠分为2组,比较2组的职业因素的不同,用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结果全部446名研究对象中,NBS总分≥ 50分51例(职业倦怠组),职业倦怠检出率为11.4%;NBS总分<50分395例(无职业倦怠组),占88.6%。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合同制、白夜倒班、中专学历、护士职称和护龄<10年是其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编、常白班、本科及以上学历和护龄≥20年是保护性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处于较高的职业倦怠水平,管理者和个人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
护士职业倦怠;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需面来自职场的长期重压,导致置身其中个体产生情感、心态和职业的动力耗竭状态,早在1974年国外就有学者提出了“职业倦怠”的概念来描述和定义上述情况[1]。职业倦怠的主要临床表现:对工作缺乏热情和动力,不是积极应对职业挑战,而是在工作中被动应付,久而久之容易出现疲乏、焦虑、心情低落、萎靡不振等现象。职业倦怠是一种负性的应对及反应,具体到护士这个群体,其职业倦怠的表现,是在护理工作中自身的承受能力,达不到或无法应对来自周围环境的各种压力,导致工作态度消极,对待患者冷漠,工作效率低下,甚至出现离职的想法,这种情况不仅影响护理人员个体的发展,而且也直接影响整体护理质量[2]。本研究就我院护士职业倦怠相关情况及危险因素进行研究与讨论,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6月实有全部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均符合:(1)临床一线的在职注册护士;(2)护龄满足≥1年;(3)均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排除:(1)护龄不满1年,包括进修护士、实习学生等;(2)本研究开展期间不在工作岗位的护士,包括外出进修、请假等。共入选446名护士,其中男11名(2.5%)、女435名(97.5%);年龄>40岁65名(14.6%),30~39岁173名(38.8%),<30岁208名(46.6%);护龄≥20年60名(13.5%),11~19年179名(40.1%),< 10年207名(46.4%);学历:本科及以上160名(35.9%),大专252名(56.5%),中专34名(7.6%);职称:副主任护师及以上9名(2.0%),主管护师145名(32.5%),护师164名(36.8%),护士128名(28.7%);所属关系:在编护士209名(46.9%),合同制护士237名(53.1%);工作性质:白夜倒班351名(78.7%),常白班95名(21.3%);婚姻状况:未婚194名(43.5%),已婚222名(49.8%),离异、丧偶30名(6.7%)。
1.2 研究方法 采用回顾性的分析方法,对患者的性别、年龄(< 30岁、30~39岁、> 40岁)、护龄(< 10年、11~19年、> 20年)、学历(中专、大专、本科及以上)、职称(护士、护师、主管护师、副主任护师及以上)、所属关系(合同制、在编)、工作性质(白夜倒班、常白班)、婚姻状况(未婚、已婚、离异、丧偶)等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统计。根据是否存在职业倦怠分为职业倦怠组与无职业倦怠组,对比2组在以上因素中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1.3 测量工具及标准 采用Excel表格记录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 30岁、30~39岁、> 40岁)、护龄(< 10年、11~19年、> 20年)、学历(中专、大专、本科及以上)、职称(护士、护师、主管护师、副主任护师及以上)、所属关系(合同制、在编)、工作性质(白夜倒班、常白班)、婚姻状况(未婚、已婚、离异、丧偶)等方面;采用护士职业倦怠量表(nursing burnout scale,NBS)[3,4]对受访对象进行评分,共发放量表446分,回收446分,回收率100%。NBS量表包括情绪衰竭、工作态度和成就感3大类共22个项目,采用逐级评分法,其中“从不”计0分,“极少”计1分,“偶尔”计2分,“经常”计3分,“频繁”计4分,“非常频繁”计5分,“每天”计6分,评分越高,职业倦怠程度越重。此量表能较为全面地了解职业倦怠因素、倦怠反应程度。得分<50分表示工作状态良好;50~74分表示有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需要自我心理调节干预;75~100分表示需要暂时离开工作岗位进行休假调节;得分>100分,表示需要外接介入干预,如向专业心理医生咨询或更换工作。设得分<50分为无职业倦怠,得分≥50分为存在职业倦怠。
2 结果
2.1 护士职业倦怠检出情况 全部446名研究对象中,NBS总分≥ 50分51例(职业倦怠组),职业倦怠检出率为11.4%;NBS总分<50分者395例(无职业倦怠组),占88.6%,2组性别、年龄、护龄、学历、职称、所属关系、工作性质(白夜倒班、常白班)、婚姻状况等一般资料比较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和婚姻状况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结果比较 人(%)
2.2 446例护士职业倦怠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将有统计学意义的9个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合同制、白夜倒班、中专学历、护士职称和护龄<10年是其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编、常白班、本科及以上学历和护龄≥20年是保护性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138名护士职业倦怠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人(%)
3 讨论
个体因素是产生职业倦怠的基础,不同个体对护理工作的价值、意义等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护理工作有着其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可以实现自身对职业理想的追求,有人则完全是将护理工作当成谋生的手段,当工作的压力超过其自身的容忍底线时,则对护理工作产生逃避的想法,甚至会考虑重新择业[5]。另外,个体的某些性格特征可以在个体面临职业压力时做出的选择中扮演重要的影响因素,如性格开朗、自我调节能力较强的个体,对工作中的负性因素有着较强的抵抗力,不易出现职业倦怠;同理,那些性格内向、自尊心较强、缺乏自我调节和耐性的护士,出现职业倦怠的几率较高。同时,与周围同事建立起较好的互动关系、人际关系也对职业倦怠的出现起着相反的作用。
职业特征及周围环境的影响因素[6,7]。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健康、医疗方面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从医学角度来讲,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的贯彻也对护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势必进一步加重了护理工作的压力,极易出现职业倦怠。护理人员处在和患者及家属接触的第一线,需要时刻观察并记录患者病情的变化,对应急反应的能力要求较高,工作时精神状态高度紧张,部分护理人员还要面临频繁的白夜倒班,极容易导致生活规律紊乱,处于身心疲惫状态,久而久之易出现职业倦怠。另一方面,社会普遍存在重医疗、轻护理的现象,用人制度的变化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合同制用工形式和传统的事业编制并存的局面也加剧了护理人员内部的不统一性,极易形成焦虑感,当焦虑无法缓解或消除时,可产生职业倦怠[8,9]。在本研究中,将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9个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合同制、白夜倒班、中专学历、护士职称和护龄<10年是其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编、常白班、本科及以上学历和护龄≥20年是保护性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职业倦怠是护理人员亚健康状态的重要标志,保证护理人员身心处于健康的状态,是向患者提供优良护理服务的基础和重要保证[10,11]。职业倦怠可以严重影响护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伴有职业倦怠的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容易出现医疗差错而引发医疗纠纷。因此,临床工作应关注护士的职业倦怠状况,积极有效的采取预防和干预措施,才能更好的维护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
1 Freudenberg HJ.Staff burn-out.J Social Issues,1974,30:159-165.
2 陈彦丽,柴海容,杨彩云.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职业倦怠因素与策略.河北医药,2012,34:2192-2194.
3 唐颖,Eva G,雷玲,等.护士职业倦怠量表(NBS)简介.中国职业医学,2007,34:151-153.
4 宋双,张立力.中文版护士职业倦怠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广东医学,2010,31:501-502.
5 苏宇,宋杨.民营医院护士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14:733-734.
6 李亚红,徐志鹏.临床医生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2,9:24-26.
7 汪淑琴.阿合奇县医院护士职业倦怠相关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中国医药科学,2012,2:158-159.
8 曹晓翼,陆丽清,刘晓虹.专业自我概念在护士职业认同与职业倦怠间的中介效应.中华护理杂志,2010,45:965-968.
9 高建清,朱文珍.护士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自尊及控制点的关系研究.河北医药,2012,34:2040-2041.
10 潘秀丽.正确认识护士职业倦怠的相关因素及应对策略.中国临床护理,2011,3:80-82.
11 杜敏.对122例护理实习生职业倦怠状况的分析.现代临床医学,2012,38:382-383.
10.3969/j.issn.1002-7386.2014.11.055
053000 河北省衡水市,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
R 195
A
1002-7386(2014)11-1727-03
201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