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区域教育均衡发展论坛暨高中课堂改革创新与实践研讨会在集宁一中召开
2014-08-30郭晓霞
郭晓霞
【本刊讯】7月11~13日,由自治区乌兰察布市教育局、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主办,集宁一中、北京师范大学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研究中心承办,自治区教育厅教研室协办的第十一期全国区域教育均衡发展论坛暨高中课堂改革创新与实践研讨会在集宁一中召开。乌兰察布市副市长王心宇、自治区教研室主任郭小明、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唐任伍、北京师范大学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黄坚、乌兰察布市教育局局长李琮等领导出席研讨会。大会还邀请了区内外教育主管部门领导、教研员、校长及骨干教师参加。
本次研讨会,力图走出高中课堂改革的盲区,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就如何有效开展高中阶段教育教学改革、落实素质教育理念、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打造高效课堂、提升学生素质等问题做了探讨。
会上,乌兰察布市副市长王心宇指出,为了推进课改,乌兰察布市普通高中学校根据实际做了一些探索,但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上仍存在缺陷,如何突破这个瓶颈,推动课改,提升教学质量,还需各学校不断努力,以实现均衡发展。教育厅教研室主任郭小明发言称,课堂教学在整个教育教学中起着核心作用,确保课堂教学高效是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集宁一中的“疑探导练”教学模式,抓住了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需我们从此入手,研究探索如何改变课堂教学的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规避课堂只有讲、练、考。郭小明同时指出,学校不仅要培养具有先进教学思想、教学理念的教师,还要加强教师的课堂实际操作能力,依据课程标准,按照教学规律,在课堂上有效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
会上,乌兰察布市教育局局长李琮、集宁一中校长李一飞、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领导和专家学者也分别作了发言与专题讲座。
会中,与会人员观摩了集宁一中的“疑探导练”、河南西峡一高的“三疑三探”课堂教学,并进行了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