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专业型硕士培养的一些思考

2014-08-30奥顿雷飞白英良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39期
关键词:培养方案研究生教育

奥顿+雷飞+白英良

摘要:随着国内教育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教育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本文结合国内行业发展,已有的国内外的研究,给出一些思考。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针对专业型硕士的培养,由于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成为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因此要区别于国内较成熟的学术型硕士培养方案,特别是要紧密结合特定职业的需求来制定培养方案。二是针对高校硕士生导师的培养,由于现有的硕士生导师大多是经过学术型的培养而获得博士学位的,因此在他们承担专业型硕士生培养之前以及过程中需要一定的培训。

关键词: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9-0001-03

随着国内研究生教育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自己培养的硕士、博士开始步入社会各界,教学科研型人才的断层开始缓解,而企业的发展使得应用型高层次人才需求的呼声日益高涨。因此,1991年我国正式开始实行专业学位教育制度,但此时要求有一定工作经验才能报考专业型硕士,直到2009年应届毕业生才可以直接报考专业型硕士学位,特别是今年首次实现了学术型和专业型分开考试、划定分数线[1]。继而围绕专业型硕士教育的一系列政策和方案,包括招生政策、培养模式、质量评估等,逐渐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2-17]。以专业型硕士教育的入口,即招生为研究对象,王海燕结合其他国家现有招生方案的特点提出我国招生的改革对策[2]。由“应届本科毕业生可报考全日制专业硕士”政策引发的思考,宋燕分析了此政策的外因和内因[3]。黄怀军通过分析专业型硕士“热”的成因和本质,强调教育质量和质量监督在专业硕士学位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4]。孙阳春等分析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的方法,给出我国专业型学位教育质量评估的一些方法[5]。在“应届本科毕业生可报考全日制专业硕士”实施伊始,正在攻读专业型硕士学位的研究生韩腾给出了自己的困惑[6],表明专业型硕士的培养模式仍未完善,同时也说明专业型硕士培养模式是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的。因此专业型硕士培养模式是讨论比较多的问题之一[7-17]。运用比较分析法,叶宏通过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四个要素的分析和对比,突出专业型硕士的特色[7]。贾改平[8]和李森[9]分别将国内研究生的培养与韩国研究生的培养、美国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进行比较,提出我国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运用文献研究法,宋伟伟等论述了国内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政策、内涵、特点、问题[10],特别是所提出的现存问题,例如指出培养模式有“山寨版”的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的倾向,将促进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的建立和完善。另外,作为对新生事物的认识和规律的把握,马永红等给出了很好的思路,即跟踪研究[11]。刘淑芳等结合天津市重点学科“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经验,提出构建“双基地”、“双导师”、“双证书”的“三双”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新模式[12],这个方法可以缓和当下需求的两个矛盾,即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为主与现有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为主,及专业型师资为主与现有学术型师资为主。文献[13-15]均采用了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及案例分析法较详细地介绍和分析了国内外专业型学位教育的发展,分别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我国专业型学位教育的培养模式。王文科提出地方院校可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学科与地方优势产业[16],利于培养专业硕士的同时,使得地方高校能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也是对专业型硕士培养目的的较好的诠释之一。关于师资问题,文献[12]中也提到,而宋强等以教育硕士为例,强调师资队伍的建设问题[17]。由以上文献知,我国专业型硕士学位教育还处于摸索阶段。值得指出的是,2009年开始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招生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还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和探讨,其中培养模式是亟待需要制定的。根据专业型硕士教育的培养目标,特别是国内行业的现状,结合现有的专业型硕士教育的发展,给出我对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思考。

一、专业型硕士研究生

专业型学位,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定位,专业学位为具有职业背景的学位,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专业学位国际上一般称为职业学位,即professional degree,是一种与行业专业技术职务的聘任形成有机联系的特殊类型的学位。因此,专业硕士培养的目标是各个领域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那么在培养过程中应注重应用性、实践性。由专业型学位在国内及国际上的定位可以看出,专业型硕士的培养是有职业背景为依靠的,那么专业型硕士的培养过程中就需要有企事业单位对人才需求作为引导,由学校及教师对相应培养目标、招生政策、培养模式及质量评估进行制定,从而完成专业型硕士的招生及培养。鉴于此,结合控制理论,我们可以将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教育作为一个系统,根据企业发展规划与企业发展现状来得出人才需求,将此作为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系统的调整依据。当前国内专业型硕士培养体系还处于初始阶段,下面按照它的成长情况,分如下三个阶段进行相关政策的制定。

1.成熟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系统。成熟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系统,也就是最理想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系统。如图1所示,各个企业已成为学校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专业型硕士研究生。首先企业发展规划与现有企业发展状况进行比较,所得信息来决定企业的人才需求,根据需求的具体要求,来制定新的培养目标、招生政策、培养模式、质量评估,输入到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系统中,培养出来的专业型硕士直接输送到企业中,投入到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例如,某医院计划将在其他地区开设新的分院,那么该医院可根据需要在具有所需专业的高校选择一定数量的硕士研究生,按照目标进行培养,特别是要求学生在实习阶段按照指定目标进行实习培养。同时,从图1我们还知,要使得整个系统正常运转,除了需要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系统非常成熟,还需要行业发展非常成熟,特别是企业的发展相对比较稳定,而且企业完全理解专业型硕士的培养意义,与学校构成良好的合作模式。

2.发展中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系统。这里所说的发展中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系统,是指各个企业还未完全融入到学校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即还未达到成熟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系统。根据各个行业的发展,学校及教师在与各个企业交流及项目合作过程中,首先预测五年内各个行业的人才需求,包括人才的层次水平、具体职业要求及规模等信息,然后与现有专业型硕士情况进行比较,将所得误差信息用于调整现有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一系列政策和方案,构成新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系统,从而培养出期望的专业型硕士,如图2所示。从而使得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系统随着社会各个行业的发展而进行不断更新和完善,形成一个跟随社会发展的自适应系统。同时,从图2知,要使得整个系统正常运转,除了需要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系统比较成熟,还需要行业发展预测接近事实,专业型硕士就业后各自岗位的发展状况分析比较准备,这里可以借鉴马永红所提出的跟踪研究办法[11]。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各企业充分了解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系统的培养目标,及特定专业的专业型硕士水平和企业发展的紧密关系,从而纷纷参与到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促进专业型教育系统的进一步成长。

3.初建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系统。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系统的初级阶段,即现阶段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是指图1、图2中的各个模块的联系还不紧密,不能构成一个自适应的系统。根本原因是处在专业型硕士教育体系中的学校和教师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还不充分。正如文献[6]所描述的情况,当下研究生主体正处于一个由学术型为主到专业型为主的转换期,相关具体招生政策、培养方案均未出台。一方面使得报考的学生存在一些困惑,另一方面有需求的企业也不了解人才培养的情况。所以建议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构建:(1)尽快完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招生、培养等相关政策。在借鉴国内MBA、工程硕士等成型的专业型硕士学位的招生、培养方案及国外的专业学位招生、培养方案,结合国内公司、企业等发展的进程及相关特定专业的需求,尽快制定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招生和培养的相关政策。且要进行适当宣传,要让报考的学生、家长了解,同时也要让有需求的公司、企业了解,从而使得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和培养构成良性循环。(2)结合国家或地方优势公司企业建立和完善产学研联合基地。由文献[16]引发,结合国家或地方的优势产业,特别是学校的优势工程专业,发展有特色和优势的专业,从而为国家和地方输送优秀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的人才。(1)的实施过程中使更多有特定人才需求的公司、企业了解专业型硕士培养的目标和方案后,令他们参与到培养过程中,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产业需求的研究生,同时也促进了国家和地方产业的发展。(3)结合上述(1)和(2)完善培养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按照各个特定职业的需求,制定相应的课程安排和考核要求。例如,律师则需要考取律师证,并针对特定的且有一定涵盖量的法律事件,给予相应的辩护方法说明等。那么控制工程专业的硕士,可以分为技术型和管理型,其中技术型则要掌握某一特定技术,及其在当今产品中的实际应用,最后的考核可以通过具有一定创新的产品实现为标准;而管理型则需要学校一些管理类的课程和了解当今先进技术的发展等。

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导师

1.硕士生导师对学生培养思路的转型。当今大多硕士生导师,都是博士生,也就意味着都是经过学术型培养而成长起来的,因此学术型培养思路比较深刻,甚至可以说是根深蒂固,所以硕士生导师内在的培养思路需要转型。

2.专业型硕士生导师的培训。一方面,组织导师参加讲座形式的培训,另一方面适当组织导师参观相关公司和企业,最好是能参与到相关公司和企业中,从而引发导师深层次的思考和加速导师培养思路的转型,特别是要加速青年科研工作者在工程领域中的成长。

3.专门技术人才的引进。除了对现有硕士生导师的培训外,可以通过引进企事业单位中的专门技术人才。形式可以多样,包括直接引进作为教师、兼职教师,还可以邀请相关专门技术人才来做讲座。

随着人才市场需求的转变,国内硕士生教育体系的完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将逐渐在硕士研究生群体中占较大比例,相应的专业型硕士生导师的需求也随之增大,因此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和专业型硕士生导师的培养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从系统控制理论的观点出发,将专业型硕士教育看作一个系统,根据系统的成熟情况分三个阶段,即成熟的专业型教育系统,发展中的专业型教育系统,初建的专业型教育系统。进一步针对现有专业型硕士生导师的情况,采用培训和引进两种方法来使专业型硕士导师队伍更适应当前高校培养专业型硕士的需求。我们知道,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是与社会人才需求相关联的,因此对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研究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调整招生政策——学术型硕士可改读专业硕士[J].云南教育(视界综合版),2010,(4):3.

[2]王海燕.我国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改革研究——以MPA为例[D].厦门大学,2006.

[3]宋燕.对“2010年起应届本科毕业生可报考全日制专业硕士”的政策分析[J].煤炭高等教育,2010,28(3):37-38.

[4]黄怀军.简析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热”的成因与本质[J].中国成人教育,2008,(6):21-22.

[5]孙阳春,王富荣.美、英、德、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维度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33(2):60-64.

[6]韩腾.关于全日制专业硕士的一些思考[J].中国研究生,2009,(2):8-9.

[7]叶宏.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11):75-76.

[8]贾改平.中韩研究生培养模式对比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

[9]李森,王振华.中美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8,(12):37-40

[10]宋伟伟,李阿利.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文献研究[J].文教资料,2011,(11):175-176

[11]马永红,赵世奎,李晔.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跟踪研究思考[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1):74-77.

[12]刘淑芳,周明星.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转型学科创新——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双基地、双导师、双证书”模式[J].职教通讯,2010,(4):19-24.

[13]李娜.科学教育与职业教育双重视野下的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

[14]廖文婕.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系统结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

[15]杨宁.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

[16]王文科.地方本科院校加快发展专业硕士教育的必要性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0,(18):6-7.

[17]宋强,裴金宝.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探讨——以教育硕士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1,(7):68-69.

2.发展中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系统。这里所说的发展中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系统,是指各个企业还未完全融入到学校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即还未达到成熟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系统。根据各个行业的发展,学校及教师在与各个企业交流及项目合作过程中,首先预测五年内各个行业的人才需求,包括人才的层次水平、具体职业要求及规模等信息,然后与现有专业型硕士情况进行比较,将所得误差信息用于调整现有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一系列政策和方案,构成新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系统,从而培养出期望的专业型硕士,如图2所示。从而使得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系统随着社会各个行业的发展而进行不断更新和完善,形成一个跟随社会发展的自适应系统。同时,从图2知,要使得整个系统正常运转,除了需要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系统比较成熟,还需要行业发展预测接近事实,专业型硕士就业后各自岗位的发展状况分析比较准备,这里可以借鉴马永红所提出的跟踪研究办法[11]。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各企业充分了解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系统的培养目标,及特定专业的专业型硕士水平和企业发展的紧密关系,从而纷纷参与到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促进专业型教育系统的进一步成长。

3.初建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系统。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系统的初级阶段,即现阶段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是指图1、图2中的各个模块的联系还不紧密,不能构成一个自适应的系统。根本原因是处在专业型硕士教育体系中的学校和教师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还不充分。正如文献[6]所描述的情况,当下研究生主体正处于一个由学术型为主到专业型为主的转换期,相关具体招生政策、培养方案均未出台。一方面使得报考的学生存在一些困惑,另一方面有需求的企业也不了解人才培养的情况。所以建议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构建:(1)尽快完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招生、培养等相关政策。在借鉴国内MBA、工程硕士等成型的专业型硕士学位的招生、培养方案及国外的专业学位招生、培养方案,结合国内公司、企业等发展的进程及相关特定专业的需求,尽快制定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招生和培养的相关政策。且要进行适当宣传,要让报考的学生、家长了解,同时也要让有需求的公司、企业了解,从而使得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和培养构成良性循环。(2)结合国家或地方优势公司企业建立和完善产学研联合基地。由文献[16]引发,结合国家或地方的优势产业,特别是学校的优势工程专业,发展有特色和优势的专业,从而为国家和地方输送优秀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的人才。(1)的实施过程中使更多有特定人才需求的公司、企业了解专业型硕士培养的目标和方案后,令他们参与到培养过程中,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产业需求的研究生,同时也促进了国家和地方产业的发展。(3)结合上述(1)和(2)完善培养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按照各个特定职业的需求,制定相应的课程安排和考核要求。例如,律师则需要考取律师证,并针对特定的且有一定涵盖量的法律事件,给予相应的辩护方法说明等。那么控制工程专业的硕士,可以分为技术型和管理型,其中技术型则要掌握某一特定技术,及其在当今产品中的实际应用,最后的考核可以通过具有一定创新的产品实现为标准;而管理型则需要学校一些管理类的课程和了解当今先进技术的发展等。

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导师

1.硕士生导师对学生培养思路的转型。当今大多硕士生导师,都是博士生,也就意味着都是经过学术型培养而成长起来的,因此学术型培养思路比较深刻,甚至可以说是根深蒂固,所以硕士生导师内在的培养思路需要转型。

2.专业型硕士生导师的培训。一方面,组织导师参加讲座形式的培训,另一方面适当组织导师参观相关公司和企业,最好是能参与到相关公司和企业中,从而引发导师深层次的思考和加速导师培养思路的转型,特别是要加速青年科研工作者在工程领域中的成长。

3.专门技术人才的引进。除了对现有硕士生导师的培训外,可以通过引进企事业单位中的专门技术人才。形式可以多样,包括直接引进作为教师、兼职教师,还可以邀请相关专门技术人才来做讲座。

随着人才市场需求的转变,国内硕士生教育体系的完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将逐渐在硕士研究生群体中占较大比例,相应的专业型硕士生导师的需求也随之增大,因此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和专业型硕士生导师的培养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从系统控制理论的观点出发,将专业型硕士教育看作一个系统,根据系统的成熟情况分三个阶段,即成熟的专业型教育系统,发展中的专业型教育系统,初建的专业型教育系统。进一步针对现有专业型硕士生导师的情况,采用培训和引进两种方法来使专业型硕士导师队伍更适应当前高校培养专业型硕士的需求。我们知道,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是与社会人才需求相关联的,因此对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研究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调整招生政策——学术型硕士可改读专业硕士[J].云南教育(视界综合版),2010,(4):3.

[2]王海燕.我国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改革研究——以MPA为例[D].厦门大学,2006.

[3]宋燕.对“2010年起应届本科毕业生可报考全日制专业硕士”的政策分析[J].煤炭高等教育,2010,28(3):37-38.

[4]黄怀军.简析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热”的成因与本质[J].中国成人教育,2008,(6):21-22.

[5]孙阳春,王富荣.美、英、德、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维度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33(2):60-64.

[6]韩腾.关于全日制专业硕士的一些思考[J].中国研究生,2009,(2):8-9.

[7]叶宏.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11):75-76.

[8]贾改平.中韩研究生培养模式对比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

[9]李森,王振华.中美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8,(12):37-40

[10]宋伟伟,李阿利.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文献研究[J].文教资料,2011,(11):175-176

[11]马永红,赵世奎,李晔.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跟踪研究思考[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1):74-77.

[12]刘淑芳,周明星.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转型学科创新——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双基地、双导师、双证书”模式[J].职教通讯,2010,(4):19-24.

[13]李娜.科学教育与职业教育双重视野下的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

[14]廖文婕.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系统结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

[15]杨宁.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

[16]王文科.地方本科院校加快发展专业硕士教育的必要性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0,(18):6-7.

[17]宋强,裴金宝.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探讨——以教育硕士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1,(7):68-69.

2.发展中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系统。这里所说的发展中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系统,是指各个企业还未完全融入到学校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即还未达到成熟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系统。根据各个行业的发展,学校及教师在与各个企业交流及项目合作过程中,首先预测五年内各个行业的人才需求,包括人才的层次水平、具体职业要求及规模等信息,然后与现有专业型硕士情况进行比较,将所得误差信息用于调整现有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一系列政策和方案,构成新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系统,从而培养出期望的专业型硕士,如图2所示。从而使得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系统随着社会各个行业的发展而进行不断更新和完善,形成一个跟随社会发展的自适应系统。同时,从图2知,要使得整个系统正常运转,除了需要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系统比较成熟,还需要行业发展预测接近事实,专业型硕士就业后各自岗位的发展状况分析比较准备,这里可以借鉴马永红所提出的跟踪研究办法[11]。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各企业充分了解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系统的培养目标,及特定专业的专业型硕士水平和企业发展的紧密关系,从而纷纷参与到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促进专业型教育系统的进一步成长。

3.初建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系统。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系统的初级阶段,即现阶段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育,是指图1、图2中的各个模块的联系还不紧密,不能构成一个自适应的系统。根本原因是处在专业型硕士教育体系中的学校和教师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还不充分。正如文献[6]所描述的情况,当下研究生主体正处于一个由学术型为主到专业型为主的转换期,相关具体招生政策、培养方案均未出台。一方面使得报考的学生存在一些困惑,另一方面有需求的企业也不了解人才培养的情况。所以建议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构建:(1)尽快完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招生、培养等相关政策。在借鉴国内MBA、工程硕士等成型的专业型硕士学位的招生、培养方案及国外的专业学位招生、培养方案,结合国内公司、企业等发展的进程及相关特定专业的需求,尽快制定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招生和培养的相关政策。且要进行适当宣传,要让报考的学生、家长了解,同时也要让有需求的公司、企业了解,从而使得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和培养构成良性循环。(2)结合国家或地方优势公司企业建立和完善产学研联合基地。由文献[16]引发,结合国家或地方的优势产业,特别是学校的优势工程专业,发展有特色和优势的专业,从而为国家和地方输送优秀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的人才。(1)的实施过程中使更多有特定人才需求的公司、企业了解专业型硕士培养的目标和方案后,令他们参与到培养过程中,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产业需求的研究生,同时也促进了国家和地方产业的发展。(3)结合上述(1)和(2)完善培养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按照各个特定职业的需求,制定相应的课程安排和考核要求。例如,律师则需要考取律师证,并针对特定的且有一定涵盖量的法律事件,给予相应的辩护方法说明等。那么控制工程专业的硕士,可以分为技术型和管理型,其中技术型则要掌握某一特定技术,及其在当今产品中的实际应用,最后的考核可以通过具有一定创新的产品实现为标准;而管理型则需要学校一些管理类的课程和了解当今先进技术的发展等。

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导师

1.硕士生导师对学生培养思路的转型。当今大多硕士生导师,都是博士生,也就意味着都是经过学术型培养而成长起来的,因此学术型培养思路比较深刻,甚至可以说是根深蒂固,所以硕士生导师内在的培养思路需要转型。

2.专业型硕士生导师的培训。一方面,组织导师参加讲座形式的培训,另一方面适当组织导师参观相关公司和企业,最好是能参与到相关公司和企业中,从而引发导师深层次的思考和加速导师培养思路的转型,特别是要加速青年科研工作者在工程领域中的成长。

3.专门技术人才的引进。除了对现有硕士生导师的培训外,可以通过引进企事业单位中的专门技术人才。形式可以多样,包括直接引进作为教师、兼职教师,还可以邀请相关专门技术人才来做讲座。

随着人才市场需求的转变,国内硕士生教育体系的完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将逐渐在硕士研究生群体中占较大比例,相应的专业型硕士生导师的需求也随之增大,因此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和专业型硕士生导师的培养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从系统控制理论的观点出发,将专业型硕士教育看作一个系统,根据系统的成熟情况分三个阶段,即成熟的专业型教育系统,发展中的专业型教育系统,初建的专业型教育系统。进一步针对现有专业型硕士生导师的情况,采用培训和引进两种方法来使专业型硕士导师队伍更适应当前高校培养专业型硕士的需求。我们知道,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是与社会人才需求相关联的,因此对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研究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调整招生政策——学术型硕士可改读专业硕士[J].云南教育(视界综合版),2010,(4):3.

[2]王海燕.我国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改革研究——以MPA为例[D].厦门大学,2006.

[3]宋燕.对“2010年起应届本科毕业生可报考全日制专业硕士”的政策分析[J].煤炭高等教育,2010,28(3):37-38.

[4]黄怀军.简析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热”的成因与本质[J].中国成人教育,2008,(6):21-22.

[5]孙阳春,王富荣.美、英、德、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维度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33(2):60-64.

[6]韩腾.关于全日制专业硕士的一些思考[J].中国研究生,2009,(2):8-9.

[7]叶宏.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11):75-76.

[8]贾改平.中韩研究生培养模式对比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

[9]李森,王振华.中美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8,(12):37-40

[10]宋伟伟,李阿利.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文献研究[J].文教资料,2011,(11):175-176

[11]马永红,赵世奎,李晔.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跟踪研究思考[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1):74-77.

[12]刘淑芳,周明星.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转型学科创新——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双基地、双导师、双证书”模式[J].职教通讯,2010,(4):19-24.

[13]李娜.科学教育与职业教育双重视野下的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

[14]廖文婕.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系统结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

[15]杨宁.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

[16]王文科.地方本科院校加快发展专业硕士教育的必要性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0,(18):6-7.

[17]宋强,裴金宝.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探讨——以教育硕士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1,(7):68-69.

猜你喜欢

培养方案研究生教育
关于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思考
医学生共情能力培养方案及评价体系完善的研究
基于市场细分理论的我国应用型外贸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MOOC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探究
美国高校数字传媒专业研究生教育调查分析
中国高校数字传媒专业研究生教育调查分析
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观赏水草栽培学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职业性的缺失与对策研究
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