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翼状胬肉手术治疗前后iNOS、TGF-β1与CD105变化分析

2014-08-29鲁波

河北医药 2014年8期
关键词:翼状胬肉泪膜

鲁波

·论著·

翼状胬肉手术治疗前后iNOS、TGF-β1与CD105变化分析

鲁波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手术治疗前后iNOS、TGF-β1与CD105变化,分析相关生物学因子在翼状胬肉中的表达机制。方法52例经过手术切除翼状胬肉组织作为观察组,取同期手术正常结膜组织52例作为对照组,2组都进行iNOS、TGF-β1与CD105免疫组化分析,同时进行泪膜破裂时间与泪液分泌试验。结果对照组的BUT值与Schirmer值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免疫组化分析中,对照组结膜组织层次清晰。观察组结膜上皮细胞数量增加,排列不规则,成纤维细胞增生。同时观察组的iNOS、TGF-β1与CD105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iNOS、TGF-β1与CD105在翼状胬肉发生发展中可能通过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从而提高其阳性率,选择性抑制上述因子可有效治疗翼状胬肉与减少复发。

翼状胬肉;iNOS;TGF-β1;CD105

翼状胬肉是眼科的常见多发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发病率在1/3左右[1]。调查显示,翼状胬肉是一种和过度紫外线照射有关的侵入性、炎症性和增生性眼表疾病,同时具有某些肿瘤样特性,但当前关于翼状胬肉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形成公认的理论[2]。手术是目前治疗翼状胬肉的主要手段,但是术后高复发率一直困扰着国内外眼科学工作者,局部使用丝裂霉素、自体结膜移植、β射线照射、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等可以减少胬肉的复发[3,4]。近年来,随着与眼科相关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研究相关生物学特性的因子的变化可防治翼状胬肉复发提供相关依据。NO是近年来发现的生物体内重要的细胞内信使分子,iNOS其可以抑制DNA修复酶的活性,提高肿瘤侵袭和转移的能力[5]。TGF-β1与CD105也都具有多种生物功能,人们发现在多种肿瘤细胞中TGF-β1与CD105表达增高[6]。翼状胬肉细胞的异常增殖以及术后复发的特性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相似,为此iNOS、TGF-β1与CD105应该在翼状胬肉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作用[7,8]。本文探讨翼状胬肉手术治疗前后iNOS、TGF-β1与CD105变化,分析相关生物学因子在翼状胬肉中的表达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眼科门诊2010年8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52例经过手术切除翼状胬肉组织作为观察组,其中男22例,女30例;年龄31~80岁,平均年龄(56.33±0.25)岁;病程1~30年,平均(4.56±0.11)年。取同期手术正常结膜组织52例作为对照组,男20例,女32例;年龄35~80岁,平均年龄(56.25±0.36)岁。2组取材前均经患者知情同意,所有病例均无其他角膜、结膜疾病。2组患者性别比、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仪器与免疫组化试剂 实验仪器主要包括切片机(Shandon AS325 德国莱卡公司)、生物组织自动包埋机(TB-718D2 湖北泰维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全自动生物组织脱水机(ZT-12J 英国Shandon 公司)等。主要试剂包括SP免疫组化试剂盒(DAK 公司)、兔抗人TGF-β1多克隆抗体(Invitrogen 公司)、兔抗人iNOS 多克隆抗体(NeoMarkers 公司)、鼠抗人CD105单克隆抗体(河北博海生物工程开发有限公司)。所有标本经10%甲醛固定,常规脱水,石蜡包埋。然后采用二甲苯Ⅰ、Ⅱ、Ⅲ中脱蜡,乙醇梯度水化,室温孵,消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活性;蒸馏水中冲洗,抗原修复;室温放置,PBS泡洗,滴加一抗,PBS泡洗,滴加适当比例稀释的二抗,37℃孵育;PBS漂洗, DAB显色,显微镜下观察3~10 min。

1.3 结果判定 所有切片均经病理科副主任医师协助观察,在高倍显微镜下(×200)随机选择5个视野,iNOS、TGF-β1与CD105表达结果分别记录为阴性(-):无阳性细胞;弱阳性(+):阳性细胞率小于50%;强阳性(++):切片中阳性细胞率大于50%。弱阳性、中度阳性及强阳性表达都为阳性表达。2组同时进行泪膜破裂时间(BUT)实验测定与泪液分泌实验测定。

2 结果

2.1 泪膜破裂时间与泪液分泌试验结果比较 2组泪膜破裂时间与泪液分泌试验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泪膜破裂时间与泪液分泌试验结果比较

表1 2组泪膜破裂时间与泪液分泌试验结果比较

组别泪液分泌试验(mm/5min)泪膜破裂时间(s)观察组9.97±0.349.65±0.26对照组10.40±0.1610.86±0.83t值12.63513.698P值<0.05<0.05

2.2 iNOS表达情况 iNOS主要阳性部位为翼状胬肉组织细胞的细胞膜。对照组结膜组织层次清晰。观察组结膜上皮细胞数量增加,排列不规则,成纤维细胞增生。观察组的iNOS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图1、2,表2。

图1 正常结膜组织iNOS(HE×200)

图2 翼状胬肉组织iNOS(HE×200)

2.3 TGF-β1表达情况 TGF-β1主要阳性部位为翼状胬肉组织细胞的细胞质,包括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基底细胞和上皮细胞等,同时观察组的TGF-β1表达阳性率明显也高于对照组(P<0.05)。见图3、4,表2。

图3 正常结膜组织TGF-β1(HE×200)

图4 翼状胬肉组织TGF-β1(HE×200)

2.4 CD105表达情况 CD105主要在翼状胬肉组织的上皮细胞、新生血管的胞质内表达,同时观察组的CD105表达阳性率明显也高于对照组(P<0.05)。见图5、6,表2。

3 讨论

翼状胬肉是一种临床上比较常见且多发的慢性眼表疾病。目前普遍认为翼状胬肉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在紫外线照射下,成纤维细胞转化并引发机体免疫反应,身体正常的免疫反应激活肥大细胞并释放出大量细胞因子,参与新生血管形成[9];肥大细胞释放大量活性物质及转化的成纤维细胞表达异常蛋白影响改变了其生存的微环境,导致角膜散光、眼球转动受限和眼部刺激症状,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痛苦。研究表明泪膜功能异常是导致干眼症、角膜、结膜病变等多种眼表疾病的重要原因[10,11]。本文对照组的泪膜破裂时间和泪液分泌试验值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泪膜的正常与稳定是维持眼表上皮正常结构和功能的基础,各种原因引起泪膜不稳定是翼状胬肉发生的重要原因。

图5 正常结膜组织CD105(HE×200)

图6 翼状胬肉组织CD105(HE×200)

表2 iNOS、TGF-β1与CD105表达阳性率比较 n=52,例(%)

由于在翼状胬肉中发现了多种肿瘤相关基因的异常表达,且翼状胬肉虽不是肿瘤,但却具有与肿瘤类似的特点。NO对于凋亡的调节具有两面性、细胞类型特异性和浓度依赖性的特点。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各组织细胞的iNOS活性几乎不表达,病理状态下主要受一些细胞因子的诱导而激活。TGF-β1是一类对靶细胞具有多种特殊作用的多肽,通常状态下TGF-β1就以这种无活性或潜在活性形式分泌,在特定条件下,无活性的TGF-β1就转变为了有活性的TTGF-β1,后者与相应受体结合,发挥其生理功能[12]。一般来说,TGF-β1表达在翼状胬肉组织中有显著增加,尤以复发性翼状胬肉组织中为甚。CD105是一类新的细胞粘附分子,是一种与增生有关的内皮细胞的细胞膜抗原,在与肿瘤有关的新生血管内皮强烈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宫颈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组织中,CD105标识的微血管密度值优于CD34等标记的微血管密度值[13]。本文结果显示,对照组结膜组织层次清晰。观察组结膜上皮细胞数量增加,排列不规则,成纤维细胞增生。同时观察组的iNOS、TGF-β1与CD105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iNOS、TGF-β1与CD105在翼状胬肉发生发展中可能通过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从而提高其阳性率,选择性抑制上述因子可成为手术治疗翼状胬肉与减少复发的新思路。

1 孙由芹,朱承华.转化生长因子-β与翼状胬肉.国际眼科杂志,2006,6:661-663.

2 颜美荣,李正贤,刘庚勋,等.iNOS、CD34在翼状胬肉中的表达与血管形成的关系.临床军医杂志,2009,37:856-858.

3 郑卫东,徐国兴,胡建章,等.翼状胬肉中细胞增殖与凋亡相关基因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3,21:649-651.

4 高玫蕊,葛胜利,常佩香.复发性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的疗效分析.国际眼科杂志,2008,6:1266-1267.

5 李汉林,周琼,刘永琰.翼状胬肉不同术式预防复发的对比研究.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8,12:963-965.

6 Tsoi VL,Hill KE,Carlson NG,et al.Immunohistochemical evidence of 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and nitrotyrosine in a case of clinically isolated op tic neuritis.J Neuro ophthalmol,2006,26:87-94.

7 杨文蕾,张琳.翼状胬肉与干眼的相关性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6:739-742.

8 SeoKY,Chung SH,Lee JH,et al.Regulation of membrane-associated mucins in the human corneal epithelial cells by dexamethasone.Cornea,2007,26:709-714.

9 颜美荣,李正贤,刘耕勋,等.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翼状胬肉中的表达及意义.临床军医杂志,2007,35:183-184.

10 刘阳云,赵素萍.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与环氧合酶-2 在肿瘤组织中的共表达.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2007,2:19-24.

11 Das S,Ramamurthy B,Sangwan VS.Deep lamellar keratoplasty for recurrent advanced pterygium.Ophthalmic Surg Lasers Imaging,2009,40:43-45.

12 Detorakis ET,Spandidos DA.Pathogenetic mechanisms and treatment options for ophthalmic pterygium:trends and perspectives(review).Int J Med,2009,23:439-447.

13 Schimming R,Marme D.Endoglin(CD105)in squamous cell careinoma of the oral cavity.Heck,2002,24:151-156.

10.3969/j.issn.1002-7386.2014.08.019

437000 湖北省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

R 777.33

A

1002-7386(2014)08-1171-03

2013-12-11)

猜你喜欢

翼状胬肉泪膜
泪液成分异常与不同泪膜破裂方式的研究进展
基于泪膜破裂方式的干眼诊断新思路
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在翼状胬肉逆行撕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应用
探究翼状胬肉的中医治疗方法
原发性与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指标及实验室指标差异
眼睛长胬肉要不要治
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后泪膜的变化与年龄相关性分析
翼状胬肉自体干细胞移植术后口服中药治疗60例临床观察
Oculus角膜地形图观察泪膜首发破裂点位置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