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优化作业设计

2014-08-28余庆蓉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4年10期
关键词:基本知识学科知识题目

余庆蓉

中图分类号:G63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0095-02

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检验、巩固和延伸,是教师获得教学反馈的重要渠道,是学生对学科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运用和提升的常用载体。为此,在新课程背景下,要实现有效教学乃至于达到高效教学,作业设计也必然要随之而优化,做到有效作业直至高效作业。

一、传统作业设计应预防的弊病

1.贪多求全或蜻蜓点水

前者是典型的“题海战术”。不论课堂还是课外作业,“下拦河网”式的一味追求数量多,内容全。导致学生产生厌倦心理,疲于应付。要么迫于教师严格要求的压力勉力完成,要么抄袭他人甚至请人代笔。这样的作业,必然因为学生的消极应付而效能低下。

作业量太少,训练点太单一,这是“题海战术”的另一极端,犹如蜻蜓点水。这样的作业或许学生会喜欢,但却不能达到巩固和掌握学科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效果,更别谈灵活运用与提升。

2.用一把标尺丈量全体

全班每一名学生完成同样的一套作业,不论是作业量还是难度均要求一致。这是我们以往常用的作业设计方法。往往造成学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当然中等生或许刚刚好。未能从整体上着眼,抓了一头,丢了两头,未能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得到有效训练和提升。

3.重考点轻学科整合

这是很多教师的通病。围绕考试的指挥棒没有错,错在作业设计只针对所谓“考点”,进行零散的、机械重复式的训练。往往抓住“重要考点”反复做,做反复。忽略了新旧关联,忽略了系统梳理知识脉络。这样,或许基础扎实,却不能建立综合性的知识体系,缺乏知识技能的迁移和灵活应用的能力。

二、优化作业设计的方法

1.学情要了解充分

充分了解学生学习水平状况是优化作业设计的前提。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设计好作业,使得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既能巩固知识技能,又能培养实际应用能力,还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四个“度”要把握准

一是要把握好难易程度。要使设计出来的作业既能检验学习效果的优劣,又能实现学科知识的巩固,还能达到思维训练的作用,更能培养和提升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不要偏难,也不要太容易,让学生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发挥应有的训练实效。

二是要把握好题量限度。题量不求太多,也不要太少,以能够充分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巩固、延伸、深化、提升为宜。既要使学生付出一定努力,又能让学生体验到完成作业的成功喜悦,体验美好情感。

三是要把握好时间跨度。学生作业必须要有一个限定的完成时间。时间不要太紧,避免完成任务式的赶作业;时间不要太松,避免作业不能得到及时的批阅、点拨和通过错题分析强化解答技能,让学生完成作业过程具有一定张力。

四是要把握好群体坡度。不论课堂还是课外作业,都要针对班级学生学习基础与学习能力的差异,定出不同的作业要求标准,进行分层设计作业,使得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充分有效的训练,实现班级学生学习效果带着坡度整体提升。

3.五个“型”要设计好

一是设计好“化简型”题目。主要是针对掌握基本知识有一定难度的学困生所设计的作业类型,应采用化解难度的方法,设计一些带有铺垫性质的作业,让这类学生能运用已有知识技能,由浅入深地解答好基本知识题目。

二是设计好“巩固型”题目。主要是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方面的巩固训练作业,主要运用于课堂上当堂完成,以充分调动学生动眼、用耳、动脑、动口、动手等各方面感知能力为宜,强化对课堂学科知识技能的感知和当堂迁移。

三是设计好“趣味型”题目。在设计的作业中,融入学生喜闻乐见的要素,激发兴趣这一最好的老师,使得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充满愉悦的心情,增强乐于完成作业的体验。

四是设计好“拓展型”题目。设计具有综合性和发散性的题目,让学生充分调动旧学新知予以分析、推理、整合来进行解答,锻炼学生活跃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敢于假设、验证的思维习惯,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进行大胆地迁移、延伸,去解决具有一定难度的应用问题。

五是设计好“实践型”题目。教学离不开生活实践,两者水乳交融,不可或缺。设计实践性作业,是学生把所学知识技能用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所必须。因而,要结合学科特点,组织各种形式的学科实践性活动或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总之,作业设计要尊重班级、学生发展规律特点,充分面向全体,充分巩固“双基”,充分调动学生迁移、延伸发展课堂所学,从而拓展综合运用与实践能力。这样,作业才会成为有效作业,成为高效作业,进而使我们的教学成为有效教学乃至于高效教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基本知识学科知识题目
品读
关于题目的要求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交变电流基本知识汇总
电磁感应基本知识汇总
基于本体的学科知识门户语义服务机制研究
追根求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