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历史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

2014-08-28张剑利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4年10期
关键词:先学自学新课标

张剑利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0012-02

“先学后教”理论是江苏洋思中学原校长校长蔡林森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是经过长期探索、创新并且在洋思中学和其他学校的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所谓先学后教,在历史与社会课中而言,简单地说,就是在课堂上,根据老师给出的课题和教学目标,学生先进行自学,通过练习发现和讨论问题,然后由教师对讨论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解答,最后是课题练习巩固的教学方式。其操作程序为可以概括为四个环节:辅助环节,即出示课题、教学目标和自学指导,自学指导就是指导学生如何看书;先学,即学生看书,检测和提问;后教,即学生更正、学生讨论和教师点拨;当堂训练,即当堂完成作业。重点在全程学生自学,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有效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即使是后教,也不是教师教课本,而是学生矫正学生存在的错误,只有当学生讨论也解决不了的时候老师才点拨解答。其理论主题是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角,从思想深处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新课程理念相吻合。那如何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先学后教、以导促学真正行之有效呢?根据几年的实践,我有了些许体会。

一、研读新课标,设计自学内容是前提

先学,首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怎么学,就是说要确立教学目标和列出如何自学的内容。而教学目标和自学指导内容的确立必须依据新课标,不能把要求拔高或者降低。实施过程中必须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考虑到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在加强教师引导的同时,帮助学生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收集并运用有关信息,自己得出结论,并有机会阐释各自的观点和看法,同时鼓励学生依据材料,开展合理的想象,从多角度、多层面思考,大胆提出自己的创见。所以教学要有效,就必须熟悉课程标准,特别是每一堂课要实现的三维目标,并且融为一体、协调一致。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纲举目张,教学有针对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

比如在进行九年级全一册《“冷战”后的和平》一课内容时我出示了这样的自主学习要求:

1.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遭受的历史性挫折有哪些?

2.当今世界格局的特征是怎么样的?当今时代的主题之一是什么?

3.当今世界的基本态势是什么?

4.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根据教材第34-35页,说说导致这些事件的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5.根据新闻媒体等方式,分别列举一个体现与违背和平主题的例子。

通过这样的自学指导,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结合不同层次同学的回答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关注维护人类共同利益的问题。

二、用课程资源,编制训练题目是关键

在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中,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最后一环是当堂练习,其中复习课可以专门用一堂课来作为“当堂巩固”。练习是对所学知识或者方法的巩固和熟练,同时也发现存在的问题。需要教师运用各种课程资源,特别是教材课程资源、时事政治等资源和学生的实际,结合教学目标来编制。

比如在复习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内容和答题方法时,我先采用了绍兴市2006年的最后一道中考题中的一小题让学生讨论,虽然有些年头,可是题目比较典型。(题目略)问:结合表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国家在提出“十一五”时期发展的预期性指标时,为什么还要制定表二所示的两个约束性指标?

经过学生讨论后出示答案,老师总结思路:1.(理论依据:资源+环境的重要性)自然资源是人类安身立命的基本条件,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2.(现实依据:现状+影响。言之有理即可)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依赖加大,若再不加快转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势必会加剧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3.(结合题目答约束性指标的意义)制定这两个约束性指标,有利于有效地降低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环境,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从而推动“十一五”时期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

然后用新的题目,为了减负,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我采用了浙江省教研室编的作业本第19页中的题目。

《中国环境报》曾有一篇题为“吃烧烤等于‘吞绿荫,少年呼吁不能‘为嘴伤林”的报道。报道介绍了两名小学生对大街小巷到处分布烧烤摊点的现象进行调查,并算了一笔账,然后向社会公众呼吁“口下留情救树林”。请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解释呼吁“口下留情救树林”的原因。

在做题目时,我就要求学生按照这样的模式作答:理论依据、现实依据、“口下留情救森林”的意义。通过这样的自学、讨论、后教、模仿训练,帮助学生掌握了这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是升华

原来我们强调“双基”,新课程在实施建议中提出,要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之间的关联,有机地把三者结合起来,特别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更是新课程特别强调的。

先学后教的方法也有这方面的体现。首先是这种方法本身就能够解放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兴趣。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也就有了责任心。其次,自主学习的过程本身就包含了探索、钻研精神的培养。再次是自主学习的内容中本身也有情感方面的成分,如在七年级地理部分内容学习时,能够通过自学熟悉祖国的疆域,增强学生自己的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最后先学后教也强调通过教师的个人魅力来体现。

我以为,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历史与社会课而言可以说是生命,不是可有可无的,我们除了通过上述方式外,还可以通过教师讲解、补充资料等方式来体现。如,在进行九年级全一册历史与社会《一国两制》内容教学时,在新课标要求的难度内,增加了台湾的历史复习内容外(《马关条约》),还专门通过幻灯片对当前热点钓鱼岛争议的由来,以及日本不反省历史的现状而私下买卖钓鱼岛的行径进行了简要分析,很自然地让学生对国家核心利益的关切和认同,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是在知识技能基础上的升华,在先学后教中要强化,不是贴标签而是要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去渗透,否则课堂就无法体现历史与社会的人文性,先学后教只会是被强化了的应试的工具,学生也只是会答题考高分的机器而已。

总之,先学后教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它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先学中的自己看书、练习,以及后教中的学生教学生,能够促进优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融会贯通,让后进生也有所进步。在这个过程中更需要教师发挥指导作用,教师应该要帮助学生注意分析、讨论错误的原因,寻找出规律,知其所以然,帮助学生上升为理论,指导学生注意运用时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等等,否则课堂就会死气沉沉或者彻头彻尾的应试教育,最后沦为形式主义。教学中,在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教学环境及自身素质等多种因素的基础上,应合理选择和使用适合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演示、参观访问等。创造出多种适宜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才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也就是说,先学后教这种教学方法也不是万能的。叶圣陶先生也曾经说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所以我们应该在日常教学中用多种教学方式,当然即使在其他教学方法中,也应该渗透先学后教的理念,让学生主动学习,在学习中发现疑问,然后再由教师引导讲解,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endprint

猜你喜欢

先学自学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发挥先学先行作用 凝聚青年担当作为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在复习课中的应用
浅谈“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