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心动 有意为之
2014-08-28王清效
王清效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0086-02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老师们比较多的是采用每周写随笔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应该说这是符合写作贵在平时积累的基本规律的,可是,事实却是学生写得绞尽脑汁,老师改得唉声叹气,这随笔似乎是一道枷锁,沉重得让学生和老师都喘不过气来。
显然,让学生随性自由地写作,即使学生每周都写,效果仍然不会明显。那么指导学生学会写读书随笔,培养学生写随笔的习惯,成了如今作文教学中最紧要的任务。
一、什么是随笔——意之所之,随即纪录
作为一种散文体裁的随笔,其特点是篇幅短小,表现形式灵活自由,可以抒情、叙事或评论。宋朝洪迈在《<容斋随笔>序》中说:“意之所之,随即纪录,因其后先,无复诠次,故目之曰随笔。”
写随笔就像与邻家谈心般轻松,没有任何的负担,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严密的结构,这正适合学生记录生活。随笔的形式可以不受体裁的限制,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可以观景抒情;可以睹物谈看法;可以读书谈感想;可以一事一议,也可以对同类事进行综合议论。随笔也不受字数的限制,短的几十字,长的几百字,篇幅长短皆由内容而定。
写随笔最重要的是要表达出写作的意图:或者是一种快乐的心情,或者是一点小感悟,或者是一个新观点……总之,如同邻家大婶般亲切与平易近人。
生活随笔就是日常生活中心情、感悟、新观点、新发现……生活如浩瀚的大海,博大宽广,时时处处事事都可以写成文章。
二、为何写随笔——享受生活,积累素材
随笔中涉及的往往是一些即时发生的事件和看到事件当时产生的想法,那种想法似火花闪动,所以需要及时捕捉,记录下来,这何尝不是对生活的一种咀嚼、一种回味?这个过程,记录者就是在反省中成长,在回味中享受生活。相反,扔了一段时间之后,对事件的记忆可能就不那么清晰了,再想动笔,故事就很难说得完整,思想的火花可能也消失不见了。所以要养成随手写的习惯,如果能坚持记随笔,那么你会发现其中有很多你可能已经不太记得的事,以及在当时它是如何让你受到震动的。
一个学生在随笔记在有关于母亲的三篇随笔:妈妈在早上送我上学时,一路狂奔追上了挂着我后逃逸的三轮车,并与司机争执;妈妈为了照顾我上学放弃了工作,可变得越来越焦躁;以前从不做饭的妈妈现在常钻研食谱,每天变着花样为我做营养餐。在学习完胡适《我的母亲》后,我布置作业让学生完成重新审视自己的母亲,写一篇同题作文,这个同学把这三篇随笔的内容一组合,很快地完成了一篇人物真实饱满、感人肺腑的作文。如果不是她平时把生活中的点滴记录下来,又怎么能在那么短的时间高质量地完成写作任务?
“生活中并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随笔,正是给了学生这样一个发现美并记录美的空间。
三、怎样写随笔——心为之动,笔为之到
整个初中阶段,老师对学生随笔写作素材内容选择的指导,应要求学生围绕一个“我”做文章。具体来说,写“我”身边的人,记“我”成长中的事,绘“我”眼中的景,抒“我”心中的情。在指导中,我常按以下步骤进行。
1.阅读,并且能精选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认真摘抄,这个内容可以是名家名篇,也可以是你喜欢的课文,还可以是优秀的作文,甚至可以是班上同学的精彩习作。学生阅读广泛了,就可以积累语言素材,文中的佳词妙句积累下来,是学生作文语言表达的基础。再者,文中的生活可以化为学生的生活。
当学生在学习写作方法、尝试写作技巧的时候,对他们进行有目的地、有针对性地、有选择地、有思考地阅读,更是让学生在写作中有了一个可供借鉴的载体,为自己写作积累语言和生活素材找到了一些模仿经验。
2.赏析,对所摘抄的文章进行简要的评析。刚开始时,可以多写一些读后感式的点评,谈谈读了文章以后感受较深的一两点感悟与启发,再逐渐增加对文章写法的品析。比如,阅读评析《走一步,再走一步》就可以学习详细叙述一件事,从中得出一点生活感情的叙事记叙文的写法;阅读评析《背影》就可以从中抓住真情的写人记叙文的基本写作技巧。
3.创作,这是老师让学生写随笔的最根本的目的。刚开始时一个阶段,要求学生结合所摘抄的文章和自己的赏析中所分析的好的写法,从中选取一点写法进行仿写,如同题仿写、同构思仿写、同选材仿写等,只要仿到一点即可。
在每周的随笔写作中,学生始终有一点是可以自由选择的,那就是写作内容。这样就促使学生在平时的写作中能做到有感而发。当自己在这一周读到很好的文章并且深有感触的时候,就可以仿照所读文章的某一点来抒写自己的理想,表达自己的情感。做到心有所动,才可能笔为之到。
4.评价,在学生写随笔的过程中,创建一个可供学生交流思想、畅谈阅读与写作的感受的平台,更有利于学生保持对写作的兴趣。在实践中,学生刚开始可能不能很好地领会我们的要求,这时,我们要从学生中寻找一些写的较好的评语进行讲评,以引导学生。学生逐步把这种点评写成一种读后感式的评语,有时甚至在这好文章的触动下,心为之动,创作一篇自己的文章。
随笔的写作练习是我在学生的写作指导中一直在使用的方法。有意训练,随笔就不会随意,相信学生们会在这个过程中捕捉更多的幸福与快乐,收获更多的写作方法与技巧。我想,常写随笔,无论对“作文”还是对“做人”,都是大有裨益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