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学校七年级英语教学“入门”问题
2014-08-28冯利
冯利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0051-01
就所知我国西部农村小学,课表上除了数学、语文课是实实在在的外,其余的诸如音、体、美、英语、政治、历史等学科不过是“豆芽”而已。一到初中,所有的这些科目却全是重要的“升学”课,很多的学生一时半会都不容易适应过来。特别是英语,很多的孩子错过了最佳的启蒙期,七年级学生刚接触到这门课,有一定的好奇心,这一般是一种较短暂的直接兴趣,随着时间的推移,课程增多,难度加大,就会有一些学生把这门课当成负担,到八年级时出现分化,部分学生厌学甚至彻底放弃。如果我们对此没有清醒的认识,没有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解决好中小学衔接,必然会影响到教学效果。我以为,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做:
一、务必让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
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性不明确,对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只处于肤浅的了解,缺乏正确的强有力的学习动机。
基于这种状况,我每带一届学生,都十分注意上好开学的“第一堂课”。精心制作课件,细心备好教具,准备好拿手的英文歌,穿衣服尽量做到时尚得体,上课时尽量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如在第一节课时,可用英语询问学生:Do you like England?Do you want to go there? 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UK?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我们应向学生介绍英语在国际交往中的重要地位,不要因当前高考英语分值降低影响到学习态度,介绍目前我国改革开放形势下英语的重要作用,介绍日常生活中常接触到的英语。例如,英语商标,英语贺卡,进出口商品广告,英语新闻图片等,以显示英语的重要和用途广泛,用这些实例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和强烈愿望,把学习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从而产生巨大的动力,勤奋地学好英语。总之,就是要让学生明白,英语是有趣的,有用的,是世界通用语言,学好英语,到哪里都不会遇到障碍,从第一课开始学生就基本有了比较明确的学习目的,从而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好基础,注入源源动力。
二、着重打好学生英语的“入门”基础
字母的语音是英语教学入门阶段的基础。英文的26个字母和我们汉语拼音表的读音是完全不同的。初一接触时,孩子们就充满着好奇。“喔,a在英语中读/ei/,挺有趣的。”因此,他们就有了好学之心。然而,三分钟热情过后,在英语与母语环境的巨大差异影响下,很快部分学生就不那么有兴趣了,认为枯燥乏味,无所作用,甚至逐渐形成对英语的恐惧心理。为此,从学第一个字母开始,就应当给他们加强国际音标的学习,让他们学会走路。我在教学字母中的五个元音时,除了课初和学生共唱歌曲《AEIOU》(元音字母歌),在课中不忘再唱此歌。这样的教学,一来能使学生的紧张心理得以松驰,二来学过新知之后再游戏巩固,学生对常识的印象时间将大大延长,又巩固了学生对音标的理解,循序渐进,润物无声。
三、大力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农村的孩子很少走出去,缺少对英语重要性的感性认识。为此,我喜欢给每一届的学生讲一个同样的故事:“一个正在卖兵马俑的农民看到个老外便对他说:“come、come”,老外高兴地走了过来,他又说:“look、look”,老外仔细地看着兵马俑,接着这个农民又说:“big、big”,老外点头说:“yes、yes”,然后他又说:“cheap、cheap”,老外这下子可乐了,问道:“How much?”这个农民高兴地回答到:“你说How much 我就How much,最后老外拿出100元和这个农民买了一个兵马俑。其他卖兵马俑的人向这个农民投来羡慕的眼光”。讲完后我问他们:“Do you want to learn English?” 他们都兴趣十足地说:“Yes”。
对农村的学生而言,还应当特别注重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培育,注重生动活泼、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来培育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在教学《what colour is it?》(它是什么色彩的?)时,我在教学这一课时我让班上的同学制作卡片,画上自己喜欢的动物并在动物上涂满我们教学用的颜色,让同学拿出制作有红苹果卡片问:“Whats this?”其他学生一起回答:“Its an apple. ”再问:“What color is it?”再叫一位学生回答:“Its red.”在游戏中,学生人人都开口了,这种游戏教学方法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性,又锻炼了学生动手能力。要师生生共同介入,而不是教师唱独角戏,达到了总结训练的目的,又巩固了学过的知识。学生容易理解,乐于接受,印象深刻,努力做到“课伊始,趣已生;课正行,趣正浓;课已毕,趣犹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