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化大学英语教学探析
2014-08-27周婷
周婷
摘 要: 优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环境、构造和谐的英语课堂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等,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最重要的课题之一。本文从生态学的角度审视课堂教学,结合武汉轻工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实现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的平衡,强化大学英语教学效果。
关键词: 大学英语 生态化教学 教学改革
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的教与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育为提高学校四六级通过率、应付考试,忽视了英语学习的真正目的,破坏了以促进生命个体和谐发展为本的课堂生态教学环境。
二、“生态化”教学理念的内涵
陈坚林(2010)将教育生态学理论引申到外语教学中,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外语教学生态化研究的理论框架,为外语教学生态化研究指明了方向:“将教育生态学理论引申到外语教学,确切地说,就是要综合研究外语教学的生态系统,分析系统中各要素的生态位现状及其发展与变化,探讨如何维持教学生态环境的动态平衡。”洪世梅认为:“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目标,既符合英语语言的本质功能,又符合生态化要求人才培养定位,既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又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所以说“应用型”体现了生态理论中的人与自然、社会关系调适的“和谐”。
20世纪初,Tudor(2001)出版了《语言课堂之动态性》,Leather(2003)出版了《语言习得生态学》,标志着生态课堂教学理论体系形成。左焕琪(2007)的《外语课堂教学的新发展》一书,初步涉及外语课堂生态教学环境问题。范国睿提出,神态学的基本精神是系统、平衡、联系;根据生态学的胜汰原理,大学外语课堂系统的资源承受能力、环境容纳总量在一定的时空内是恒定的。Prabbu(1987)将语言课堂活动分为四类:一是以语言规则为教学核心的课堂活动,二是以语言形式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活动,三是以语言意义为中心的结合语境、语言形式开展的课堂活动,四是利用实践过程重构语言意义的教学活动。
三、生态化大学英语教学的优化模式
大学英语教学生态系统的各生态因子较之传统教学,在如下方面发生了变化: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评估、课程设置、师生角色和生态环境等,从而引起教学系统原生态平衡有的失调,例如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评估方式的失调;教学内容与目标、教学要求的失调。因此,如何处理并解决这些失调现象,优化构建大学英语教学的整体生态,以协调各因子间的关系,使教学系统重新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发展轨道,显得尤为重要。为此,以武汉轻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笔者调研了本校大学英语教研室采用的对策。
(一)开放“生态环境”,全方位打造多媒体网络自主学习平台。
武汉轻工大学英语语言学习中心是学校最新兴建的基于网络和多媒体的外语学习与语言技能综合训练基地。该平台以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为中心,构建个性化的满足生态化教学的大学英语语言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为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中心每天下午两点至四点,每晚六点至九点向全校大一、大二学生开放,安排不同英语教师值班,及时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每两周一次在语言自主学习中心集体布置作业,实现统一教学内容、统一目标、统一重难点、统一进度、统一练习。学生通过网络完成教师布置的视听说学习计划、四级听力学习任务和自由点播。同时,网络自主学习的考核评估很客观,每学期,学生的自主学习分数占期末成绩的百分之十。这种良性的基于网络的生态环境,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师生互动为主体”的多层次、模块化的教学体系,立足“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基本素质的培养,全面提高了本校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综合分析、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开放“生态内容”,建立合作反思模式的教师团队。
为进一步开放“生态内容”,武汉轻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拟建立合作教学模式的教学团队,每学期定期举行教学观摩、公开课展示、教学评比活动让教师之间公开观摩、互找差距、发现亮点,并进行教学反思,即观察课堂—提出问题—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设计可选策略—将计划付诸实践。以公开课《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四单元“A Test of True Love”为例,教师集体备课,导入为一首Taylor Swift的英文歌曲Love Story,讲述歌曲中涉及的人物Romeo和Juliet的爱情故事,并介绍英文诗歌Red,red,rose。这种教师团队的合理定位、多元配合、分工协作、交流反思的教育模式,加强了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确保了教师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三)开放“生态方法”,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和自主学习能力。
学院对2013级新生进行了生态化教学改革,包括:讨论课和讲座课。其中讨论课以学生为中心,小组合作分工,尽可能地发挥自身优势,充分发挥创造性和主动性,取得优质、高效的生态课堂教学效果;讲座课围绕英语学习策略、英语词汇、文化翻译和演讲技巧四个方面展开,这种生态课堂真实、自然、和谐,再现师生“原汁原味”的教学生态情境,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从而达到师生共识、共享、共进的教学高境界,实现师生生命价值的不断超越。
(四)开放“生态形式”,丰富第二课堂活动。
人文生态这一教育理念,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为丰富第二课堂,武汉轻工大学举办了与英语相关的大赛活动。例如大学生词汇达人大赛和大学生口语风采大赛,词汇达人大赛在全年级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中进行初赛和决赛,激发学生记单词的热情;口语大赛包括演讲、辩论、提问等环节,广大学生在台下参观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
四、结语
当课堂教学不再“等同于完成教材上的内容”,课堂教学活动不再主要是“语言知识的讲解和练习”,课堂教学的功能应该发生哪些变化(束定芳,2011:5)。建构大学英语教学系统优化模式,强调学生是这一模式中最重要的生态因子,教师、教学要素、信息技术、环境等因子在适宜的生态位上发挥作用、协同变化,通过系统内外各因子间循环往复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与交换,保证大学英语教学的整个系统处于动态平衡之中。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及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开放性和动态平衡性原则的指导下,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运用生态位、自组织和群体效应原理发展学生种内关系,关注其生命成长,以促进种群的良性发展;根据共生协变和限制因子定律,处理好种间(学生群体、教师群体、信息技术等)关系,实现协同进化,达到兼容状态。
为实施大学英语教学优化模式,在实现教师生态位的拓展上,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激发内部动力,实现教师种群的生态化建设,从而丰富大学英语教学的理论研究,能对他人的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解决外语教学中的失衡问题,使课堂生态系统达到平衡,提高我校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坚林.计算机网络与外语课程的整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2]洪世梅.教育生态学与大学教育生态化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
[3]Leather,J&J.Van Dam.Ecology of Language Acquisition[M].Dordrecht: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2003.
[4]Tudor,I.The Dynamics of the Language Classroom[M].Cambridage:Cambridge Universith Press,2001.
[5]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6]束定芳.论外语课堂教学的功能与目标[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