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阅读: 着重过程引导的阅读教学策略
2014-08-27王小英
王小英
摘 要: 阅读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教学生怎样读,与阅读本身的任务是不一样的。反观语文阅读教学及其研究,发现大多重阅读结果的修正而轻阅读过程的引导,是一种“阅读评价”而不是“阅读理解”。这种阅读教学虽然突出了阅读教学的人文性,却忽视了工具性,不利于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其主要原因是对阅读的本质认识不清楚,阅读教学策略不明确,阅读是对写作的还原。本文在分析阅读教学及其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依据阅读心理机制,阐述了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还原阅读。透过表象的文字,通过读者与作者及作品进行会意、沟通、情感契合,领悟作品的含义、作者写此作品的用意等,通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还原方式,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达到使学生掌握方法和提高能力的目的,让阅读教学真正体现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种还原阅读,是对现行阅读教学的一种变革,也是阅读教学的本质回归。
关键词: 阅读教学策略 还原阅读 自上而下 自下而上
随着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深入,出现了许多新的阅读教学模式,比如“支架”式阅读教学、“抛锚”式阅读教学、“随机进入”式阅读教学、“批注“式阅读教学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笔者发现,这些阅读模式只重视阅读结果的修正而轻阅读过程的引导,是一种“阅读评价”而不是“阅读理解”,虽然突出了阅读教学的人文性,却忽视了工具性,不利于学生阅读方法的掌握和阅读能力的提高。因此,需要语文教师对阅读教学进行重新审视,做较大的改进。于是,笔者尝试了“还原阅读”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还原阅读教学的定义和价值
(一)还原阅读是一种逆向写作过程的阅读教学方式
不论哪种阅读,只要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都是一种逆向还原写作过程的阅读。阅读心理学家根据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和方法,对整个阅读过程进行了许多研究和分析后认为:阅读理解的还原模式大致可以分三类:自上而下的、自下而上的和相互作用的,这些模式反映了不同的阅读观和侧重点。自下而上的模式假设信息处理过程始于信息的最小单位,即阅读从字词的解码开始一直到获取意义。自上而下的模式力主阅读是追求意义,是读者已有知识配合篇章信息的过程,读者运用已有的知识猜测文章继之而来的文字或意义。
(二)还原阅读是着重过程引导的阅读教学策略。
从阅读过程的心理机制来看,阅读教学的本质就是帮助学生还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提供一些阅读“支架”,通过“抛锚”进行课堂组织控制,在学生凭借经验进行阅读“评注”的基础上,教师“随机进入”。因此,还原是阅读是阅读教学的本质,是以不变应万变的阅读教学策略。
二、还原阅读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阅读是对写作的还原。读者阅读时要同时运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策略,用自上而下过程先激活“智略”去预测及推想(阅读的目的与期望会影响对阅读材料的选择),当读者注视文字时,就开展自下而上的过程,这时就要激活合适的智能去配应输入的信息。为了方便叙述,这里把两者分开来讲。
(一)从语境到语义——“自上而下”的还原
语境,顾名思义,语言的环境,既包括语言因素,如书面语言的上下文,又包括非语言因素,如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场合、时代,以及社会、文化背景、自然环境等。语境是人们进行活动的场所和舞台背景,不同的语境规定了活动的不同类型和方式,所以语境对话语的语义和形式的组合及语体风格等,都有较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因此,阅读教学必须和它所依赖的语境联系起来,即根据语境还原语句的意思。
1.感知社会文化语境
社会文化语境指一个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即文本言语所表达的一定的社会、时代、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心理的体验。利用社会文化语境的解释功能,能强化学生对课文的解读,探究文本的深意。
笔者在教学《云南的歌会》时,让学生先欣赏一段“刘三姐”视频,顺势介绍云南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在云南人民的生活中,民歌占了重要的地位,几乎渗透了他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在授课之中,出示《湘西民族的艺术》里的一句话,引导学生体会环境描写的重要作用。在分析语段中出示《云南的歌会》原标题《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中的一段话:“从马背上研究老问题,不免近于卖呆,远不如从活人中听听生命的颂歌为有意思了。”此时此刻,我们读到的歌会就不只是一场视觉和听觉上的盛宴,更是一曲生命的颂歌,一个“活”字让我们读出的是作者在歌声覆盖下的对那原生态的生命的赞美。
有了这些社会文化语境知识的补充,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才是充分而有效的。所以,阅读时有时需要加深对类似社会文化语境等因素的体验,以便准确理解和把握文章的言外之意。
2.理解上下文语境
上下文语境是指语言单位在组合结构中受制于前后成分的情境或地位,包括上下文句及说话时的前言后语。脱离了特定的上下文语境,就很难判断某个词、某句话的优劣得失。阅读教学需要从上下文出发,从整体到部分,将小的语言单位放在大的语言单位中,结合大的语言单位来理解,从而准确把握语句的含义。
笔者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这篇课文时,是这样设计问题的:
师:背影是一个很普通的形象,于每个同学而言都很熟悉,可多少类似的作品形象都成了我们视野中的匆匆过客,雁过无痕了,唯有朱自清的“背影”至今传唱不衰,文中“背影”一词出现了四次,其中哪一处写得最详细,作者对此有何感受?(在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
生:这时候我看见父亲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走到铁道边,努力攀爬月台时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流下来了。
师:那么你认为这个背影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此环节的设计意在让学生有意识地结合上下文语境感受这不同寻常的“背影”,从而达到由字面逆向含义的目的)endprint
生:那是感人至深的父爱。
生:那是令人潸然泪下的父爱。
生:那是浓浓的父子情。
师:这些用来概括父爱的形容词,你是从文中哪些细节的描写知道的?
生:因为这个“背影”放置在一个特定的背景之下——惨淡的家境、祖母的过世、父子的离别之时……
学生学会根据特定的语义场解词释句,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便能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含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提醒学生言必有据,通过反复阅读提升,就能够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联系上下文、依托上下文分析文本的良好习惯,从而准确把握文章内涵。
3.激活认知语境
认知语境是指读者的原有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阅读认知理论”中提到,利用作者的创作认知语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知人论世的态度,激活学生的认知背景,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从而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本言语的含义。
笔者在教学《爸爸的花儿落了》时,有意识地在文题后面设了一处横线,让学生读完全文后将横线填写完整。学生通过品读文字,深刻感受到了爸爸对自己的深情和盼望自己长大、懂事的情感。尽管写得深沉,含而不露,但学生还是悟出了言外之意,补出了类似与“我已经长大了”的句子。那是因为小英子一路走过的童年,也是学生们一步步感受到的童年,因为年纪相仿,因为同样有一颗细腻的心,所以在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用一颗心去碰撞一颗心,用文中父亲对英子殷切的叮嘱去激活学生的内心,好的文字,流淌出来的,是借别人的故事来低述自己的心声。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只有深入体验到特定语境下的这些特定的形象特点,才能深入体验人物形象及其意义。在授课的最后,用父亲最后叮嘱的那段录音再次唤起学生的认知,这便达到了意识上的强化,让他们能更准确把握文本的含义和文中人物的情感。
(二)从语义到用意——“自下而上”的还原
如果“自上而下”阅读的意义在于阅读的准确性把握,那么“自下而上”的阅读则是帮助学生解决作品“为什么这样写”的问题,从而完成文本由语义到用意的还原,其意义在于阅读的深刻性挖掘。
1.还原作品的语义
文章是语言的艺术。作品所蕴涵的意义隐藏在文本的语言中,作家善于利用一定的表现手法和写作技巧进行语言变形,化腐朽为神奇。文学作品语言的模糊性、多义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了语言的“言外之意”、“意外之象”,这时候教师需要做的是引导学生通过品读语言文字,透过现象看本质,还原作品的语义,分析人物的个性和深层的感情,帮助学生打开思维的大门,充分挖掘出文章的主旨,感悟文章的无穷的意蕴。所以我们要善于动用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字面,还原作品的语义,深刻体会作品内涵。
笔者在教学《孔乙己》时,抓住文中的“半”字,引导学生由字面还原它的语义。先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半”字,发现课文中对孔乙己的刻画出现了七次“半”字,姓名取之于“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说话满嘴“之乎者也”让人半懂不懂;“站着喝酒而穿长衫”,两种主顾的身份各一半;苦读半辈子,结果却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到”;替人抄书时,“连人和书籍纸张笔砚一齐失踪”,好喝懒做,半途而废;被丁举人打了大半夜,“打折了腿”,本来“高大”的孔乙己“坐着用这手慢慢走”,以至小伙计平看了去,竟“全没有人”,孔乙己成了“半个人”。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半”字的语义:孔乙己肉体的一半已死了,而灵魂的一半还继续留在人世间受人嘲弄,受人侮蔑,孔乙己的生活始终没有跳出一个“半”字。孔乙己就这样在“半”字人生中匆匆谢幕,“半”字含义的背后正是孔乙己在夹缝中求生存的边缘化“半”字人生的写照。
鲁迅作品的深刻就在于此,以一个人的“半”字人生,写尽了一个社会的满目悲凉,上世纪中国冷漠麻木的病态社会和炎凉世态令人寒彻心骨。
2.还原作品的文义
文章的寓意往往通过意象、隐喻、象征、描写等手法,借助艺术形象表现出来,所以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只有通过文字将寓意还原,才能达到深刻挖掘文本主旨的目的。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一篇笔记体散文,全篇营造了月夜静谧的意境,看不到一般人被贬官的挫折、苦痛和郁闷,只看到夜晚游历时的快乐、闲适和豁达。此文看似单纯写景,表现作者的“闲”,实则是寓意深远。如何使学生把握文意?就需要引导学生联系写作背景、作者心境去还原,就会发现“闲人”,在这里并非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而是饱含了复杂的意味。表面上作者自嘲说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闲来无事才来赏月的,实际上,月色处处都有,却只有情趣高雅的人才能够欣赏它。作者在此表达的意思是微妙而复杂的,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趋炎附势,奔走钻营,陷入那茫茫宦海而难以自拔,何曾得暇领略这清虚冷月的仙境?一个“闲”字寓意的还原,是作者那潜藏在暗处的安闲自适豁达乐观心境的体现。
3.还原写作的用意
原始意图是文本作者在作品中对现实生活所作的最初审美体现,是文章的主旨,是文学教育需要解读的“源头”和“根本”。了解作家创作过程,引入作者后来的相关看法,恰当地运用知人论世,这些都有助于理解作者的原始意图。
《猫》是郑振铎发表于1925年的作品,是郑振铎作品集《家庭的故事》的首篇。文中叙写了作者三次养猫的经历,第一只猫病死,第二只猫被外人掠夺,第三只猫被冤屈而死。与之对应的是“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而课文却还有“自此,我家永不养猫”一句话,这是为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探究还原作品的用意。究其内心,“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的含义是因为曾经拥有的“新鲜与快乐”无端失落而下定决心不想再品尝失去美好事物的痛楚;而“自此,我家永不养猫”的含义则是因为全家人误解、冤苦、害死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在心中留下负罪感,觉得永远愧对这种生灵。如果说“好久”表达了“我”因为守护不住生命内心而十分痛心与惋惜的话,那么后者的“永不”则抒发了决然毅然的情绪,内心的痛悔之意完全被递进,被深化了。
作品语义、作品本意及作者写作用意的还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追本溯源,探幽发微,在学生综合把握文本的基础上,有利于达到深入挖掘文章主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金保.遵循阅读规律,提升阅读效率.语文教学通讯,2007(3).
[2]亓成功.关于阅读教学“起点”的思考.语文教学通讯,2007(3).
[3]孙建平.有效阅读,本色语文的价值追.语文教学通讯,2007(2).
[4]王传霖.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意义探索.中国校外教育,2007(2).
[5]屈伟忠.强化阅读教学的原文意识.语文教学通讯,2007(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