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性教学在初中思品课中的运用
2014-08-26高天珍
高天珍
教师应学会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进行“差异教学”,也就是实施课堂上的分层次教学,“差异教学”是根据学生现有发展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把学生分为几种不同层次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制定有层次性的学习目标 教师备课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以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为基础去制定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每一个学生具有无穷的学习潜力,每一个学生的大脑都是“宝藏”,不过,它需要我们教师去发现、去点拨。要让每个学生的心中都充满阳光,我们每一节课的三维目标都应该具有层次性,让成绩好、中、差和性格不同的学生都有具体的目标去追求。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才有学习的动力。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面向全体,尽可能考虑到每个学生的特点,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确立有差异的目标,使学生在智能优势领域得以更好的发展。具体来说,面对班级平均水平,建立适合于中等生的教学目标;顾及学优生的学习要求,确定较高的教学目标并准备相应的材料;针对学困生的学习水平,建立以合格为标准的教学目标并准备相应的辅助材料。在讲授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第六课第一框题《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时,教师可帮助学生设置这样的学习目标:1.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谁?我国人民是怎样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的?2.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是什么?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什么?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机关的关系如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哪些职权?4.依法治国的含义及意义分别是什么?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依法治国对一切国家机关和公民个人的要求是什么?根据这些三维学习目标让学生共同商量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知识得到升华,阅读能力得到提升,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二、设计有层次性的课堂提问 课堂教学的提问必须具有层次性,如果教师把简单的问题让成绩好的学生回答,他不屑回答;如果把一个复杂的问题让成绩差的学生回答,那只会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应具有层次性,让每一个学生的大脑都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教师提问时还应注意学生在课堂上的表情的变化,注意学生的一举一动,及时提出适合程度相应的学生且大脑有些走神的学生,让他知道你在注意他。美国著名的企业家卡耐基说过:“沟通最有效的艺术就是让对方感到他对于你很重要。”其实,课堂教学就是师生之间的知识和心灵的沟通。特别是那些处在被阳光遗忘角落的学生,你给他一点阳光,他就灿烂。让我们的课堂成为学生思维的“放飞场”,获取学习和生活信心的“源头”。如:“是什么”等一些基本概念的问题和一些比较容易得出答案的问题最好应由内向或品德知识薄弱的同学回答;“为什么”和“怎么样”特别是要结合材料或者生活实际来回答等类似的问题应由中等程度或程度好的学生回答。另外,提问时还应注意学生的性格、心理、情绪等随时调整,这主要依靠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
三、课堂进行有层次性习题检测
课堂教学中,不是让每一个学生将学到的所有知识全部消化,否则,那会造成成绩好学生的“吃不饱”和成绩差的学生的“消化不良”,长此以往,“消化不良”的学生会变成严重的“胃炎”,导致大部分学生的厌学情绪膨胀。因此,目标检测或当堂达标也应具有层次性。让程度不同的学生都有成功感。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灵活的、符合学生实际的有难度、有层次的作业任务供学生选择,让所有学生都能体会成功的喜悦,对学习充满兴趣和信心,并能做到学有所用。为此,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基础性作业(适合学困生);第二层次以基础性为主,同时配有少量略有提高的题目(适合中等生);第三层次是基础性作业和有一定灵活、综合性的题目各半(适合学优生)。布置作业要精心安排,学生一般在30至40分钟内完成。这样具有差异性的作业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能力,并由学生选择适应自己的作业题组,使每个学生的思维都处于“跳一跳,够得着”的境地,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困生也没有过大的压力,可以减少抄袭作业的现象,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责任编辑 邱 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