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幼儿园文化建设 提高幼儿德育实效

2014-08-26黄怡珊

师道·教研 2014年7期
关键词:办园品德教育德育

黄怡珊

幼儿园文化丰富的内涵决定了它对幼儿思想品德的影响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其德育功能是多重的。因此,提高幼儿德育效果,要重视在幼儿园文化建设上下功夫。

一、善于在营造有归属感的物质文化环境中渗透德育

幼儿园的物质环境既是幼儿园教学教养活动的场所,又是幼儿园独有文化特征的体现。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对于幼儿的刺激和影响是具体而又直接的,幼儿从中获得最真实的感受和体验。因此,在加强幼儿园文化建设中,为孩子营造一个充满教育意义的有归属感的文化环境对孩子德性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营造美好舒适的物质文化氛围,使幼儿、家长、教职工有归属感,使师生都感到幼儿园就是自己的“家”,在幼儿园门厅、教室、活动室、走廊、甚至洗手间等设施的布置上都应渗透射出文化的深刻内涵。如在花圃边附上《花儿好看我不摘》的诗歌;在草地边附上“草儿青青,脚步轻轻”的小标语;在盥洗室附上幼儿自制的节约用水标志等等。这种渗透德育元素的环境就像空气一样弥漫在幼儿的生活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感染、熏陶幼儿的道德品质,激发幼儿自觉追求美的道德情感,实现德育主体的外在对象性和内在对象性的结合和互动。

二、重视在贯彻办园理念中突出品德教育

办园理念是一所幼儿园长期办园经验的积累和提炼,它承载着幼儿园的教育观念文化。从办园理念中能透视出幼儿园教育的核心价值观:即促进幼儿素质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好的办园理念能深刻影响幼儿的发展方向。幼儿园理念文化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如同空气和阳光一样如影随形,在幼儿园内外形成一种无形的氛围和张力,影响着这里的每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因此,要把德育内容放在幼儿园办学方向的重要位置,围绕提高德育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通过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实现幼儿德育效果的逐步提升。

三、建设“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加强师德及幼儿品德教育

幼儿园制度文化既是幼儿园管理的重要手段,又是幼儿和教师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师德教育是搞好幼儿园文化软件建设,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幼儿园教师、保育人员和管理人员是幼儿德育的实施主体,他们的人格力量和魅力是幼儿成长的重要精神源泉。他们是否重视幼儿德育,能否合理运用规章制度,对幼儿的德育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幼儿园一方面要以教师为本,既要在制定与教师有关的制度时充分体现民主和面向全体的原则,放权给教师,赋予教师各种权利,又要加强德育文化培训和教育,加强教师道德建设和职业道德教育,让开展幼儿德育成为全体教师和管理者的自觉行为,在日常教育和管理活动中达到“言传身教”的效果。另一方面,要更新教师的德育理念,改变 “重认知,轻实践;重意识、规范的灌输,轻行为、能力的训练与培养”的传统做法,从幼儿的实际生活出发,以幼儿普通的生活事件为主,让德育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随时随地进行教育。教师不但要依照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同时也要发动幼儿参与制定,尊重幼儿的意见,使规章制度得到幼儿的认同而乐于遵守。在良好的制度文化背景下,使德育取得实效。

四、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渗透品德教育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我们应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和各项活动中,充分发挥其德育载体的作用,提升德育效果。自觉或不自觉地重复他人的行为是幼儿社会学习的基本方式之一。榜样就是幼儿通过观察模仿而学习的“行为模式”。可模仿的行为模式可以是行动类的,也可以是态度类的。幼儿模仿的榜样除了教师、家长、同伴之外,也可以是电视、图书、故事中的虚构形象。因此要围绕德育目标,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塑造和突出德育典型,结合典型带动和幼儿模仿的特点,通过教师的讲解、家长的配合等,让体现德育文化的典型人物潜移默化影响幼儿的行为模式,提高幼儿德育效果。通过丰富的幼儿园活动,形成孩子主体的全面而积极的参与,建立起开放的、活动的、民主的、对话的德育模式,使品德教育植根于生活世界。

责任编辑 龙建刚

猜你喜欢

办园品德教育德育
通过家园共育提升幼儿品德教育有效性的探索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规范农村教学点办园行为的实践与探索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共享推动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以陇西县巩昌幼儿园实施集团化办园探索为例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注重培养体系构建 提升品德教育质量——基于“互联网+”的品德教育实践策略
图画故事书对儿童品德教育有积极作用
中小学生品德教育分类指导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