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中考利弊谈
2014-08-26黄爱英
黄爱英
体育中考在我国经历了近三十年的变革,对体育学科和学校体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不少弊端。
一、体育中考有利的方面
1. 促进学校重视体育工作
学校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全面健身计划,开足课时,加强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指导,切实保证学生锻炼有一定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激励学生主动锻炼身体。学校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购置必备的体育用品和器材,建立和完善体育设施的有效管理和使用。重视一年一度的校运会,促进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体育教师的待遇得到改善,每年评优、评先、职称评聘都与其他学科同等对待(不再认定为副科)。学校不管有多大困难也按时发放体育教师的服装费和高温补贴费,还经常组织体育教师外出学习取经,充分调动了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 充分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不断加强理论业务学习,精通专业知识,在课堂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潜能,做到学生有问必答,有疑必解。保质保量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尽可能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课堂力求做到有内容、有学法、有效果。如体育中考项目的短跑教学,我们不能每次千篇一律地在同一起跑点起跑,有时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立起跑点,激励学生你追我赶,超越对手。又如立定跳远教学,我改变了每次枯燥无味的跳沙池方法,让学生模仿“兔跳和蛙跳”的动作练习、双杠挂脚仰卧起坐比赛等,迎合学生的心理爱好。在教学中我们还要严格奉行精讲精练、精讲多练的原则,如前掷实心球技术,为了使学生理解球出手后的轨迹,我提示学生想象雨后彩虹的形状,引发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使他们相互学习,相互纠正,高质高效完成教学。
3. 充分调动学生练的积极性,增强体质
学生日常体育锻炼的规范程度、参与的积极性明显好转,体质也明显加强,体育考试的压力变成了学生锻炼身体的动力。学生在课堂中认真听讲、虚心请教、自主练习、相互合作、积极探索,且在探索中寻方法、寻途径,自觉完成练习任务,提高了各项身体素质。学生主动参与学校开展的各种课外文娱体育活动,锻炼热情高,人数也明显增加,甚至有空的家长也赶来陪玩、陪练,增加了欢乐,带来了活力,学生在快乐气氛中得到了锻炼,提高健康水平。
二、体育中考的弊端
1. 学校对体育中考的认识误区
有些县(市、区)在体育中考结束后,把各兄弟学校的成绩进行排序比较,并以此作为衡量一所学校体育工作好坏的标准之一,从而也造成学校把体育中考成绩作为衡量一个体育教师工作的尺度,作为评价一个体育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准,而对于平时的体育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安排等具体操作缺乏指导,只是关心体育中考的平均分数。
2. 体育教师对体育中考的认识误区
为了在体育中考中取得好成绩,肯定是围绕着体育中考项目进行教学,升学率以及中考成绩几乎成了体育教学的指挥棒,考试考什么教师教什么,学生就练什么,压制学生死练、硬练,一味地追求体育中考的满分率。甚至有些学校从七年级开始体育课就针对体育中考的内容要求进行教学,把体育课改成训练课,有的还把课外活动变成体育中考项目的集训课。
3. 学生对体育中考的认识误区
学生不明确锻炼的价值,在被动的情况下把体育中考当成一门应试科目,又增加了一项负担,教师和家长叫他练什么,他就被动练什么,无论自身素质好坏或是否有兴趣就是练,体育课练了课外活动还是练。久而久之,一些身体条件较差的同学产生了自卑感,结果对体育课没有兴趣产生厌烦心理,恐惧上体育课,导致身体素质下降,直接阻碍了身心健康发展。
三、建议
1. 教育行政部门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要科学地、合理地选取体育中考内容,做到必考与选考项目相结合,加大与课程学习相关内容作为中招体育考试项目,于考前3个月公布,这样会较好地避免过早进行考什么就练什么的现象,使体育课回归常态下的课堂教学。
2. 学校要对教师实行综合评定,要规范体育课教学,使课堂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变得丰富多彩,要倡导健康、阳光的中招体育考试,共同营造中招体育考试带来的教育效应。
3.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抛开“体育中考唯一”的思想,走出“体育项目训练课”的怪圈,合理地安排课堂教学,让体育中考从教学的“指挥棒”转化为学生自觉锻炼的“促进剂”,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体育课的兴趣。
4. 学生要明确体育中考的目的,应通过体育课的教学,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学习各种体育运动技能和健身方法,使自己具有强健的体魄,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
责任编辑 魏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