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小学低年段亲子共读的实效性

2014-08-26罗湘

师道·教研 2014年7期
关键词:年段小猪亲子

罗湘

亲子共读,又称亲子阅读,是一种强调亲子间互动的阅读方式,是指父母与孩子围绕读物展开讨论、交流的一种分享性、个别化的阅读活动。通过亲子共读,为父母创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通过亲子共读,可以带给孩子欢喜、智慧、希望、勇气、热情。近年来,我校开展了“小学亲子共读实效性的研究”活动。研究前期,在对家庭亲子阅读情况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开展课例研究。

一、激发兴趣、持之以恒是低年段亲子共读的有效保证

除了创设一个便利、愉悦的环境,对孩子做出积极的暗示,让孩子自然、自觉、自主地阅读外,家长还要愿意投入时间和孩子一起进行亲子阅读。与孩子共读,不属于“开头难”类型的事情。经过一阵阅读后,父母的深刻体会是“坚持难”。调查发现,每天能保证有15—20分钟的时间与孩子共同阅读的家庭不足10%。从书架上拿下一本书的过程很简单,但每天都为孩子花时间进行亲子共读,就不是那样容易了。再加上孩子不配合,或是家庭与工作中的其他因素,父母的受挫感就会慢慢萌生,并且有可能放弃与孩子共读了。为此,我们可以设定家庭阅读时间。每周挑选出一段固定的时间,是家庭成员共同的阅读时间,除了养成孩子固定的阅读习惯,也让父母有一段清闲的时间,可以读自己的书。

二、“四忌四注意”原则让亲子共读更有效

1. 忌单纯读文,只关注文字与识字,注意好好利用画面。很多家长反映:“老师,我不会教孩子怎么看书。我教他一边读一边认字,下一次再问他,教会的字又忘记了。”低年段进行亲子共读的最终目标是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如果我们进行亲子共读只关注孩子能否记得住生字,那么孩子对于读物的兴趣会越来越削弱,直至到了生厌的程度。试想,一拿起书本,家长就照着文字一字一顿地读着,回过头还要问“这个是什么字?”“记住了,你真棒!”“没记住,你没有认真听爸爸(妈妈)读么?”“再想想,好,爸爸(妈妈)再告诉你一遍,下次记住了。”“还是没记住呀,你怎么……”长此以往,一提起和爸爸(妈妈)读书,孩子就想到没完没了的识字,你说他会喜欢读书么?

其实,读书最主要是感受书中的乐趣。特别是一年级的孩子,本来识字量就不大,要他通过文字来读书,不能不说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很多适合低年段小朋友读的书,都是以画面为主。如绘本,一大幅画旁,就是寥寥几字。很多时候,孩子看懂了有趣的画面,未必能够读全那几个字。家长只要让孩子自由翻看,自由说话,当孩子需要时与其沟通那就可以了。

2. 忌讲解内容,注意尊重孩子对文本的独特感受。现在的大部分家长,属于有文化类型,在进行亲子共读时,很喜欢让自己的理解代替孩子的理解。“来,看看,这只狐狸多狡猾呀!”“坏蛋大灰狼多凶呀!”“小猪真懒呀!”诸如此类。久而久之,“共读”变成“被共读”,不仅给孩子的理解盖上了特定的印章,还剥夺了孩子对文本的独特感受。要知道,孩子的世界单纯而缤纷,在他们眼里,小猪可能是可爱的,大灰狼可能是愚蠢的,狐狸也可能是聪明的。当孩子长期“被共读”,他还能感受读书带给他的独特感受么?他还会喜欢读书么?家长真的不必事事替孩子着想、包办,只需要陪伴,感受着孩子的感受,适当引导即可。

3. 忌追求所谓的阅读训练,注意孩子的年龄特征。一提到阅读训练的好处,我们的老师可能会如数家珍,什么“补白填空丰富内容”“借助画面进行想象”“续编故事文段训练”……其实,对于低年段的孩子来说,我们不必着急进行这样那样的训练,更不能要求家长配合进行,所以我们的课例探讨要更有导向性。曾经听过这么一节绘本阅读指导课《我的幸运一天》,当小猪逃离了狐狸的家,舒舒服服地坐在家里时,老师在文中的插图旁出示了一个这样的问题:小猪一边吃着小甜饼,一边研究着什么?学生们天马行空,说什么的都有。有的学生为了引起小伙伴的注意,越说越离谱了。对于低年段的孩子来说,这些所谓的训练,个人觉得还是越少越好,与其让其乱想乱猜,不如让其先读好手中的这本书,根据自己的认识去阅读就好。

4. 忌只读一遍,注意反复阅读的乐趣。低年段的很多老师在上完某一本绘本阅读指导课后,向孩子们推荐其它的读本,却忽略了再次阅读的引导。很多家长,对自己喜欢读的书可能会一读再读,却不喜欢和孩子再次共读同一本书。要知道,“好书不厌百回读”,这样的读书方法对亲子共读同样适用。当孩子继续拿起这本书时,可能他要跟你分享的又是另外的乐趣。每一遍的读对于读者来说都是有思考,有收获的,哪怕对象是低年段的孩子。

责任编辑 魏文琦

猜你喜欢

年段小猪亲子
对农村小学高年段读写结合教学的思考
农村低年段童话体写话教学探究
把握年段特点 做好班级管理
可爱的小猪
小猪家着火了
同课异构,探寻不同年段文言知识序列——“语文知识”内在序列探索之“年段知识的衔接”研讨专题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