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子与孔子言下的仁义问题

2014-08-24吴小锋

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政制仁义道德经

吴小锋

(同济大学 人文学院,上海 200092)

老子与孔子言下的仁义问题

吴小锋

(同济大学 人文学院,上海 200092)

在先秦政治论题中,仁、义的意义及其相互关系,十分重要。“仁”,是本于自然人性的政治原则;“义”,是根据自然人性原则制定的引导性原则;“仁”与“义”相合衍生出“礼”,为可见的政治制度。因此,对政制品质的考察,需要还原到仁义问题,甚至最终还原到道德问题。

老子;孔子;仁;义

一、从《道德经》看仁义的位置

传说孔子早年适周,问礼于老子(《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今本《道德经》三十八章,像极老子对孔子的回答: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居其厚,不居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1]421-422

老子见周之衰,留下五千言乘牛西去。五千言皆言道德,与周室衰微、道德不振有关,《道德经》实为忧患之书。《道德经》,分《道经》、《德经》上下两篇。今本《道德经》第一章至三十七章为上篇《道经》,第三十八章至八十一章为下篇《德经》。今本《道德经》的结构是《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取《道德经》几种古本比较:帛书甲乙本,《韩非子》中的《解老》《喻老》篇,严遵的《老子指归》(甚至王弼的老子注本),[2]63-66皆是《德经》在先《道经》在后。也就是说,魏晋之前《道经》、《德经》的顺序其实比较固定,唯一的例外是《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3]60-94开元十年(公元722年),唐玄宗亲自为《道德经》作注,20年后,再下御旨“分道德为上下经诏”,《道》上《德》下的格局才最终确定。

《道经》开篇“道可道”“名可名”谈的是形而上的问题,《德经》开篇“德”“仁”“义”“礼”已开始谈“形而下”的问题。《道经》谈的是哲学,《德经》谈的是历史,《道经》对应于《易》,《德经》对应于《春秋》,《道经》本隐以之显,《德经》推见至隐。上面引到的今本《道德经》三十八章,正是《德经》开篇。“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是历史中政治统治品质的下降,由此可见老子的时代处境和问题。老子既点明下降之路,也点明上升之路,上升之路与下降之路是同一条路。阅读老子,从《道经》到《德经》是向下之路,从哲学下降到历史;从《德经》到《道经》是向上之路,从历史上升到哲学。老子“修道德”,《道经》与《德经》的先后问题,可能是老子为性情不同的人设计的两种认识“道德”的进路,最终在对上下两篇翻来覆去的循环阅读中,形成对道德的整体认识:既可从哲学中见到历史,也能从历史中见到哲学。在老子眼中,只有彻底沟通历史(政治)与哲学的关系,才算是一个好的哲人或政治人。或者说,在老子眼中,好的政治人本身就应该是哲人,哲人与政治人的身份不可分。

《德经》开篇极为重要,此章包含着老子对人间政治历史的总体认识。“上德”“下德”“上仁”“上义”“上礼”,分别代表着政治统治者的品质,同时也对应着国家政制的品质。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描述政制品质的下降。道-德-仁-义-礼,大致可以分成三组,“道德”为一组,“仁义”为一组,“礼”为一组。据《周易·说卦》:“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人之道曰仁与义”,道德可对应于天道,仁义可对应于人道,礼是具体的政治制度。“《易》以道阴阳”,《易》主要谈论天道之道德,“道”是天之道,“德”是人之得。《德经》开篇不从“道”而从“德”谈起,重心已偏重于人道。“《春秋》以道名分”,《春秋》主要谈论人道之仁义。“仁义”是“名分”的基础,“道德”又是“仁义”的基础,而“名分”最终表现为“礼”。从这一个意义上讲,《德经》开篇是从天道的角度谈论人道,但谈论人道又不可能离开天道。如此,回头看《道经》开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其实是将《易》与《春秋》的内容放在一起谈。不过,《道经》开篇给我们一个极为重要的提示:在老子看来,现实中可以谈论的人间治道以及可以制定出来的礼乐典章,最终无法达到理想的“道”与“名”,这是否是说人间政制终究无法达到完美?或说由于地理空间的限制,不存在普遍适宜的政制?抑或由于时间的流转,人间政制不可能一劳永逸地制定?《道德经》的结构提醒我们,要想清楚这些问题,必须要融合《易》(哲学)与《春秋》(历史)的视野。

二、孔子言仁

前面谈过“道”、“德”、“礼”,这里将考察作为“人道”的“仁与义”。《论语》中先后共有孔子的五个学生七次问仁,其中既包括智性最高的颜回,也包括智性较低的樊迟(樊迟先后问过三次)。问仁的次数如此频繁,问仁的学生差异又如此之大,表明“仁”这个概念相当难以理解。面对这七次提问,孔子每次的回答都不一样,同样表明这个概念的涵义极深,孔子每次只是针对学生的具体状况说出某个层次的涵义。在具有先秦学术总结性质的《吕氏春秋》看来,孔子的思想已经与“仁”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吕氏春秋·不二》云:“孔子贵仁。”这一看法一直延续至今,“仁”成了孔子学说的核心。因此,搞清楚“仁”的涵义,对理解孔子的思想至关重要。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论语·子罕》)这句话的句读向来有争议。其中,争议最小的是,孔子并非罕言仁,《论语》中多次言“仁”,怎可称之为罕言。不过,如果读作“罕言……仁”,也并非不通,其含义兴许是说:对于“仁”的深层含义,孔子并未多言。《论语》中言“仁”之事,多为孔子因人而发,针对弟子所处身位而说出相应层次之仁,只有将这些层次综合起来,方才大体可见“仁”的整体之象。孔子罕言仁,在于“仁”同样来自于对“性与天道”的体认,这是罕言“命”与罕言“仁”的相通之处。“利”非“货利”之利,何晏从《周易》的视野来解释“利”:“利者,义之和”,皇侃延续这一思路说:“利者,天道元亨,利万物者也。”[4]742所谓“罕言利”之义,可以参考《周易·乾·文言》的说法:“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论语·阳货》记孔子自云:“予欲无言……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孔子的无言与“乾天”的“不言”相通。“予欲无言”,乃法天法自然之象,“仁”与“命”同样是“性与天道”之言。

三、“仁”字探源

《说文》云:“仁,亲也,从人二。”“仁”,从人从二,不仅表示人的亲和,亦表明人的区分。前人对仁的解释基本从第一义,鲜及第二义,但人的亲和恰恰是以区分为前提,“和”以“不同”为前提。“道生一,一生二”,二为阴阳,人秉阴阳之气而生,“二”本身就显示着统一中的区分。由一而二,显出区分,由二而一,从区分重归统一。“仁”字从人从二,既表明区分,也暗含统一。仁者爱人,重点突出统一,背后的前提是区分。《周易·系辞上》云“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学而》云“有朋自远方来”,朋者,即是同心之人。言“有朋自远方来”,同样也点明没有来的人,不是朋的人,其心不同。对于不同心的人,君子能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君子清楚人与人之间的区分,这是爱人的前提。

仁,从人从二,既有分,又有合,分中有合,合中有分,分合之间,人类整全的视野显出来。仁,通过认识自己,渐渐打消自己,不从自己的视角而从人与人的分合考虑问题,从人类的整体视角考虑问题。孔子“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去掉小我,融入大我,获得人类的视野,“仁也者,仁乎其类者也”。(《吕氏春秋·爱类》)获得人类的视野,才能感受“仁”,好似一个动态网络,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仁”法,不同的场合(家庭、国家、天下)也有不同的“仁”法,“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论语·子路》)孔子称许管仲之仁,正在于管仲为天下计,而非为齐国计。进而,才能最终体会到“天地不仁”与“圣人不仁”的境界。圣人不仁,在于圣人最终虚掉自己,泯灭人我之分,比如孔子的四毋、庄子的丧我。“圣人不仁”,圣人并不从自己的视野出发来规范人世,而是在丧我之后真正体贴人世中人人本身各有的性分,并加以引导规范。圣人之“不仁”恰恰是“大仁”,《庄子·齐物论》云“大仁不仁”。“天地不仁”的结果,是“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圣人不仁”的结果,是“百姓皆谓我自然”。(《道德经·十七章》)

孔子教樊迟直接去爱人,本是没有区分的“仁”。从表面上看,最低的“仁”与最高的“仁”恰恰没有区分,“极高明而道中庸”。教颜渊“克己复礼”然后“天下归仁”,又正是以区分为前提,这一点让我们看到了最低的“仁”与最高的“仁”之间的差异。“天地不仁”或“圣人不仁”,最终是要勾销“仁”本身所带来的区分,之所以要勾销,其逻辑就是之前谈论过的“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人间的区分必然带来争斗,“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涂,樊然淆乱,吾恶能知其辩”。(《庄子·齐物论》)真正要做到“大仁不仁”,需要做到“雕琢复朴”,“文质彬彬”,将人的区分做得像没有区分一样,这是人间最理想的政制,完全摸透人性而制定的政制。

四、仁义问题与政治品质

“分于道谓之命”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点出“道”与“德”之间的关系。“德”有两层含义:从性分的层面上讲,“德”训为“得”,“得”是“分于道”之“得”,对这种“得”的正确认识,在于作为“忎”的“仁”;从性情的层面上,“德”训为“德性”,通过率性与修道引导人的性情成为德性,对这种“德”的正确认识,在于作为“忎”的“仁”。“仁”,紧贴着对人性的认识,对人类性分的认识,前提在于对自己身心的认识。从这个意义上讲,“仁”是一个扩展性的概念,其基点在于认识自己。不过,对自己的真正认识,又伴随着对整个人类性分结构或社会结构的认识。“仁”的扩展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认识自己,最终要做到“克己复礼”,对应于“修身”;一是处理自己与人群的关系,逐渐从“修身”出发,带起的“齐家”“治国”以至于“平天下”的扩展。《论语》开篇第一章点明培养君子的主题之后,第二章点明君子之仁的扩展,“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悌从“齐家”的层面扩展,如果说孝悌是“仁之本”,则已可见“仁”的核心的确在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人间最小的政治共同体“家庭”开始。“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又从“齐家”扩展到“治国”。从这个意义上看,“仁”的概念可以说重点是在讲政治共同体中的各种人伦关系或政治关系,这种关系有一个从亲到疏的过程,对应于政治共同体范围的从小到大。“仁者爱人”,“仁”背后的政治伦理是“亲亲”。

理解“亲亲”之“仁”与“尊尊”之“义”,对于理解战国、尤其两汉之际的“文质说”至关重要,这一时期的论者正是以“亲亲”“尊尊”作为文质说的核心。“亲亲”的政治伦理原则源于人性,可当“质”;“尊尊”的政治伦理原则源于圣人立法,可当“文”。由此可见,“文”与“质”其实是两种支配人间政治的伦理原则,理想的政制正应当是“质”“文”相合,亲亲又尊尊。如此,可进一步理解“礼”的涵义:“仁也,人者,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焉。”(《中庸》)礼的订立,是亲亲与尊尊的结合,体现着文质彬彬的精神。由于“礼”是现实的政治制度,因此,“礼”的制定还必须参考具体的时代因素。虽然政制的理想结构是文质彬彬,但现实政制由于时代因素的影响,使得当时政制的品质往往要么表现为“文胜”,要么表现为“质胜”。按照文质彬彬的理解校正“文胜”或“质胜”之蔽,就必然要参考当下的政治处境,这就是《礼记·礼器》所谓的“礼,时为大”的深刻含义。

理解“道-德-仁-义-礼”彼此之间的关系,才能恰当理解《道德经》三十八章所讲述的政制品质变迁史。“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道”,是整个宇宙自然的根据;“德”,是“分于道”的人性根据;“仁”,是本于自然人性的政治原则;“义”,是根据自然人性原则制定的引导性原则;“仁”与“义”都是不可见的法则,最后合“仁”“义”表现出来的“礼”,才是可见的政治制度。由此看来,最佳的“礼”制,完全可以上通“仁义”和“道德”。只是在老子看来,政制品质的衰败,恰恰在于现实政制的制定逐步丧失了政制的根基,渐次表现为“失道”“失德”“失仁”“失义”的层层瓦解,丧失道、德、仁、义的制礼原则而制定的“礼”,就成了死规矩。随着时代变迁,这些死规矩渐渐成了共同体发展的束缚,甚至衰败的根源。

[1]刘笑敢.老子古今:五种对勘与析评引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尹振环.重识老子与《老子》:其人其书其术其演变[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3]王明.王明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4]黄怀信,撰.论语汇校集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5]刘翔.中国传统价值观诠释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6]安作璋.论语辞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7]康有为.万木草堂口说[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 杨中启)

Lao Zi and Confucius’ Discussion of Benevolence and Righteousness

WU Xiao-feng

(School of Humanities,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China)

In the pre-Qin political topics, benevolence, righteousnes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each other were an important problem. Benevolence was the political principle derived from human nature; righteousness was the guiding principle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human nature principles; benevolence and righteousness were combined with each other, and produced ceremony, which was a visible political system. Therefore, the investigation of political system quality involves the investigation of benevolence and righteousness, and even of morality.

Lao Zi; Confucius; benevolence; righteousness

2014-09-11

2014-09-30

吴小锋(1982—),男,四川成都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先秦思想研究。

B 22

A

1008-889X(2014)04-13-05

猜你喜欢

政制仁义道德经
What Does ChatGPT Say:The DAO from Algorithmic Intelligence to Linguistic Intelligence
三轴搅拌桩在仁义排涝站基础处理中的应用
与“灵魂城邦的王”建立班级共同体
教育何以塑造理想国
——《理想国》卷八刍议
仁义不过是“客栈”?
仁义不过是“客栈”?
论孟子“居仁由义”的壮美意蕴
《道德经》中的领导智慧
《道德经》“鸡犬之声相闻”与《桃花源记》“鸡犬相闻”
《易说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