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读有所获
2014-08-22孙明霞
孙明霞
【摘 要】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读有所获呢?读有所疑,方能读有所思;读有所思,方能读有所得。因此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但要鼓励学生质疑,而且还要善于抓住课文中那些富有创意的地方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训练,引导学生学会质疑。
【关 键 词】 激励;引导;质疑;读有所获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读有所获呢?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但要鼓励学生质疑,而且还要善于抓住课文中那些富有创意的地方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训练,引导学生学会质疑。
一、激励学生大胆地质疑问难
激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首先要求课堂氛围宽松和谐,教师教学民主,对学生热情洋溢。只有在这样的氛围里,学生才能打开头脑的大门,提出一个个问题。
二、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问难
(一)引导学生懂得该在何处质疑问难
1. “文眼”处。“文眼”即文章中提挈全篇的关键性笔墨。教师可根据“文眼”,引导学生找出它与全篇文章的关系,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如《画家乡》这一课,可以提出以下几个问题“谁画家乡?画中的家乡是怎么样的?为什么要画家乡?如果我们能带着这些问题去读书,课文的主要内容就能较快地掌握。这样的课堂,学生想得多,说得多,交流得多,体验得多,让全体学生自主地进行读书思考,为这种碰撞提供适宜的环境。
2. 揣摩人物内心处。有些文章没有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只写了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就此质疑问难,引导学生想象人物的内心活动来透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如《月光曲》中有这样的句子“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你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可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贝多芬为什么不回答?”“一曲弹完了,贝多芬为什么要再弹一曲?”教师通过学生的质疑问难引导学生揣摩贝多芬丰富的内心世界,找出许多的可能原因。
3. 相似处。大多数课文中有比喻句,从修辞上讲,比喻句中本体和喻体之间往往有相似之处。教师可凭借比喻句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探求本体与喻体的相似之处。如学习“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这个句子时,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说梨树上挂的是灯笼?高粱举起的是火把?”他们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他们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4. 虚写处。课文中常有虚写与实写内容。教师可引导学生就虚写部分质疑问难,再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推论、扩充,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引导学生懂得该用什么形式质疑问难
1. 在课堂内处理和解答。这主要指学生的质疑问难与课堂教学有联系,老师要引导和帮助学生探索答案。学生有质量的质疑问难往往会像金子埋在沙土中一样,需要师生共同去发现和挖掘。而一旦由学生的质疑问难引导出有质量的问题,引导出“文眼”,那这个问题在教学中便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有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本质。
(1)浅显的问题鼓励学生自己解答。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浅显,老师应鼓励学生自己独立思考,认真阅读文章,联系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联系全篇自己去解答或者当堂查阅相关资料或工具书解答,或请学生代答。
(2)有争议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归纳解答。有时学生提的问题很精彩、很巧妙,但有争议,这一问题又是文章的重点或难点,老师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讨论。
(3)较难的问题老师引导学生理解,共同解答。
2. 在课堂内处理,课堂外解答。对学生的质疑问难,老师不可能也不必要在课堂内全部解答,但应该在课堂内处理,这就是有的教师提出的“存疑环节”。教师要将学生的质疑问难恰当地处理,善于选择一些问题留给学生到课堂外去思考,这是为了进一步探索,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下去,并转移到下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去。学生的质疑问难未得到答案,便不满足,便会去探求答案、去发现、去创造性地思考,这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有益的。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精心提问,又应重视学生的质疑问难,并通过学生的质疑问难,让学生读有所获。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郭根福. 新课程教学法[M].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 方蓉飞. 小学语文开放教学的研究与实践[M]. 宁波:宁波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