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痕与无痕
2014-08-22朱雯
朱雯
管子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德育的成败关系着家庭的和睦与幸福,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国运的兴衰。学校的德育工作严重滞后于社会发展的要求,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脱节。因此,我们必须将有痕教育与无痕教育相结合,从而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一、有痕教育——灌输
(一)质疑
在公交车上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打扮时髦的中学生大摇大摆地坐在老弱病残孕座位上,在他的身旁就站着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他却毫无让座之意,而公交车上反复地在播放着:“请主动给老弱病残孕让座”。难道灌输式教育已经不再适应当今时代,要完全抛弃?目前中学迫于高考升学压力,重视智育而忽视了德育,德育几乎就是简单地说教,教给学生道德知识,脱离学生实际,脱离社会实际,不遵循教育规律,纯属填鸭式地把社会主导政治思想和价值观念强制硬灌进学生的头脑。这就是目前灌输存在的最大弊端:忽视学生,忽视学生的心理,忽视学生的实际生活。
(二)批判性地继承
现在社会提倡“体验式德育”,由学生自己去体验从而获得认识是最理想的,但是所有的道德认识都由学生体验获得,这是不切实际的。要实现道德,首先要有道德认识,再激发道德情感,在学生不知道怎么做时,我们应该告诉他如何去做。
我国学校的德育成“倒三角”,幼儿园、小学进行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中学进行文明礼仪规范教育,大学研究生评比“文明宿舍”,这样的教育违背了学生的认知心理,把学生排除在了教育之外。我们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根据社会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依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和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指引学生参与德育活动,接受道德知识,涵养道德情感,树立道德信念,锤炼道德意志,历练道德行为。
二、无痕教育
德育如同用剑,相较于急风暴雨、刀砍斧斫式的灌输式方法,无痕教育如同剑法的最高境界,以其隐蔽、注重受教育者的自我感悟而更为高妙。那么,要想达到这样的教育效果,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基于生活创设情境
德育的内容不能停留在教科书,应该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挖掘教育资源;生活是动态的、生长的过程,那么德育也应该是动态的且体现人生长、发展的过程;让学生实践,在做中学,学中做,这有利于解决目前德育中“知行脱节”的问题。
(二)创设良好的环境
古代就有“孟母三迁”,环境是一种潜在的、无形的教育力量,优化环境对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培养优秀品德和健康成长所具有的至关重要的教育价值。学校应重视校园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建设,保持校园的干净整洁,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文化底蕴,而班级应重视班级环境的建设即班风建设。
(三)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而信其道。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本身就是德育资源,有这样一句话“一个班级学生的风格会跟班主任的风格类似”,教师无形中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是难以想象的。因此,教师要做好以下几点:
1. 不断提升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2. 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从内心尊重学生。教师有时也应该“蹲下来”,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这才是从内心尊重学生。
道德常常能弥补智慧的缺陷,然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空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高尚的思想品格是人生最长久的,也是最高的学位。无论是有痕教育还是无痕教育,都有优点以及局限性,我们应将两者相结合,取长补短,使学校的德育实现最优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