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和润课程建设 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2014-08-22易晓明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校本办学课程体系

易晓明

【摘 要】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随着和美教育理念的不断丰润,在我校对校本课程开发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尝试与探索。课程是先进教育理念的载体,一所富有特色的学校,其特色办学理念更应通过课程实施彰显出来,我校在形成自己学校办学特色的基础上,为进一步丰富学校教育内涵,以学校资源为载体,逐步探索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和润”校本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多元发展,不断提升学校办学品味。

【关 键 词】 课程体系;和润课程;学校特色

随着和美教育理念的不断丰润,我校以“和美”文化为主阵地,学习“和美”,研究“和美”,践行“和美”,开发具有凤集特点的“和美”文化。一年来,学校在不断加强学校文化和特色建设的同时,不断尝试探索一系列既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又具有凤集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全面提升了我校的办学品质,促进了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

一、明晰特色办学理念,初探校本课程之路

2001年6月,国家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行)》通知中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传统和优势,学生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适用本校的课程。”这个举措明确把学校课程作为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学校课程的开发指明了方向。课程是先进教育理念的载体,一所富有特色的学校,其特色办学理念更应通过课程实施彰显出来,使学校特色课程化。因此,如何开发适合我校实际的校本课程,推进课改实施进程,提高课程实验水平,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已成为我们思考、实践、研究的重要课题。

在明确学校特色办学以“和美教育”为管理思想,以“内化主体、尊重差异”为内涵特征,以“多元智能理论”为理论依据,探索构建“和润”课程体系,实现学校教育与管理的互润互透,培养阳光健康的芊芊学子。

“和润”一词出自宋·范仲淹《与唐处士书》:“一日请曰:‘琴何为是?公曰:‘清厉而静,和润而远。”和润形容声音和谐圆润。润是说滋润,在这里“润”则非常到位的体现出了“和和而润”,课程的内在都是相通的,早在1999年,我校就确定了一个研究课题:学科知识相融合的课堂教学研究。如今我们围绕“和美”教育理念,以地方性、校园性、趣味性、实践性为开发目标,以学校、教师和学生作为课程开发的主体,从学生的学情出发,从学生感兴趣的领域、学科学习中的疑惑入手去开发校本课程,经历漫长的探索,实现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充分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真正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给学生留下发展空间,扬学生所长,同时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

二、立足学校发展历史,挖掘校本课程资源

1. 校本课程开发要扎根于广西桂林地域文化之中。桂林山水历史悠久,奇山异水自然地灵人杰、藏龙卧虎、文化深厚、民风淳朴,成为“文化名城”,桂林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

2. 校本课程开发要立足于学校文化传统。我校是一所创建于六十年代初期,既具优良传统又萌发蓬勃生机的学校。1993年,学校以突出的写字教学成绩成为全国写字实验学校,并最早在桂林市进行写字教学课题研究,在写字教学方面有传统优势。基于此,我校在多年前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将“翰墨文化”作为学校特色建设的奠基,依托“翰墨文化”的特色建设构想,每年一届的“百人书写大赛”,每周的竞写点评,每日一练的“静心十分钟”……成为师生日常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师生良好的书写素养推动学校先后成为“桂林市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广西硬笔书法协会培训基地”,写字学科成为“叠彩区示范学科”,书法特长生在全国、省级、市级等比赛中获得优异的成绩。近年来,学校在艺术教育及体育活动的开展方面硕果累累,囊括了所有赛事市级一等奖,多次获得“桂林市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称号,评为“桂林市体育教育先进单位”。2011年被广西自治区评为桂林市唯一一所“传统体育示范校”。

三、开发学科系统规划,形成校本课程体系

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的必要补充,校本课程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促进学校特色发展的需要。温家宝总理曾强调“不能把学校办成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学校还是要有自己的特色,自己的风格。”如何体现?关键是要看学校开设了些什么课程,形成了什么样的课程体系。2012年学校形成“和美”办学理念后,我们思考应该通过课程体系这个渠道培养怎样的学生?如何根据学生自己的情况,给予学生帮助和指导,让那些真正有能力的爱学习的学生去实现他们的目标?学校通过构建校本课程体系,形成了“传统文化系列”“学科拓展系列”“人文素养系列”三大课程体系,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不断提升。

(一)传统文化系列

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精神是其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屹立世界的基石,也是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得以传承,在于以博大的胸怀去吸纳融合,不断增强自身的生命力。我们需要让孩子们从小热爱传统文化。一份关于传统文化方面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85%的儿童知道“圣诞节”,10%的儿童知道“端午节”“中秋节”,5%的儿童经过提示能说出“清明节”“重阳节”。这是儿童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的缺失,是教育的缺失。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注重伦理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而且其中许多内容都是积极和正面的,它包括:中国传统节日、传统服饰、传统美食、茶文化、古文学、书法字画以及传统体育活动等,可以在今天作为学生常规的经典教材。当然,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还需要对传统文化中部分内容作一些甄别和完善,才能成为我们的校本课程。

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变迁、创新与调适成为我校研究的方向。2011年,我校已获得“广西民族传统体育示范学校”,以弘扬民族文化为出发点,定期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如滚铁环、踩高跷、跳三人板鞋舞、跳竹竿舞等传统民族体育运动,在体育教学中,把这些传统体育项目达成常规教学进行教授。现在,低年级学生能自如地踩高跷,高年学生能掌握滚铁环的技巧。endprint

(二)人文素养系列

“人文素养”即“人的内在品质”。包含人文知识:历史知识、哲学知识、宗教知识、美学知识和人文精神,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人文行为体现了 “素养”一词所含的“技巧”“能力”之意,也是人文素养最终之目的。人文知识是一个人具有人文素养的前提和基础。小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首先体现在养成良好的习惯规范,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努力和环境的熏陶,校园文化折射体现着一所学校的内在精神和行为风范,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有很大影响。创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校园浓厚的人文氛围是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一方面,可以通过校园文化节、读书沙龙、诗会、报社、表演团等形式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让他们在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交流情感、学习互动,通过一定社会实践增强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人文情怀;另一方面,可以改善学校硬件设施,挖掘环境育人资源,如建设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美化校园环境,提高学校文化品位,让学生利用先进的学习设备在环境优美的校园中学习,潜移默化地受到心灵的感染、情操的陶冶、哲理的启迪,在不知不觉中升华精神,提高人文素养。

(三)学科拓展系列

学科拓展活动是我校第二课堂的延展,活动与各学科紧密结合,是课内知识的延伸。通过拓展,使学生视野开阔,知识增长,素质提高。如果说国家课程能够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那么,学科拓展系列的校本课程就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在学科拓展系列的开发中,我校一般选取与学生现实需要密切相关的内容,尽可能地满足每一位学生的需要,最大限度地符合学生的性格、生活经验与文化背景。我们通过语文阅读拓展,数学思维拓展等在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科学、书法、综合实践等7门学科开发学科拓展课程,打破常规教法,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全体教师都要参与学科拓展课程建设,研究新问题,实现新突破。如书法学科隶书的开发中,我们依据《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中进一步明确写字的要求:“随着年级升高,逐步要求行款整齐,力求美观,并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速度。三年级开始,过渡到硬笔软笔兼学……从书法作品的内涵、章法、结构、笔法等方面鉴赏历代重要书法家作品,培养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我校书法教师发现,楷书的学习难度较大,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容易出来,学生易接收,所以就开发隶书教学,探索更适合我校学生的书法教学。我校的《写字》校本教材已编写完成了一至三年级的教学内容,低中年级学生已经熟练掌握“回宫格”的学习,每天练字十分钟已经成为常规,每周竞写成为展示特长生的沃土,每年一届的“百人书法大赛”搭建书法展示的平台,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收获。

四、加大力度开发特色,课程体系效果初现

我校特色课程体系构建在慢慢构建,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有了收获,在更高层次上提升了学校的育人质量和办学特色。

1. 课程体系提供了我校的课程结构和课程资源研究的途径,充分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养不断提升。

2. 课程体系形成成为凝聚教师发展共识,加快了教师专业成长步伐的关键。

3. 课程体系形成提高了教师的课程意识,拓展了教师的课程能力,让众多的教师感受到了成功,使教师们挖掘自身潜能的积极性极为高涨。

4. 课程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了我校的办学特色,提升了学校的品牌内涵,全面推进了素质教育的实施,使我校赢得了更多更高的社会赞誉。

“魅力源自个性,特色引发活力”,校本课程永远是彰显学校特色的主要内容。在校本课程体系的建构下,我校学生学习兴趣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得到了满足,老师也品尝到了课改的乐趣。在实践中,我们不断探索“和润”课程体系,逐步修订,日趋完善,促进学生多元发展,使学校可持续发展更有动力,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品味。

【参考文献】

[1] 郑苏. 依托精品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J]. 科教导刊,2014(9).

[2] 曾建胜. 拓展和谐教育内涵 提升学校办学品位[J]. 基础教育论坛,2014(12).

[3] 李献林. 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endprint

猜你喜欢

校本办学课程体系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