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畅游童话世界 感受童话魅力

2014-08-22林雅慧

新课程·上旬 2014年6期
关键词:童话教学小学语文

林雅慧

摘 要:结合教学实践,就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童话教学提出建议:在想象中理解内容、在朗读中体会情感,多读、多讲、多演、多写。

关键词:童话教学;小学语文;体会情感,理解内容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重要体裁,其语言生动浅显且富有童趣,对自然物往往作拟人化的描写,对情节多采用夸张、象征等表现手法做离奇的编织,具有神奇瑰丽的幻想色彩和趣味盎然的美学效果。它是孩子们成长中的好伙伴,是孩子们一道重要的精神食粮,它承载着孩子们童年的无限梦想,深受孩子们的喜爱。纵观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我们不难发现其中有很多的童话,皆是名篇佳作,由此可见,童话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那么,如何才能让孩子们畅游于童话世界,感受童话的魅力呢?下面,我就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童话教学谈谈自己的几点浅见。

一、在想象中理解内容

童话充满了幻想,充满了奇妙,它超越了现实,打破了时空的局限和羁绊,构造了一个美好、奇异的世界。在教学童话课文时,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可以促使学生把抽象的语言文字转换成可感知的形象画面,再现生动、美丽的童话世界,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加深理解,并加深感受。在《幸福是什么》这篇童话课文中,理解“幸福是什么”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所以,我在教学中紧扣文中三个青年(包括他们小时候)的所为以及他们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引导学生体会、感悟。这不仅要想象课文所反映的内容,还要引导学生想象课文没有写出来的内容。如,了解第一个青年的作为时,我引导学生想象:他是怎样给病人治病的?病人恢复了健康离开医院时是什么样的,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他会是什么感觉?由此,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别人幸福,自己也幸福的道理。可见,在童话课文教学中鼓励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可以让学生在想象中去完成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也可以让童话课文发展学生想象力的特有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

二、在朗读中体会情感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既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又是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最常用的方法,而我们在进行童话课文教学时也不例外,一定也要多读少讲,把较充裕的时间留给学生读书,让学生通过自主的、入境入情的朗读,读懂课文,体会情感。如,《去年的树》这篇童话课文情深意浓,带着些许伤感色彩,赞美了高尚的、令人荡气回肠的友情。整篇童话课文的语言虽然朴实无华,却在平淡的语言中流露出一种深挚透明的美。于是,在教学这篇童话课文时,我就紧紧抓住四次对话,以朗读对话为线索,帮助学生去理解课文。我先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再分别深入研读每次对话,在充分想象体会的基础上,最后指导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特别强调要读出小鸟与树分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鸟寻访大树时一次比一次焦急、一次比一次伤心的心情,让学生在朗读之中深切地体会到那字里行间所饱含的浓浓深情。

三、在拓展延伸中感受魅力

课堂教学外的拓展延伸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营养补充剂”,它对课堂教学内容起到拓宽和加强的作用,并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我在教学童话课文时,也充分发挥拓展延伸活动的作用,紧紧围绕童话专题开展系列拓展延伸活动,让学生在不拘一格的拓展延伸活动中进一步体验童话的魅力,感受童话给我们带来的快乐。根据童话课文的特点和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我做了以下的具体安排:

1.读童话

在学习童话课文的基础上,我趁热打铁组织学生开展了课外阅读活动,极力向学生推荐《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优秀童话书籍,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拓宽了学生的阅读面,让学生尽情遨游于奇妙动人的童话世界之中,品味积累更多生动、优美的童话语言,进一步感受童话的无限魅力,并为学生进行童话创作打下基础。

2.讲童话

讲童话,寓教育于娱乐活动之中,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声情并茂、富有感染力的讲童话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轻松吸收生动活泼的童话语言,具体领会童话语言表达的美妙,并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和语言的发展。如,我讲完《巨人的花园》后,就组织了学生进行讲故事比赛。活动中学生个个热情高涨,参赛的学生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讲故事中配上夸张的语言、神态和动作,使原本抽象符号化的内容一下子变得生动、形象、真切,让听故事的人时而为巨人的粗鲁、冷酷无情而气愤,时而又为巨人的真心悔改而变得欣慰,在一旁的我甚至觉得他们讲得比我上课更精彩。这说明运用讲童话这种形式,可以激活我们的课堂,使我们的童话教学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3.演童话

小学生表现欲强,总喜欢得到别人的认同和赞许,而表演这一形式刚好符合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我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童话课文,与同学合作表演,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提高学生与他人团结协作的能力,还能让学生在表演童话故事的过程中,真正进入童话世界,进入角色,进一步体验情感,实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消化。如,《小木偶的故事》这篇童话故事中包含许多描写表情的词语,我让学生进行哑剧表演,在表演中学生通过表情的演绎来理解词意,同时也感受到小木偶被小红狐欺负,被黑熊警察误会,被小白兔取笑,被老奶奶指责的种种无奈和有苦不能诉的痛苦,进而体会到课文的主旨:“只会笑是远远不够的。”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4.写童话

在学生深入学习童话课文之后,我还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启迪学生的思维,打开学生的想象阀门,鼓励学生动笔写童话。写童话,有两个角度的要求,一个是续编童话,一个是自编童话。续编童话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延伸性的想象和创造性的表达;而自编童话则可以让学生运用自己所积累的童话语言,尽情地编织属于他们自己的五彩童话梦。但不管是哪种形式的写童话,总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作愿望,做到读与写的完美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理想效果。

总之,童话课文总能让我们仿佛置身于多彩新奇的世界,教师只有对其教学方法进行不懈、深入的探究,才能避免把生动、活泼的童话形象割裂得支离破碎,把奇妙、美好的童话故事变成干瘪枯燥的条文,才能真正地引领我学生畅游于其中,感受其中的无尽魅力和乐趣。

(作者单位 福建省漳浦县城关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童话教学小学语文
探究小学语文中的童话教学
论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