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科学之光照耀语文教学

2014-08-21吴兴红

基础教育参考 2014年6期
关键词:教学探析

吴兴红

【摘要】科普文在各版本语文教材中均占有一定的比例。文章通过对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科普类课文的统计分析,提出了科普文教学的几点建议:理文脉——把握科普文的逻辑结构:彰文采——习得科普文的表达方式;通文气——领悟科普文的科学精神。

【关键词】小语教材;科普文;教学探析

语文教材属于课程文化范畴。狭义的课程文化主要指教材文化,是以语文教材为载体来表现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从而担当起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任。新课标下的语文教材,主要通过选文的形式,按单元或专题的结构来编排。纵观语文教材中的各种文学样式,科普类题材均占有一定的比例。本文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2013年修订版)为例,对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科普文进行粗浅的探析。

一、特质解读:

小语教材中科普文的特点分析

笔者所统计的文章是教材中的所有课文,对于教材中的“识字”、“练习”及“习作”均不做统计。具体情况见附表一。从编排上看,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各册均有一定数量的科普作品,都在3~8篇左右。从编排的方式来看,有的是以主题式单元出现的,比如,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安排了《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水上飞机》《跟踪台风的卫星》三篇科普类童话或拟人化的科学短文;五年级上、下册分别安排了“自然奥妙”“科技之光”的主题单元课文。也有的散见于各主题单元中,如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安排的三篇课文《夜晚的实验》《海——21世纪的希望》《学会合作》以“探索与发现”为主题,其中,《夜晚的实验》《海洋——21世纪的希望》均为科普类作品,而《学会合作》则是一篇以“合作”为话题的演讲稿中也蕴含着一定的科学思想方法。

从体裁上看,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科普类作品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有诗歌、童话、叙事性科普文、拟人化的科学短文、科普说明文,等等。同时,诗歌、童话等体裁的科普类作品在低年级阶段出现的比例较大,而科普说明文则在高年级阶段出现的比例较大,适合儿童心理的发展特点。

从内容上看,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科普类作品涉及题材非常丰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讲述自然常识方面的,如《家》《秋姑娘的信》《北风和小鱼》《小河与青草》《小松鼠找花生果》等,大都安排在低、中年级段;二是展现科技成果方面的,如《我叫“神舟号”》《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奇妙的国际互联网》《神奇的克隆》等,在科普类选文中占比最多,各年级均有安排;三是宣传保护环境方面的,如《这儿真好》《狼和鹿》《云雀的心愿》等;四是传递科学思想方法方面的,如引导学生敢于质疑、打破常规思维方式的《苹果里的“五角星”》,从事物自然规律中找寻解决问题途径的《最佳选择》等;五是表现科学人物精神的,如《第一朵杏花》中的气象学家竺可桢、《李时珍夜宿古寺》中的医学家李时珍、《诺贝尔》中的化学家诺贝尔等。另外,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还安排有一些古今中外的科学家的故事,如《钱学森》《轮椅上的霍金》等,未列入上述统计表内。

二、深度耕犁:对科普文教学的实践探寻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知,科普类作品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科普类作品,每一篇课文既有科普类作品共有的特点,也有其自身的特点。那么,如何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出发,结合文体特征进行语文教学?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

1.理文脉——把握科普文的逻辑结构

科普类作品一般科学性较强,层次井然有序,过渡连贯缜密,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是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载体。纵观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科普类作品,通常以读者的认识、思维逻辑顺序来安排层次,有利于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把握课文的逻辑结构。针对这一文本特点,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中静思默想,并通过批注、填表格等形式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概括文意的能力。比如,《梦圆飞天》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神舟”5号飞船载着航天员杨利伟首次飞行太空的过程。教学时可引导学生通过批注的方式,结合“大清早开始”、“随着发射时间一秒一秒地逼近”、“三分钟后”等词句,理清文章脉络:送行一发射一问候—梦圆。《大自然的文字》则可以利用表格的形式,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

同时,科普类作品内部,甚至句与句之间也有密切的联系,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认识语句之间逻辑关系的严密性。从整体和局部上梳理、把握课文的内在逻辑结构,训练学生有条理地表达,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彰文采—习得科普文的表达方式

文采是文章内容的表现形式。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科普作品都是图文并茂、文质兼美的文章,语言生动形象、精确简练,说明方法灵活多样。因此,科普类课文教学时,要积极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文本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彰显语言的魅力,掌握语文的规律。概括地讲,要抓好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感悟写法,领悟表达。教学科普文,首先要把握文体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文本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明白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来说明介绍的。比如,《神奇的克隆》由《西游记》中“孙大圣”“拔下一把毫毛,再吹一口气,毫毛立刻变成了一群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孙悟空”开头,不但巧妙地说明了克隆是怎么回事,而且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还初步体现了克隆的神奇性,可谓一举三得。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讨论作者这样开头的作用,感受作者写作的表达方式。再如,《大自然的文字》是著名科普作家伊林的作品,他巧妙地采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星、云、石头等自然界的事物比作“大自然的文字”;把天空、大地比作有趣的书;将生僻的“向左右伸出两个尖头的砧状云”比作了常见的“铁匠铺里的铁砧”,等等,教学时要带领学生与文本进行不同形式的对话,反复理解和体味。

二是积累语言,学习运用。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让学生认识语言现象,掌握语言规律,学会正确熟练运用语言。”要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善于挖掘文本中规范的语言表达形式,组织学生将规范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如《人类的“老师”》一课在介绍人类的生物老师时,句式十分简洁又富于变化。教学中,笔者设计如下两个问题进行练笔。

(1)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试着用下面两个句式,概括这一段的主要内容。

科学家从____得到启示,发明了____。

人们模仿____造出了____。

(2)你还知道哪些人类以生物为“老师”的事例?用刚才的句式说一说。

总之,科普文教学不仅要关注“表达了什么”,还要引导学生关注“如何表达”。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在细细品味中感悟科普文语言文字的独特之处,在不知不觉中巧妙渗透文章的表达方式,从而提升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3.通文气——领悟科普文的科学精神

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人的培养从精神开始,语文教育首先关注的应当是“人”,是人的精神世界。作为语文课堂,除了着力于语言,还应着意于精神,不仅要构筑学生的言语世界,还要构筑学生的精神家园。这里的“文气”指的是语文课堂的一种精神,是习惯化了的、群体性的一种心理——文化方式。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科普选文,不仅让学生学习到一些科学知识,还能让学生受到科学精神的熏陶,文章的字里行间充满着科学与人文的融合与渗透,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探究的兴趣,对动物、植物生命的珍爱,对宇宙行星的幻想。培养学生对大自然探究的精神,形成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勇于创新、反对迷信的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学中,教师应设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科学知识、发现科学方法、感悟科学精神,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探究中获得知识、受到启迪、得到科学精神的滋养。

总之,教材是教师用于教学、学生用于学习的材料,也是沟通教师和学生的桥梁。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科普文将枯燥的科普知识融入到有趣的故事和生动的文字中,增强了儿童对语言文字学习的兴趣。教师作为教材使用的决策者,要立足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充分利用科普文的文体特征,融知识、趣味、言语表达于一体,在学生的心灵中播下科学的种子,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责任编辑 杨晶晶)

猜你喜欢

教学探析
基于语篇的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探析
新媒体环境下影视导演基础课程的教学探析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跨栏跑教学浅探
基于任务驱动法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探析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方法
中学美术课堂教学探析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实践教学探析
怎样提高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探析
新课改背景下中学数学应用问题的教学探析
高中语文课堂创新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