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浸悟·灵悦”:成长教师成就学生

2014-08-21惠兰

基础教育参考 2014年4期
关键词:教学风格语文课程文本

惠兰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在“浸悟·灵悦”教学实践中锻铸语文教师课程实施风格的研究》于2011年12月立项。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教师成长、学生发展紧密结合,踏实前行,在形成具有一定价值认识的同时,植根于学科改革的丰厚土壤中,明晰了新的思考与定位。

一、语文教师需要

自我驱动、成长推动、实践磨炼

首先,自我驱动是教师风格形成的发动机。高尔基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教师要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自身的内驱力尤为重要。这种内驱力可以来自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来自身为人师沉甸甸的责任,来自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不仅要育人,也要在育人的过程中实现“育己”。语文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价值观和学生观,唤醒自身的自觉意识,激发和提升自主发展的内驱力,自觉承担起教育的责任,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切实贯彻、实践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理念,积极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不断提升、完善、修正和锻铸自己的教学风格。

其次,专业研究是教师风格形成的加油站。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不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的教师,很难真正品尝到教师的乐趣。我们通过组织开展“经验学习圈”理论的研究活动,逐渐明晰教师锻铸自己教学风格历程中应遵循的基本规律,按照具体经验、反思性观察、抽象概念化、主动实践等四个适应性学习阶段构成且不断上升的循环模式,努力帮助和推动教师自身教学经验的螺旋式上升,并逐步走向成熟和获得稳定发展。我们认为,教师只有通过深入的专业研究,透过自身的特质来诠释课堂教学,才能形成鲜明的个性和风格。

最后,实践磨炼是教师风格形成的催化剂。课堂教学就像一面镜子,它能把我们存在的问题毫不客气的展现出来。实践磨炼就是不断地给自己的课堂教学“照镜子”,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再解决,如此反复的过程,让自己的教学风格变得越来越清晰。每个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都会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其差异在于是否有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和教学理念支撑,是否自觉地不断对自己的教学经验、特色、风格进行反思、完善和提升。这种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自觉锻铸、锤炼而逐渐形成的教学风格是其教学能力和个性特点的综合反映,它既体现了教师达成教学目的的共同目标追求,又体现了其教学方式、方法的个性化倾向、特点。我们认为,教师在长期实践磨炼中形成的对课程思想的理解和与个性化经验积累不断融合的结晶,进一步促进了教师课程实施风格的形成和定型。

二、“浸悟·灵悦”是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依据沉浸理论和《新课程标准》精神,结合语文教学实践体验,我们认为“读”是基础,“悟”是关键,“用”是目的。语文教学由阅读教学人手,学生通过全身心投入的阅读,睿智激活,灵气焕发,充分享受语文素养提升的愉悦,即达到“沉浸读悟,灵动快乐”的学习状态和境界。

首先,“浸悟·灵悦”必须坚持正确的目标导向。“浸悟·灵悦”的教学实践,教师要以内容为基础,方法为手段,表达为重点,引领学生沉浸文字,掌握方法、形成能力、养成习惯,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与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融为一体的,不应该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这就突出了语文的专业性,进一步明确了让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是语文学科的本位目标、核心目标,人文性目标只能是“潜移默化”和“渗透”于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追求“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其次,“浸悟·灵悦”必须研制合宜的教学内容。“浸悟·灵悦”的教学实践,要站在语文学科的角度,站在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言的角度,立足阅读资源的语言文字价值,研制出合宜的阅读教学内容,使学生的沉浸阅读更具意义。作为学生最基础、最重要阅读资源的教材尽管不是圣经,但它仍然是学生学习语言的主要载体,是发展学生语文素养最重要的资源。教师要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深入研读文本,做文本的知音,对文本作准确、深刻、独到的解读。惟其如此,教师才能充分挖掘文本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文本,精心设计,寻找到文本资源与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适当有效的结合点。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北大荒的秋天》的第四自然段,用总分的构段方式介绍北大荒秋天的原野,围绕“原野热闹非凡”从成片的大豆、挺拔的高粱和榛树叶子三方面进行描写;同时,每个方面的描写又运用不同的修辞方法,“发出哗啦啦的笑声”“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乐呵呵地演唱”等拟人手法,“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等比喻手法,形象地写出秋天北大荒原野的“热闹非凡”,即一派丰收、红火的景象。这就是教材蕴含的语言教学价值,教师可以结合这部分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认识总分结构段落的特点,了解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最后,“浸悟·灵悦”必须实现学生立场与教师价值的和谐统一。“浸悟·灵悦”的教学实践,必须立足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需求点,给予学生充裕的沉浸阅读的空间;采用沉浸式阅读教学策略,为学生发挥语文学习的“师者”价值。正确的师生关系呼唤理性的教师权威,我们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但并不排斥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虽然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权威”,但依然是语文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平等对话中的“首席”:对于精彩句段,教师应引导学生细细品味,体悟作者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精妙;当学生学有疑惑时,教师要适时点拨,让其茅塞顿开;对学生没有或无法深入研读的地方,教师要及时引导,让学生的学习、思维活动向纵深延展;当学生发表精彩见解时,教师要高屋建瓴地作精辟评述,让学生的认识得以升华……学生立场与教师价值和谐统一在学生语文素养的真实发展中,统一在学生生命的真实成长中。

(责任编辑 杨晶晶)

猜你喜欢

教学风格语文课程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浅谈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Analysis on the importance of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in university English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教学
名师的教学风格与课堂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