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农村初中学校管理体系
2014-08-21陈学海
陈学海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此,作为农村初中学校如何创新学校管理体系,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创办一所有特色、高质量、让家长满意、社会放心的学校,已经成为学校管理者面对的问题。
一、转变管理理念,提升办学品位
一是不断加强“以人为本、用爱育人”的管理理念。新课程在课程目标上,要求变学科知识本位为学生发展本位的“主体”观,强调“教育的出发点是人,教育的归宿也是人”。这有利于每个学生全面、和谐、充分、持续地发展。同时,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师生关系、教学方法和课程评价等方面的变化也都体现了“一切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的“以人为本”的理念。这就要求学校在推进新课程改革时,必须要尊重学生、尊重教师,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可见,新课程下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就是要变刚性的集中统一管理为宽松和谐的“师本”管理,注重利用教师的创新性去创设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新课程下的“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就是要提倡从课改前的领导权力本位走向教师能动本位,使教师真正成为学校管理的主人,突出教师工作的灵活性、创造性、全能性的特点,形成一种宽松和谐,高度凝聚和富于创造的管理机制和活动空间。
二是要不断加强开放性的管理理念。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以及大教育观的形成,学校增强了与社会、家庭的互动和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互动。学校已不再是封闭的管理,我们的视野也从学校扩展到社会。开放性的学校管理首先要求管理模式是灵活动态的,学校的管理要实行“弹性模式”,除教师的全方位参与外,还必须有家长、社会的合力。我们要架设起学校、家长、社会沟通的桥梁,使学校的管理模式更加科学。开放性学校管理还要求教育思想是开放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保证综合实践课和校本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它的开发不仅要依赖学生、教师和学校,更需要社会的支持和帮助。所以,学校要引导师生向校外延伸,向社会延伸,优化社会资源;要充分借助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而不能各自为战,自我封闭;要采取开放、整合、为我所用的原则,借助“他山之石”以达“攻玉”的目的。
三是要不断加强个性化的管理理念。传统教育评价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尺度,极大地压制了大部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潜能。真正的评价应该起到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关注个别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个性化的管理还要求学校管理具有独创性,学校的发展不能简单地模仿别人,而应根据学校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开拓与创新,让个性鲜活起来,让学校管理的特点凸显出来。
二、创新制度管理,推进自主内涵发展
为适应时代的发展,更新管理模式,多年来,我们通过认真学习《中小学管理规范》等文件精神,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逐步摸索出一套适合农村学校校情的管理体系,使学校的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的道路。
一是创新管理模式,增强内部活力。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学校的各种利益群体出现了多元化的目标和多元化的需求。我们只有通过制度的不断创新,把校内各种资源最充分地调动起来,在有利于加快发展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协调、兼顾,使每个群体的努力都能得到回报,使每个人的积极性都能得到充分调动。全面实行教师全员聘用制,淡化教师的身份意识,形成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和用人环境。学校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结合学校目标管理方案,出台岗位竞聘制度,大胆实行以“班主任和任授课教师双向选择”为核心的岗位聘任制。基于这样的思考,学校制度的创新应首先从制订目标开始。
二是增强民主意识。在进行班主任聘任授课教师的改革时,事先应考虑到老年教师在竞争中的不利因素,对他们的量化考核标准要相对降低一些。对未被聘任的教师,由学校进行第二次聘任,并做好其思想工作,帮助他们消除自卑心理,端正工作态度,找出差距,同时为他们创造条件,通过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技能,以应对下一学年度的竞聘。所以说,制度建设创新是为了学校管理,学校管理是为了全体师生。
三、激发教师群体活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对学校教师群体活力的激发,引导他们为学校的管理目标努力工作,是学校管理的重点所在。学校管理者只有在充分了解管理客体及其特性的基础上,因势利导,才能发挥其管理效益。
一是培养教师具有现代教育的思想和观念。现代教师,必须具有素质教育的思想和观念,要有全新的教学观、学生观、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因此,为了培养教师具有现代教育的思想和观念,使学校各项工作能扎实且有创造性地开展,学校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邀请教育专家来校讲学,传导现代教育的教学理念。
二是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学校可把提高教师的专业成长作为重中之重,积极开展师德师能提升工程、青年教师成长工程,完善考核机制,注重人文关怀,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和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核心竞争力。
三是不断培养教师熟练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转变观念,强化科技知识,学会使用计算机、多媒体以及其他先进的教育技术,是对现代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鼓励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不断开展各种先进教学技术的竞赛活动,充分调动教师学习先进教育理念的兴趣,并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教学能力。
四、加强学校德育管理工作
一是高度重视,健全学校德育管理系统。加强学校德育管理工作,首先是学校党支部、行政班子集体要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其次,建立健全领导组织机构。学校成立由支部书记、校长、分管校长、法制副校长、学生管理领导小组组长、年级组长和班主任组成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从校长到最基层的班级,可形成一种垂直的联系。这就使学校的德育管理工作做到了上下左右联系密切,指挥灵活,步调一致,信息畅通,充分发挥了德育管理效能,从组织上保证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
二是明确责任,调动每位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发挥德育组织作用必须明确学校各类人员德育工作职责,调动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统一认识,一致行动,建立和落实德育工作目标及工作步骤,使他们既明确自己的责任,又有一定的职权范围和利益。学校在德育管理中,要重视对各类人员的管理和奖惩,运用激励机制,调动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形成合力,使学校德育工作取得实效。
(责任编辑 罗登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