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反思之我见

2014-08-21罗绍凤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学案笔者新课改

罗绍凤

广西从2012年秋季开始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这就使我区普通高中的课程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考试方法发生较大变化。本校高二年级师生在全区新课改新形势下,及时跟上课改步伐,实行课堂改革,近一年来逐渐形成了5320教学模式。

5320教学模式是指把一个班分成若干学习小组,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学生自学,小组内合作学习,以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在这种模式下讲课的时间不得超过20分钟。5320教学模式在本校实行了近一年,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及时进行课后教学反思及撰写好教学反思,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更是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的重要方法。历史学科的教学反思作为一个完整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历史学科在课堂教学中、教学后要反思什么,如何反思,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是对教师课堂语言的反思。《中国古代科技》是一节枯燥的内容,如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导语课我提到莫言,提到诺贝尔文学奖,学生兴趣便来了,很快就能进入学习状态。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教学的引导者,5320教学模式下,要求教师讲授的时间不能过长,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精练,富有感染力,才能较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的开头便是成功的一半。

二是对学生参与课堂态度的反思。有次在办公室听到一位教师感叹“又给自己上了一堂课”,“今天还是唱独角戏”……为什么会有这种结果?有必要反思其原因是在教师还是在学生?经过反思发现其原因主要就是教师没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一些老教师不放心学生自主学习,不愿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上课仍是一言堂,于是就出现了以上结果。想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就要从教学方法及教学语言方面来寻找突破。时刻记住学生是主体,学生是主角,给学生展现自己的机会,这个课堂是全班学生的课堂,不再是教师一人的课堂。

三是对导学案设计的反思。导学案是5320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符合学情的导学案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和自主发展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导学案引导下学会学习,学会创新,提升能力,实现高效课堂。在教学《文艺复兴》这一课时,笔者设计的导学案简单易懂: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复古运动吗?为什么会兴起于意大利?它反映的时代主题是什么?这一导学案在5320模式下的教学中起到了很好的助学作用。

四是对课堂教学方法的反思。5320教学模式体现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个模式下,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这需要进一步反思总结。教学《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时,笔者采用的是横向时间轴,在做了简单的示范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把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情况用时间轴表示出来,并把其发展特征标出来。在教学《辛亥革命》这一课时,从同盟会的建立到辛亥革命的失败,其时间很多,学生对记住这些时间感到头疼,于是笔者教学生用纵向时间表法,把一些事件和时间联系起来。学生动手制作简单的时间表,事件、时间一看就能了然于胸。教师及时针对不同教学内容进行反思,对教学方法进行灵活处理,才能实现有效教学。

五是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我们的教学对象是一群在心理上和生理上都不尽相同的青少年,是一群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各异的学生,针对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基础,教学方式方法有所不同,效果也有所不同。如笔者在教学《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这一课时,重点班的学生对笔者设计的导学案能够按时有效完成;但在普通班,学生觉得时间不够,而且效果不明显。这就说明,同一课的内容,相同的要求,不同的学情有不同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要及时做好教学效果的反思,这样就可为下一次不同类型的班级设计导学案提供了参考,从而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下基础。

六是对学生的课后作业、测试情况进行反思。课堂上哪些内容学生掌握了,哪些还没有掌握,完成专题学习后,教师有必要布置作业或进行测试,通过对作业或测试效果的检测、总结、分析来反思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针对弱项知识,可以在复习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

教学反思使教师的教学工作不再是简单地循环往复,而是在每一次的循环往复中得到不断的提高和升华。新课改形势下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变,更需要教师从“教”中“思”,从“思”中“改”,从“改”中得到提高和升华。

(责任编辑 庞丹丹)

猜你喜欢

学案笔者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老师,别走……
《背影》导学案教学
乡愁导学案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比例尺(一)”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