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襄阳市某企业离退休职工代谢综合征患病情况调查分析

2014-08-21龚秀华李秀英马昊范作福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4年2期
关键词:高血糖患病率患病

龚秀华,李秀英,马昊,范作福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一组以腹型肥胖、血脂紊乱、血糖增高及高血压等多种代谢成分异常聚集为特征的症侯群,是导致心血管疾病(CVD)及糖尿病(DM)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目前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公共卫生问题。老年人群是代谢综合征的高发人群,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调查及研究老年人群代谢综合征等慢性病发病情况,对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促进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1]。本文以襄阳市某汽车制造公司对全体离退休职工所做的大规模体检的襄阳基地部分离退职工为对象,分析其代谢综合征患病情况。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3年5 ~9月在我院体检科进行专项体检的离退休职工资料,以在襄阳市居住、资料完整的3 685人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体检者由统一培训的医务人员于体检前按公司社保中心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监制的退休职工《健康调查表》要求指导填写并收集。体检当天对受检者空腹采血做血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等检验,B超检查腹部脏器;测量腰围、臀围、身高、体质量、血压,并做十二导联心电图、拍胸片项目等。

1.3 诊断标准

本调查MS诊断采用适合中国人的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的建议标准[2]:①超重和(或)肥胖为BMI ≥25.0 kg/m2;②高血糖为FPG>6.1 mmol/L及(或)2 h PG≥7.8 mmol/L及(或)DM者;③高血压为SBP/DBP≥140/90 mmHg或(及)已确诊高血压并治疗者;④血脂紊乱为TG≥1.7 mmol/L及(或)HDL-C<0.9 mmol/L(男)、HDL-C<1.0 mmol/L(女)。具备以上4项组成成分的3项或全部者,即可诊断为MS。

1.4 统计学处理

资料录入Excel建立数据库,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应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资料完整的3 685人中, 年龄最小为50岁,最大为94岁;男性1 744人,女性1 941人, 分别占受检人数的47.33%及52.67%;其中50~59岁组826人(22.42%),60~69岁1 926人(52.23%),70~79岁842人(23.85%),≥80岁为91人(2.47%)。

2.2 MS患病基本情况

共检出MS患者 862人,总检出率为23.39%,其中男性22.36%,女性24.32%,女性高于男性。男性患病高峰在60~69岁组,70岁后开始下降;女性50~59岁组患病率最低,之后随年龄增高患病比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至70~79岁组达高峰。70~79岁及≥80岁两组段MS患病率男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女总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MS检出情况 n,%

2.3 MS相关组分在该人群的分布情况

检出1~2项异常者2 057人,占非MS人数的72.86%,符合MS诊断的862人中,代谢异常聚集组合见图1。

图1 代谢综合征特征因素组合情况

2.4 不同年龄组代谢综合征及相关疾病患病情况

3 685名离退休职工中,MS相关疾病检出率由高至低分别为:高血压、超重/肥胖、高血糖及血脂紊乱。该人群资料中,60~69岁组代谢综合征患者检出率最高,为25.31%;80岁以上组检出率最低,为17.58%。不同组别代谢综合征及相关组分检出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项异常指标检出的比例位次有所差异:超重/肥胖以80岁以上组检出率最高,高血压、高血糖以70~79岁组检出率最高,血脂紊乱以60~69岁组检出率最高。见表2。

表2 不同年龄组代谢综合征患病及相关组分检出情况 n(%)

2.5 MS与各MS组分的关系

MS组的超重/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包括高TG血症及低HDL-C血症)、高血糖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非M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不同临床特征和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n(%)

3 讨论

3.1 离退休职工中MS的患病率较高

老年人是MS的高危人群,其机体脏器功能衰退、性激素水平下降,使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代谢相关疾病比中青年人更易发生。本调查人群MS的总患病率为23.39%,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尤以女性明显。关于MS,因目前采用的诊断标准及地域、人群特征等不同,其患病率报道不一。一项国内5城市社区老年人MS患病率的调查资料[3]及张素勤等[4]在温州市50岁以上人群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及临床特征分析中报道的总患病率分别为25.5%及24.26%,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这与本研究相近,说明老年人群MS的高患病率具有普遍性,应给予高度重视。

3.2 高血压、超重/肥胖是离退休人群MS高发的主要因素

高血压是目前公认的主要心血管危险因素,其与心血管病的关系呈连续性,且独立于其他危险因子。本研究对象中,高血压的检出比率高达48.82%,而在MS组中达到了86.08%。2002年全国居民营养和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5],从近几年的报道看,在中老年人群,无论城乡,男女患病率均在40%以上[6-7],提示血压升高在我国中老年人群的代谢综合征发病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地位。

超重/肥胖是与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常见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超重、肥胖人数明显上升且有低龄化趋势[8]。本研究显示,该老年人群超重/肥胖的检出率仅次于高血压,达43.26%。多数学者认为,肥胖或超重是MS的重要始发因素,其诱导机体胰岛素抵抗的发生,继而出现葡萄糖耐量异常、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的发生,而胰岛素抵抗使体内产生高胰岛素血症又加重肥胖[9]。在本研究中,MS的检出在50~59岁年龄组的女性中最低,60岁以后发病明显上升甚至超过男性,可能是因为女性绝经后,随着雌性激素保护作用的逐渐丧失,女性体质量明显增加,更易出现超重、肥胖,进而导致MS患病率的上升[10]。男性患病高峰在60~69岁,可能与退休后休闲时间增多,生活方式没有得到合理调适、安逸少动有关。

相对于其他代谢异常组分,血脂、血糖异常的发生更为隐蔽,其危害性不可小觑。 血脂紊乱(高TG血症和/或低HDL-C血症)亦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在增加心血管发病率方面有重要影响,而高血糖所引起的糖尿病是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危险因素,也是冠心病的等位症。

3.3 MS症候群相关组分在该人群分布较高

MS的每一项组分都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性,多种异常组分聚集则危险性更大。调查显示,该人群除符合MS诊断的患者外,出现1~2种症候的比例在非MS退休职工中高达72.62%,较之未检出相关疾病的老年人,其患MS的危险更大。提示定期的健康体检对老年人群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3.4 控制高血压、超重/肥胖、高血糖和血脂紊乱可以有效降低MS

本研究显示,MS组与非MS组中高血压、超重/肥胖、血脂紊乱、高血糖的检出率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MS组中检出高血压86.08%、超重/肥胖84.8%、血脂紊乱72.27%、高血糖79.81%,各项特征检出率均远高于非MS组,提示在今后的社区健康管理中,对有超重/肥胖或高血压的老年人需及时查验血糖、血脂等,以期早发现、早干预。

综上可见,离退休人群MS患病率较高,且随着年龄的增大,患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尤以女性明显,患病高峰在60~69岁年龄组。高血压、超重/肥胖是该人群MS高患病率的主要危险因素,因而在制定社区MS防控策略时,应重点加强对高血压及超重肥胖人群的健康管理,及早采取有效的生活干预、药物治疗及健康教育。通过社区健康教育,提高离退休职工对MS危害性的认识,增强主动防治意识;同时,针对不同的个体尤其是老年女性,给予治疗性生活方式指导、控制体质量、血压、血糖及调脂治疗,以减少患MS的风险,进而防止并延缓老年人群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糖尿病等的发生发展,提高老年退休职工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从而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1] 曾尔亢,梁勋广,张秋玲,等.关心老年人生活质量,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9,26(4):193-194.

[2]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代谢综合征研究协作组.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关于代谢综合征的建议[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4,12(12):156-160.

[3] 李瑞莉,吕敏,肖峰,等.中国5城市社区老年人代谢综合征患病率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3):460-462.

[4] 张素勤,陈鹏,吴连拼,等.温州市50岁以上人群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及临床特征[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7,15(2):174-175.

[5] 卫生部,科技部,国家统计局.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4,12(2):919-922.

[6] 王瑶,王贵德,钱丹,等.天津市某社区50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9,17(5):527-529.

[7] 贾俊婷,井淑英,徐忠良,等.天津市某区农村中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2,20(2):175-177.

[8] 李芳,汤佳,万琼,等.武汉市中小学生2000~2010年超重与肥胖流行特征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3,30(2):98-100.

[9] Moller DE, Kaufman KD.Metabolic syndrome: a clinical and molecular perspective[J].Annu Rev Med,2005,56(1):45-62.

[10] 王立金,方玉荣.女职工肥胖与雌激素、血脂血压的关系[J].职业与健康,2006,22(19):1560-1561.

猜你喜欢

高血糖患病率患病
应激性高血糖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进展
应激性高血糖及急慢性血糖比值对老年STEMI患者PCI术后短期预后质量的影响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血糖超标这些都不能吃了吗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野生动物与人兽共患病
对读者来信的答复
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的患病率及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高血糖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完形填空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