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末代王朝的命途悲歌

2014-08-21郭大章

辽河 2014年8期
关键词:悲歌时代特征命运

郭大章

郑德库讲了一个故事,一个末代秀才的故事,更是一个四面楚歌的时代的故事。

黄鸿是一个乡试落榜秀才,经道台大人的推荐,来到“东永茂”商号当“外柜”,由于聪明能干加上有文化,深受掌柜和他女儿的喜欢。在和助手于英外出采买货物的时候,黄鸿遭到助手的设计陷害,但他却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化险为夷,不但以德报怨,还为商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在此过程中,黄鸿结识了山东卖杏的义和团成员,后来回到商号,得到重用,被派往上海开创自己更大的事业。

不可否认,郑德库是个讲故事的行家,一个简单的故事被他讲得跌宕起伏,极具悬念和张力,一步步的牵着读者走进他早已预设好的“迷局”之中。

郑德库用一个“偈语”,亦即是“预言”,串联起了整个故事。从一开始,便让读者深陷其中。预言和陌生都会让我们产生神秘,而且越是陌生的东西越神秘。郑德库深谙此道,于是,他用他的“偈语”带着我们走进了他的“杏黄”世界。

黄鸿初来之时,给自己占了一卦,挂签上说:顺风同行,和而不同。东南西北,宜取其中。

——这便是那个“偈语”。

随之,故事便围绕着这个“偈语”展开:在黄鸿第一次外出采购的时候,便遭遇助手陷害,采买“杏黄”;而卖杏的山里汉子穿的小褂也全是清一色的“杏黄”色,而这种颜色属皇家专用,民间除了死人装殓是不会用的;再遇卖杏山里汉子时,得知他们竟是专跟官府和洋人作对的义和团成员,黄巾黄布黄褂是他们的标志,瞬间偈语再现,潮水一般涌来。

郑德库便在这个“偈语”中,牵着我们的阅读期待,一步一步走向故事的高潮。

故事很简单,但很显然,郑德库要展现的,并不是这个故事本身,而是隐藏在这个故事背后的东西。

这是一个关于文化的故事。

这是一个关于个人命运和时代特征的故事。

这更是一个关于末代王朝命途悲歌的故事。

黄鸿是一个秀才,他是有文化的,这是一种特定时代的文化,可他的这种文化却面临着极大的危机:想谋个差事竟困难重重,只得违背意愿去做个“外柜”,走上从商之路。传统的中华文化正面临着外来文化的冲击:中西合璧式的洋楼夹杂着旧式的阁楼,中式饭店原是一家西餐厅……各地独有的地域文化在贸易中融合:远在辽宁的地界却有着晋商的关公庙和福建的妈祖庙,在上海的精细文化之下还有着粗犷的东北文化。

这篇小说很有年代感,背景交代得清楚明了——十九世纪的清朝末期。正是在这个特定的时代下,黄鸿的命运被左右,变得无法自控,个人命运的风云际会,映衬在强烈的时代特征里,更加凸显出那个时代的风雨飘摇。个人命运和时代特征在此交叠,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一个末代王朝,内忧外患四面楚歌,几乎到了穷途末路之地,在小说里演绎着一支逐渐走向衰落的命途悲歌。繁华之下,暗潮涌动:甲午一役……现今我堂堂中华,四周列强环伺,山雨欲来;专跟官府和洋人作对,在山东已成半公开状态……呐喊着向潮水一样涌来。杏黄偈,杏黄偈,何尝不是一个末代王朝之“偈”呢?

可以看出,为了这篇小说,郑德库煞费苦心,甚至连取名字都隐含寓意,暗合“杏黄”“偈语”,黄鸿黄鸿,姓“黄”名“鸿”,乃鸿鹄之志啊。同时,为了让小说不落悲戚,郑德库把黄鸿写得很励志,更像是个人命运冲破了时代的阻隔一般。

诚然,郑德库这篇小说算得上是成功的,但其中问题也值得商榷:小说的框架搭得是否过于庞大,以致于呈现的内容,令一个小中篇的承载勉为其难。其次,小说的收束略显仓促。当揭开黄小褂之谜时,故事进入高潮,是否应该继续沿着这条线叙述下去,暗合“偈语”之题,把小说推上一个全新的高度,而不是让故事到了原点。

然而,瑕不掩瑜。《杏黄偈》情节意蕴悠长,地域文化特色鲜明。读罢如同欣赏了一部精彩跌宕,波澜起伏的年代大戏。曲终人散,余韵却盘桓萦绕。

猜你喜欢

悲歌时代特征命运
全媒体时代报纸新闻写作的困境及优化路径探析
读陈毅元帅《梅岭三章》
被命运“扼住”的小意
论命运
畅游南极之海豹的悲歌
进化决定恐龙的命运
基于大数据时代特征分析研发大数据分析平台的具体策略
涂色书热销的时代特征与文化因素
现代中国出版精神述论及启示
海豹的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