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农田为何上山
2014-08-21赵永平
赵永平
在中部一个山区县走访,有件事情让人费解。山里的村民们祖辈盼着修座小水库,年前纳入规划了,资金也落实了,可项目迟迟批不下来。为啥?有关部门解释说,山里的地都变成基本农田,没法批。村民们就纳闷了,山里土薄地瘦,一亩地分成四五块,亩产不过300斤,怎么能是基本农田?一打听才知道,这几年县里调整用地规划,城郊的基本农田变更成普通耕地,为了占补平衡,山里的耕地就变基本农田了。
基本农田为何上山?地方政府振振有辞,发展工业要地,城镇化也要地,哪个项目也不愿去山里,能搞开发的只有城郊的好地。按照现有法规,占用1亩基本农田都要国务院批准,为了规避审批,方便开发,只能想办法“挪”地。
眼下,这种现象已经比较普遍。占补平衡本是一项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但一些地方把经念歪了,占优补劣、占多补少,基本农田纷纷上山下滩,甚至一块田补好多次,把占补平衡变成“数字游戏”。令人担忧的是,在18亿亩耕地红线背后,耕地隐性流失日益严重。一项调查显示,全国中低产田占耕地面积的70%,亩产超过1000公斤的优质耕地仅占6%,全国耕地退化面积占到40%以上。专家说,一亩高产田可以养活三个人,这样的高产田“挪”走越多,国家粮食安全的隐患越大。
基本农田上山,根源还在政绩“指挥棒”上。中央反复强调“三农”工作是重中之重,而到了一些地方变成“口号农业”。有人说,农业投入大、见效慢,难出政绩。还有人说,农业大县都是财政穷县,卖粮的不如吃粮的,谁抓农业谁吃亏。于是重农抓粮成了上面的事,地方依然盯着工业项目,更看重GDP。就在那个山区县,工业项目来了,经济指标好看了,而山里农民却被冷落了,水库项目难落地,想种果树不敢种,脱贫致富没门路。
从发达国家经验看,虽然农业占GDP的比重越来越小,但其基础地位不会削弱,一些国家农业发展停滞,反而影响了经济发展。我国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不足世界平均水平一半,耕地后备资源不足,不论是解决13亿人的吃饭问题,还是亿万农民的生存、发展,都离不开农业,离不开土地。尽管粮食连年丰收,但产需缺口不断加大,未来粮食需求还将刚性增长,每年因人口增长就要增加粮食需求上百亿斤。因此,守住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这个底线,在有限的耕地上产出更多的粮食,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松。
严防死守耕地红线,既要守住数量红线,更要守好质量底线。占补平衡,实质是实现耕地生产能力的平衡,针对当前“基本农田上山”现象,应研究划定耕地保护“质量红线”,制定科学合理的调查与评价体系,对耕地质量进行动态监控。理顺耕地质量管理责任主体、保护主体,完善考评制度,保护好耕地这一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调动地方重农抓粮积极性,根本上还要完善政绩考核体系。在粮食主产区,要将粮食生产纳入考核体系,明确抓好粮食生产也是政绩,确保区域内粮田面积不减少、粮食自给水平不下降。在主销区,也应确定粮食面积底线,确保一定自给率。同时,探索主销区与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合理确定粮食最低收购价,让产粮大县得到应有补偿,让种粮农民得到合理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