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

2014-08-20程飞虹

新课程·中旬 2014年6期
关键词:课程资源语文课程课堂教学

程飞虹

摘 要:新课程改革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及利用,在这一背景下教师备课时,要对课程资源进行多维度开发和引进,即尽可能搜寻有可能进入语文课程,能与语文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要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学校活动的功能,把握作为课程资源的课堂教学,使各个学科融合,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开发并形成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基于此,语文教师必须转换角色,增强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意识,加强学习,重视实践研究,努力开发出更多具有地方特点和语文课程特点的课程资源。

关键词:课程资源;语文课程;课堂教学

一、开发语文课程资源的背景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是语文课程观念更新和完善的体现。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语文“课程资源”必须成为语文教师特别关注的一个重要内容。新课程是以改革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为出发点,其核心理念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个变化要求学校、教师都应主动开发学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通过课程资源的开发,使语文课堂更加鲜活起来。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对当前语文教学意义重大,同时,作为一线教师,对语文课程资源是否进行有效开发决定了其知识整合能力与智慧。当前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如何呢?为此,笔者专门对本校及周边学校进行了调查,初步了解到目前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留于表层

通过对本地几所学校进行调查,发现有37%以上的教师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仍处在无意识阶段。他们不理解也不愿触及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在调查中还发现,教师所用的资源非常简单、普遍常见、留于表面,例如熟悉的建筑、周围的植物等简单直观的社会、自然课程资源。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水平仅凭其原有的教学经验和生活阅历,这样的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只停留在表层上。

2.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视野狭窄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处处都有语文课程资源,有校内资源、校外资源;有显性、隐性资源。作为教师,应善于发现每一个可以存在于课堂引发思考的资源,精心引导,通过开发资源,使课堂更加充满活力。单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仅局限在校内或网络等很有限的一部分显性资源上,而忽视了师生关系、学校与家庭关系等资源,很少关注并涉及社会等校外的语文课程资源。

3.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缺硬件支持

我校地处城郊,科研室、图书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等配套和达标的水平较低。同时,在教育教学信息化的今天,学校信息化课程资源严重不足,这也无形中阻碍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

二、语文课程资源的界定和主要内容

语文课程资源是指为上一节语文课所使用的全部资料来源,即所有为课堂教学所用的东西。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即关注、发现、挖掘语文课程资源。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基于此,我们对语文课程资源的主要内容可以形成如图所示的认识。

语文课程资源的主要内容

新课程理论提出要充分开发和引进课程资源。从语文这个角度看,课程资源包含面非常广,它既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也包括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之类有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的资源。此外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成为课程资源。教师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教师自身的经历、对生活的理解、特长爱好等都可以转化成课程资源。教师备课时只有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才能使课堂更鲜活,更贴近生活,体现出语文教学的开放性。

三、如何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下文从学生生活的角度,用笔者亲历的三个课例具体阐述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备课时对课程资源的多维度开发和引进。

1.作为课程资源的学校活动

每个学期学校都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活跃学生的生活,但许多教师往往从功利的角度出发认为这些活动对促进学生的学习没有多大意義。有些本可以用来作为教学材料的活动就在教师的抱怨中成为了一种形式。下面这个例子是这个学期笔者和学生进行的一个教学活动。

每年我校都要举行一次秋季运动会。在运动会的开幕式上,照例会进行班级的入场仪式。每个班开始进场时,广播员会向全校师生介绍这个班级。因为这是在运动场上的第一次亮相,所以班主任都很重视这个介绍。从前班级介绍都是由班主任挑选一个文笔较好的学生先写一下,然后让语文教师帮着改。

这个学期笔者教的是新高一,开学时曾专门用了两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口语练习——介绍自己和介绍他人,感觉效果还不错。但是“介绍”的种类很多,不同的介绍对象,不同的介绍场合,说话的语言和语气是不同的。为了让学生能有更多的练习,笔者借着开运动会的机会,设计了两堂语文课。

第一节课:

(1)用“头脑风暴”的方式讨论一下运动会上的班级介绍应具备哪些内容。

(2)根据篇幅和场合的需要对学生讨论的内容进行合并或删除。

(3)讨论一下这种类型的文章应该具有怎样的语言特色。

(4)学生当堂写完班级介绍,并在组内交流。

(5)四人小组选出一篇优秀的介绍,派代表用适当的语气读出。

第二节课:上课前,笔者先将组内推荐的文章打印出来发给学生,让学生课后仔细阅读这些文章,在认为优秀的文章后面打上五角星,并交给课代表统计结果。

(1)宣布五角星最多的文章为最终入选文章。

(2)请学生对这篇文章进行评价,说出入选的理由。

(3)尽管此文已经入选,但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请学生一起进行修改。

最后将修改好的文稿上交给学校作为这个班级的运动会入场介绍。

这个教学设计虽然是从学校的活动中引出来,但并没有脱离语文的特色,不是独立于语文之外的主题活动,而是以培养学生语感为核心,以发展学生对话和写作思维为内容的语文活动。学校、班级的活动成了开展语文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情境。同时,这也使从前让人觉得少数人的活动真正成为全体学生的活动。

类似的语文教学活动还可以有许多:以班级布置为内容的方案写作、以“我与西博会”为主题的口号、标语设计等等。这些活动为语文教学提供了真实的情境,设置了真实的任务,让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了语文。

2.作为课程资源的课堂教学

传统教学的备课是一次性的预设,因为它是排除了教师和学生的多元思维、个性解读的封闭过程,因此备课必须在教学前完成。但是生成化教学理念使备课成为一种进行时,上课也成为备课的一部分,因为课堂上学生的反应、学生的思考也可以成为课程资源,为第二次上课做准备。

如,在上《世间最美的坟墓》时,笔者准备带领学生走进茨威格的语言世界,细细欣赏和品味托尔斯泰朴素的墓地,并期望学生能够在这一堂课中被这种朴素的美深深震撼。因为在上个学期,笔者曾经让学生用朗读的方法,学习了郭沫若的小品散文《白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所以笔者坚持认为朗读是学习优美散文的最好方法。在这一节课上,笔者也将运用这“最好的方法”让学生品味语言。

可是,学生第一遍的朗读并不好。笔者很奇怪,他们都已经是高一的学生了,而且经过上学期的朗读训练,他们的齐读水平应该有所提高,就算不能马上读出感情,至少应该读得整齐吧!今天的学生是怎么了?一定是没有预习好。笔者正要向学生表示疑惑和不快,并好好地说一下预习的重要性时,一个学生大声说:“老师,我们的课文怎么会不一样?”此语一出,教室里一下就热闹了,很多学生都说自己的课文和别人的不一样。这时,笔者才注意到,学生拿的是两套课本:一套是他们自己的课本——高教版职高语文第二册;一套是他们作为职高综合班的学生的提高教材——人教版普高语文第二册。这两套教材上都有《世间最美的坟墓》一文,而且还是同一个译者翻译的,但是在很多词语,甚至句子的翻译上竟然是不一样的。笔者估计这两篇译文定是译者在不同时间里的不同译本,也许其中一篇是另一篇的重译。可是因为笔者在备课的时候并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所以一时也找不到资料证明哪一篇是重译本。

本来已经被笔者的导语引导得有些肃穆庄严的课堂被这个小插曲给打乱了。计算机班的学生以男生为主,如果要让他们的思路重新回到刚开始时的气氛中去,凭笔者的经验显然是不可能的。怎么办呢?看着学生拿着两种版本的书互相比较,笔者忽然想为什么不换一种思路上这篇课文呢?于是,笔者放弃了原先以朗读为主的教学设计,转而进行两种版本译文的比较学习。先让学生通过比较,找出两种译文的所有不同之处,然后将这些不同进行分类处理,比如哪些属于用字不同,哪些属于用词不同,哪些是整个句子都有变化,哪些是标点符号的变化等等。然后,让学生经过讨论,去掉没有比较探究价值的内容,确定需要继续比较探究的点。再让学生根据确定的点进行比较学习,并在小组间进行交流讨论。最后全班交流,教师总结。

那堂课上学生争论的焦点在这几个地方:

(1)高教版:“这将是被后代怀着敬畏之情朝拜的尊严圣地”,而人教版将“敬畏”改作“敬仰”。学生结合后文,经讨论后学生认为“敬畏”更确切些。因为从后文人们在托尔斯泰墓前不能大声说话,甚至没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留作纪念”这些行为看,人们对托尔斯泰人格不仅是“敬仰”,更有完全佩服的情绪。而“畏”除了有恐惧、害怕的意思外,还有畏服的意思,古人有“畏友”一词。所以“敬畏”虽然与“敬仰”意思相近,但比“敬仰”的意思更深一层。

(2)高教版:“于是他们俩就在自己庄园的某块地上栽了几株树苗,这个儿童游戏不久就被忘掉了。”人教版:“于是他们俩就在自己庄园的某块地上栽了几株树苗,这个儿童游戏不久就忘了。”尽管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含义却有所变化,因为被动句变成了主动句,被动句更符合原文的意思。

(3)高教版:“风儿俯临,在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間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人教版:“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这两句话在意思上没有明显的差别,但显然高教版的更合适些,因为从句式的角度看,第一句和第二句应该是对称的。

(4)高教版:“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大理石和奢华装饰更扣人心弦。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教版:“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大理石和奢华装饰更扣人心弦: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这里应该用冒号。冒号之后的句子是解释前面的句子中的“扣人心弦”的。如何“扣人心弦”呢?人们“没有勇气”“去摘下一朵花留作纪念”,想象一下这样的场面,成百上千的人都在这朴素的墓碑前肃然而立,没有声音、没有嬉笑,这难道还不震人心魄吗?

笔者将那次上课的收获放在了第二轮课的教学设计中,改变之前只用朗读的方法上《世间最美的坟墓》的思维方式。学生在课堂上的思考往往能触发教学灵感,但教师只有换个角度看学生的“题外话”“插话”才能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为语文教学服务。

3.作为课程资源的学科融合

前几年有语文教师在上科技说明文时将物理老师、生物老师请进语文课堂,和他一起上课的先例。尽管这也是一个开发和引进课程资源的方式,但毕竟因为会有使语文课不像语文的嫌疑而很少有教师再去试验。这两年职高语文开始了“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语文”的教学实践,但也逐渐偏离了语文的轨道,使语文学科滑向了专业附属课的边缘。专业学科应该是以课程资源的形式出现在语文教学中,应形成以专业为素材,以语文为核心的专业语文教学模式。

笔者曾经借鉴了一份国外外语教学的“会话重叠”教学活动方案,设计了一份烹饪班学生的口语教学活动。

(1)给学生两份婚宴菜单(从菜名、菜的价格到菜的内容、颜色搭配等都不同),并提供与这个婚宴有关的一些信息,如新郎新娘的性格、受教育情况、家庭情况、每月经济收入等,让学生根据这些信息选择一份适当的菜单。

(2)把选择相同菜单的学生分成一组,讨论并列出选择的原因。

(3)从两组学生中分别选出一位学生,在教室前面对面坐下,让他们就所选的菜单展开讨论,但不允许他们在相同时间讲话,不管如何激动,也必须等到对方讲完才能发言。请全班学生认真听,注意发言者的互动情况,几分钟后教师中断对话。

(4)从两组学生中再选出另一名学生,在教室前面对面坐下,让他们就所选的菜单展开讨论,但尽可能在同一时间抢着发言,不等对方说完,想说就立刻说,同时请全班学生观察他们的言行,几分钟以后停止。

(5)师生共同讨论刚才的讨论:

A.两次对话有什么不同?

B.请参加第一次对话的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

C.请参加第二次对话的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

D.平时你碰到与朋友意见不一致或产生矛盾时,你是怎样表现的?更倾向第一组还是第二组?

E.你如何与你的老师、长辈们对话?

F.你认为这样的对话是由你本人的性格决定的,还是由别的原因决定的?

这节口语交际课采用的素材是与烹饪专业相关的内容——婚宴菜单的制订,但课堂的教学内容却不是如何制订婚宴,这应该是专业课完成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体会两种不同的口语交际风格给对话者不同的感受中培养他们的口语交际中的倾听习惯。这堂课还可以根据专业的不同,设置不同的讨论话题,如餐旅班的学生可以讨论旅游线路的设置、计算机班的学生可以讨论相同脚本不同的Flash制作风格等。将其他学科作为课程资源,不仅让学生产生了学习积极性,而且扩大了语文学习的范围。

四、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成效

1.提升了教师职业发展的空间

教师是学校课程的重要资源。许多教师通过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开始逐渐转变思想,教学探究的氛围更为浓厚。他们将教学生活化、活动化、灵活化,将自身的资源价值充分体现,实现了课程资源价值的超水平发挥。学校也创造了更多的机会,一切为优化师资服务。专家讲座、名师示范、师徒结对、教学比武,使教师的教育具有专业化、终身化、网络化发展态势。

2.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构建了校本课程新的领域,许多校本课程都属于实践性课程。它主要围绕学生需研讨和解决的问题组织生成性的课堂教学。因此,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程资源的开发使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明显提高,学生在教师搭建的平台上,积极参与、找回自信、快乐学习。

3.取得各类成效并在一定范围推广

自2003年以来,我校的语文组教师进行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近年来,我们的语文教师在市区级的论文评比中,频频获奖;我们的语文教学屡屡开出市级观摩课;我们的语文组频频引来同类学校的学习交流;我们的《烹饪语文》校本教材出版……这一切都说明,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是有效的。

在进行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中,语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也逐渐提升。摆脱了教书匠的功利性,在充实中感到了职业的幸福。

综上所述,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有助于学生在开放式的语文学习中得到全面发展。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应立足于课堂教学,教师对课程的开发研究应体现以人为本,立足自己的课堂教学,课堂上常常呈现着丰富的活力因素,蹦出充满灵感的思维火花,提供值得反思的鲜活案例,课堂教学是教师形成能力、生成智慧的源泉。同时,语文教师也应超出教室,基于社会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来进行课程开发。陶行知先生说:“社会即学校。”把语文学习的资源从课堂内扩展到课外,语文实践的舞台从课堂延伸到了家庭、社会,使语文课程内容向生活开放,成为一股源源不断的活水。

参考文献:

[1]徐继存,段兆兵,陈琼.论課程资源与利用[J].学科教育,2002(2):1-5.

[2]吴刚平,樊莹.课程资源建设中的几个认识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7):40-42.

[3]段兆兵.课程资源的内涵与有效开发[J].课程·教材·教法,2003(3):26-30.

(作者单位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职业高级中学)

编辑 薛直艳

猜你喜欢

课程资源语文课程课堂教学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新时期高校足球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当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探析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