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遗址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探析
——以蔡文姬故里为例
2014-08-18王新利
王新利
(天津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天津 300387)
名人遗址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探析
——以蔡文姬故里为例
王新利
(天津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天津 300387)
名人遗址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以蔡文姬故里为例,对名人遗址文化资源的现状进行研究,尝试为名人遗址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战略发展思路和保护名人文化遗产的合理对策,并为其他名人遗址的历史保护与开发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
名人遗址 文化产业 发展战略
文化是社会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体现。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和经济形态,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党在十八大报告中多次提到要发展文化产业,并提出确保到2020年,文化产业要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笔者从文化资源利用的角度,对蔡文姬故里文化资源利用的现状、问题和原因进行研究,并提出如何将蔡文姬故里特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经济的建议。
一、关于蔡文姬和史书中蔡文姬故里的记载
蔡文姬,生卒年不详,名琰,字文姬,东汉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圉镇)人,东汉文学家兼书法家蔡邕之女。她博学能文,精于天文数理与音律,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女书法家。其文学代表作有《胡笳十八拍》、《悲愤诗》等。书法作品见于宋《淳化阁帖》,《后汉书》卷八十有传。
从开封杞县县城向西南行25公里,今圉镇镇政府西街一带即是蔡文姬的故里。史书中有关蔡邕、蔡文姬的记载不绝如缕,择其要者,介绍如下。正史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蔡邕列传》载:“蔡邕,字伯喈,陈留圉人也。”《后汉书·列女传》载:“陈留董祀妻者,同郡蔡邕之女也,名琰,字文姬。”关于“圉”地,《后汉书·志第二十一·郡国三》载:“陈留郡,武帝置,洛阳东五百三十里。……圉,故属淮阳,有高阳亭。”[1]“圉”是陈留郡所辖17城之一。经专家考证,汉代圉县治所今为河南杞县西南圉镇,这是蔡文姬籍贯的主要根据。李贤在为《后汉书·蔡邕传》“陈留圉人也”下作注说:“圉,县,故城在今汴州陈留县东南。”[2]清代著名学者王先谦在《后汉书集解》中也认为蔡邕籍贯是陈留圉县。[3]清代周玑撰写的《杞县志》卷十六《人物志四·文苑》有同样的记载。今人有关蔡邕记载的如1979年版《辞海》蔡邕条、《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蔡邕条(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年)、梁披云主编的《中国书法大辞典》蔡邕条(香港书谱出版社,1987年)和著名历史学家戴逸等主编的 《中国通史》(海燕出版社出版,2000年),都注明蔡邕的故里在今杞县圉镇。
据研究,名人故里的开发首重大家对名人的认知程度。历史上,不少诗人、画家、剧作家对蔡文姬都推崇有加。现实生活中,蔡文姬归汉的故事妇孺皆知,广为传诵,很多网站将她评为中国最受欢迎的才女之一。现今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将蔡文姬的《悲愤诗》列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作(第25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1992年“三八”妇女节发行的贵金属纪念币收入了中国的两位女文学家,其中就有蔡文姬。在海外,2003年3月美国出版的《女作家论战争》一书收入了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和《悲愤诗》(由华裔女诗人濮青翻译)。1959年,郭沫若撰有文学剧本《蔡文姬》,此剧经中国话剧团排练并在全国巡回演出,广受好评。1979年,国庆30周年之际,北京电影制片厂把《蔡文姬》搬上了银幕。
二、蔡文姬故里现状与开发缘由
从中国历史看,经济盛世必然带来文化盛世。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新农村文化建设,这为我们启动开发蔡文姬故里提供了最佳历史机遇。
圉城悠久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至商朝,“圉”字的记载最早见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春秋时期这里曾是皇帝的养马场。《太平寰宇记》卷一开封府雍丘县下“圉城”条:“《风俗传》云:旧陈地,苦楚之难,修干戈于境,以虞其患,故曰圉。”[4]西汉初年,高祖刘邦置圉县,属淮阳国。汉晋之际,圉县城进入鼎盛时期。至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圉城废县为镇,并入雍丘县。至此,圉结束长达将近七百年的县治历史,由县治改为镇治,始称圉镇。
圉城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圉镇不仅是蔡邕、蔡文姬的故里,还是东汉“强项令”董宣的故里、西晋提出著名“徙戎论”的江统的故里。蔡文姬毅然归汉的故事感人至深,她那种强烈的爱国精神正是我们纪念她的精神动力。笔者曾前往考察,圉镇伯喈西街至今保留有经专家考证是文姬家后花园的汉代石井,石井不远处干涸的水坑里有成堆的刻有图案的汉砖。一姓鲁的农户至今仍留有汉代的陶罐和铁锅。圉镇汉代实物遗存,是圉镇作为汉代古镇的一个重要明证。这里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优势,无疑是一个值得开发的旅游项目。但这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至今尚未得到开发。其主要原因大致有二:第一,文化观念相对滞后,对文化认识严重不足。杞县经济发展一直以小农经济为基础,小农意识比较强,表现在文化建设上,就是缺乏文化发展和开拓创新的意识,认识不到文化作为商品的巨大市场潜力和经济效益。第二,尚未引起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当地政府缺乏文化产业对当地经济发展重要性的整体认识,更谈不上制定相关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三、蔡文姬故里文化产业开发设想
名人遗址是历史留给我们及子孙后代的一笔宝贵精神财物,是重要的民族文化遗产。开发利用好这笔文化遗产,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提高当地的知名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尝试对蔡文姬故里文化资源利用与开发作以下设想,希望能抛砖引玉。
“蔡文姬故里”文化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应本着先易后难,投入少而收益大的原则,同时要尽可能尊重历史事实,创造性地进行发挥和延伸。
(一)“蔡文姬故里”整体开发设想
我们可考虑以“蔡文姬故里”为总名称。第一期工程包括:蔡家胡同汉文化步行街、蔡家祠堂、蔡邕蔡文姬纪念馆、蔡邕碑林、蔡邕与曹操、蔡文姬文化广场、悲愤坊、辨琴堂、松涛馆、蔡家花园、文姬归汉园、三贤祠等一系列主题旅游项目。
1.新建蔡家祠堂、蔡邕蔡文姬纪念馆。蔡家祠堂:这是明朝的人们为了纪念蔡邕、蔡文姬所建立的鼓励后学的教育场所,是对当今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教育的有益的文化基地。
蔡邕蔡文姬纪念馆:纪念馆主要布局从蔡文姬三岁吟诗、六岁辩琴到所著《胡笳十八拍》、《悲愤诗》等方面考虑,包括大量有关历史文献、图片和实物,建成多个展厅。
2.新建“文姬归汉园”。古代人们,尤其是金代、南宋、明代的画家们画有多幅《文姬归汉图》,这些为我们开发“文姬归汉园”描绘了美好的蓝图。可按蔡文姬一生活动的先后顺序,从文姬三岁吟诗、卫仲道铁底河摆渡求婚、蔡文姬被掳至南匈奴嫁与左贤王、曹操派使者重金赎回到文姬别儿归汉等一系列场面,用塑像表现出蔡文姬从三岁到归汉时期的各种情景。具体包括八区:
(1)洛阳城区:太学及太学之侧“熹平石经”(“熹平石经”乃蔡邕书法精品)。
(2)长安城区:蔡邕“高阳乡侯府”(蔡邕曾被董卓封为“高阳乡侯”)。
(3)许昌城区:曹操魏王府、松涛馆(蔡文姬在魏王府的住所)。
(4)蔡文姬丈夫董祀之家。
(5)蔡邕江南避难处:“羊府”(“亡命江海,远迹吴会。往来依太山羊氏,积十二年,在吴”。[5])。
(6)匈奴王宫和匈奴大帐区:左、右两贤王大帐、“胡笳坊”等。
(7)“蔡家花园”水景区:可依托圉北村的汉井和天然大塘而建。
(8)蔡家胡同汉文化步行街与蔡文姬文化广场区:要古色古香,具汉代文化气息。
3.新建“三贤祠”
“三贤祠”主要纪念汉代圉城的三位名人,即蔡邕、董宣、江统三贤。“三贤祠”可用塑像表现出他们的经历,并配有书画内容等。
(二)扩大影响力和提高知名度促进旅游业发展的设想
在第一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蔡文姬资料的普查、搜集和整理工作,以丰富其文化内涵。
1.成立蔡文姬文化研究会。定期开展研讨活动,进一步挖掘史籍素材,整理出版蔡文姬的传说专集并普及推广,举办蔡文姬传说培训班。
2.成立文姬剧社。编写蔡文姬文学剧本,排练蔡文姬剧目,在各地巡回演出,将蔡文姬纳入乡土教材。增强人民群众的名人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
3.开展全国性的纪念、祭祀活动。比如举行“蔡氏寻根拜祖”文化旅游活动和“蔡文姬全国书画比赛”活动等,围绕书画业进行各种延伸开发,形成文化旅游带动的一系列产业活动。
4.积极申报世界遗产保护名录,扩大名人遗址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从而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杞县距开封不到45公里,可作为开封周边游的一个景点。在中国崛起的大形势下,蔡文姬故里应发挥其应有的文化资源优势,利用好国家政策的导向性优势,将其进一步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效益。政府应对本地文化发展准确定位,树立以文立镇的理念,利用资源优势,打好文化牌,圉镇必将迎来千载难逢的好机遇。
四、结语
文化产业在现代社会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各地政府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将名人遗址的重要性时刻牢记心中,加强宣传,唤起民众对名人文化遗产的认知。各地应将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有机结合,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彰显地域地区形象。我们应积极转变文化发展观念,坚持“走出去”的基本策略,把文化产业培育成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将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1][5]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2]范晔.后汉书[M].李贤,注.北京:中华书局,1965.
[3]王先谦.后汉书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4.
[4]乐史.太平寰宇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