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血清脑丸辅助治疗腔隙梗死后眩晕的疗效观察
2014-08-18顾亚锋
顾亚锋
[关键词]腔隙梗死;眩晕;养血清脑丸
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_816X(2014)03_0253_03
doi:10.3969/j.issn.1009_816x.2014.03.32腔隙梗死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大约占缺血性脑卒中的20%~30%。临床表现为眩晕、记忆力减退、伴轻度的中枢性面瘫、偏侧肢体轻瘫或感觉障碍等,经治疗后肢体功能恢复较快,但眩晕常持续时间较长,且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情绪及治疗期望,因此在治疗肢体轻瘫或感觉障碍等的同时改善及治疗腔隙梗死后眩晕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养血清脑丸治疗腔隙梗死后眩晕,旨在探讨养血清脑丸对于腔隙梗死后眩晕的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本院内科住院患腔隙梗死后伴有眩晕的患者80例,腔隙梗死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关于腔隙梗死的诊断标准[1],并经头颅CT或MRI检查明确诊断,其中62例在本院经头颅CT检查确诊,18例至上级医院经头颅MRI检查确诊。眩晕诊断符合2010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定的《眩晕专家共识》关于中枢性眩晕的诊断标准[2]。排除脑出血、感染、囊虫病、moyamoya病、脑脓肿、颅外段颈动脉闭塞、脱髓鞘病和转移瘤等非梗死性腔隙病变,排除周围性眩晕及其他不明原因性眩晕。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男18例,女20例,年龄62~84(69.21±9.32)岁,其中伴有高血压病7例,高脂血症16例,糖尿病10例,冠心病心房颤动5例。观察组42例,男20例,女22例,年龄60~82(68.21±8.22)岁,其中伴有高血压病9例,高脂血症17例,糖尿病10例,冠心病心房颤动6例。两组年龄、性别、病史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两组患者除采用针对基础疾病的治疗如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措施外,均积极采用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神经保护治疗等,包括:肠溶阿司匹林片100mg口服,每日1次;静脉滴注血栓通注射液0.3g+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伴有冠心病心房颤动无禁忌证者给予华法林钠片4~6mg口服,每日1次,并根据凝血酶原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调整药物剂量,使INR控制在2~3之间;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养血清脑丸(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2.5g口服,每日3次。两组患者均治疗10天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治疗前及治疗2个疗程后均抽取患者肘静脉血检测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粘附率(PADT)。
疗效评价标准:参照《眩晕残碍程度评定量表》(DHI量表)[3]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临床治愈:眩晕消失,观察10天无复发;显效:眩晕明显好转,但伴头微有昏沉感;有效:眩晕好转,但伴轻微的自身或景物晃动感;无效:服药后眩晕症状未见减轻或加重。总有效率=(临床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版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粘附率比较:治疗前两组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粘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组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粘附率比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腔隙梗死后眩晕患者在承受肢体功能障碍的同时,还要承受眩晕带来的袭扰,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腔隙梗死后眩晕的原因主要是[5]:①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导致内听动脉供血不足。②脑梗死急性期颅内压增高可引起前庭半规管内淋巴的张力升高,或压迫前庭系统。③脑梗死急性期动脉血压升高及交感神经活性增强,引起椎动脉痉挛,导致前庭系统缺血。④血液粘度增高,血流迟滞,导致前庭缺血缺氧。本病属中医“眩晕”范畴,本病病位在清窍,血虚肝亢是本病的主要病机,治当以养血平肝。养血清脑丸是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钩藤、鸡血藤、夏枯草、决明子、珍珠母、延胡索、细辛11味中药组成的制剂。现代医学实验研究表明[6],当归、川芎: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作用。熟地黄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钩藤有镇痛作用。鸡血藤具有明显的抑制血小板聚集性作用。夏枯草具有抗凝、提高纤溶功能的作用;决明子具有降压、降脂作用。珍珠母具有抗脑缺血、缺氧及抗氧化作用。延胡索有镇痛作用;细辛有镇静、镇痛作用。所以养血清脑丸可显著降低血管阻力,缓解血管痉挛,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部循环;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脂及血黏度。本文结果显示,腔隙梗死后眩晕患者在常规抗血小板聚集及抗凝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养血清脑丸治疗疗效更明显,可以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项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内科杂志,1996,29(9):379.
[2]中华学医会神经病学分会.眩晕诊治专家共识[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5):369-373.
[3]王媛,贾建平.中医刁氏技法治疗梅尼埃病眩晕症状的DHI量表评估[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1,11(6):428-430.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012版[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136.
[5]林鹏洲,魏少君.灯盏细辛辅助治疗脑梗死后眩晕的临床观察[J].河北医学,2004,10(3):244-247.
[6]王本祥.现代中药药理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49-1118.
(收稿日期:2014_3_4)
[关键词]腔隙梗死;眩晕;养血清脑丸
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_816X(2014)03_0253_03
doi:10.3969/j.issn.1009_816x.2014.03.32腔隙梗死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大约占缺血性脑卒中的20%~30%。临床表现为眩晕、记忆力减退、伴轻度的中枢性面瘫、偏侧肢体轻瘫或感觉障碍等,经治疗后肢体功能恢复较快,但眩晕常持续时间较长,且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情绪及治疗期望,因此在治疗肢体轻瘫或感觉障碍等的同时改善及治疗腔隙梗死后眩晕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养血清脑丸治疗腔隙梗死后眩晕,旨在探讨养血清脑丸对于腔隙梗死后眩晕的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本院内科住院患腔隙梗死后伴有眩晕的患者80例,腔隙梗死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关于腔隙梗死的诊断标准[1],并经头颅CT或MRI检查明确诊断,其中62例在本院经头颅CT检查确诊,18例至上级医院经头颅MRI检查确诊。眩晕诊断符合2010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定的《眩晕专家共识》关于中枢性眩晕的诊断标准[2]。排除脑出血、感染、囊虫病、moyamoya病、脑脓肿、颅外段颈动脉闭塞、脱髓鞘病和转移瘤等非梗死性腔隙病变,排除周围性眩晕及其他不明原因性眩晕。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男18例,女20例,年龄62~84(69.21±9.32)岁,其中伴有高血压病7例,高脂血症16例,糖尿病10例,冠心病心房颤动5例。观察组42例,男20例,女22例,年龄60~82(68.21±8.22)岁,其中伴有高血压病9例,高脂血症17例,糖尿病10例,冠心病心房颤动6例。两组年龄、性别、病史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两组患者除采用针对基础疾病的治疗如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措施外,均积极采用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神经保护治疗等,包括:肠溶阿司匹林片100mg口服,每日1次;静脉滴注血栓通注射液0.3g+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伴有冠心病心房颤动无禁忌证者给予华法林钠片4~6mg口服,每日1次,并根据凝血酶原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调整药物剂量,使INR控制在2~3之间;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养血清脑丸(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2.5g口服,每日3次。两组患者均治疗10天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治疗前及治疗2个疗程后均抽取患者肘静脉血检测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粘附率(PADT)。
疗效评价标准:参照《眩晕残碍程度评定量表》(DHI量表)[3]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临床治愈:眩晕消失,观察10天无复发;显效:眩晕明显好转,但伴头微有昏沉感;有效:眩晕好转,但伴轻微的自身或景物晃动感;无效:服药后眩晕症状未见减轻或加重。总有效率=(临床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版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粘附率比较:治疗前两组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粘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组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粘附率比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腔隙梗死后眩晕患者在承受肢体功能障碍的同时,还要承受眩晕带来的袭扰,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腔隙梗死后眩晕的原因主要是[5]:①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导致内听动脉供血不足。②脑梗死急性期颅内压增高可引起前庭半规管内淋巴的张力升高,或压迫前庭系统。③脑梗死急性期动脉血压升高及交感神经活性增强,引起椎动脉痉挛,导致前庭系统缺血。④血液粘度增高,血流迟滞,导致前庭缺血缺氧。本病属中医“眩晕”范畴,本病病位在清窍,血虚肝亢是本病的主要病机,治当以养血平肝。养血清脑丸是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钩藤、鸡血藤、夏枯草、决明子、珍珠母、延胡索、细辛11味中药组成的制剂。现代医学实验研究表明[6],当归、川芎: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作用。熟地黄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钩藤有镇痛作用。鸡血藤具有明显的抑制血小板聚集性作用。夏枯草具有抗凝、提高纤溶功能的作用;决明子具有降压、降脂作用。珍珠母具有抗脑缺血、缺氧及抗氧化作用。延胡索有镇痛作用;细辛有镇静、镇痛作用。所以养血清脑丸可显著降低血管阻力,缓解血管痉挛,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部循环;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脂及血黏度。本文结果显示,腔隙梗死后眩晕患者在常规抗血小板聚集及抗凝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养血清脑丸治疗疗效更明显,可以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项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内科杂志,1996,29(9):379.
[2]中华学医会神经病学分会.眩晕诊治专家共识[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5):369-373.
[3]王媛,贾建平.中医刁氏技法治疗梅尼埃病眩晕症状的DHI量表评估[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1,11(6):428-430.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012版[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136.
[5]林鹏洲,魏少君.灯盏细辛辅助治疗脑梗死后眩晕的临床观察[J].河北医学,2004,10(3):244-247.
[6]王本祥.现代中药药理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49-1118.
(收稿日期:2014_3_4)
[关键词]腔隙梗死;眩晕;养血清脑丸
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_816X(2014)03_0253_03
doi:10.3969/j.issn.1009_816x.2014.03.32腔隙梗死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大约占缺血性脑卒中的20%~30%。临床表现为眩晕、记忆力减退、伴轻度的中枢性面瘫、偏侧肢体轻瘫或感觉障碍等,经治疗后肢体功能恢复较快,但眩晕常持续时间较长,且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情绪及治疗期望,因此在治疗肢体轻瘫或感觉障碍等的同时改善及治疗腔隙梗死后眩晕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养血清脑丸治疗腔隙梗死后眩晕,旨在探讨养血清脑丸对于腔隙梗死后眩晕的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本院内科住院患腔隙梗死后伴有眩晕的患者80例,腔隙梗死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关于腔隙梗死的诊断标准[1],并经头颅CT或MRI检查明确诊断,其中62例在本院经头颅CT检查确诊,18例至上级医院经头颅MRI检查确诊。眩晕诊断符合2010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定的《眩晕专家共识》关于中枢性眩晕的诊断标准[2]。排除脑出血、感染、囊虫病、moyamoya病、脑脓肿、颅外段颈动脉闭塞、脱髓鞘病和转移瘤等非梗死性腔隙病变,排除周围性眩晕及其他不明原因性眩晕。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男18例,女20例,年龄62~84(69.21±9.32)岁,其中伴有高血压病7例,高脂血症16例,糖尿病10例,冠心病心房颤动5例。观察组42例,男20例,女22例,年龄60~82(68.21±8.22)岁,其中伴有高血压病9例,高脂血症17例,糖尿病10例,冠心病心房颤动6例。两组年龄、性别、病史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两组患者除采用针对基础疾病的治疗如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措施外,均积极采用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神经保护治疗等,包括:肠溶阿司匹林片100mg口服,每日1次;静脉滴注血栓通注射液0.3g+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伴有冠心病心房颤动无禁忌证者给予华法林钠片4~6mg口服,每日1次,并根据凝血酶原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调整药物剂量,使INR控制在2~3之间;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养血清脑丸(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2.5g口服,每日3次。两组患者均治疗10天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治疗前及治疗2个疗程后均抽取患者肘静脉血检测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粘附率(PADT)。
疗效评价标准:参照《眩晕残碍程度评定量表》(DHI量表)[3]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临床治愈:眩晕消失,观察10天无复发;显效:眩晕明显好转,但伴头微有昏沉感;有效:眩晕好转,但伴轻微的自身或景物晃动感;无效:服药后眩晕症状未见减轻或加重。总有效率=(临床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版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粘附率比较:治疗前两组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粘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组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粘附率比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腔隙梗死后眩晕患者在承受肢体功能障碍的同时,还要承受眩晕带来的袭扰,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腔隙梗死后眩晕的原因主要是[5]:①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导致内听动脉供血不足。②脑梗死急性期颅内压增高可引起前庭半规管内淋巴的张力升高,或压迫前庭系统。③脑梗死急性期动脉血压升高及交感神经活性增强,引起椎动脉痉挛,导致前庭系统缺血。④血液粘度增高,血流迟滞,导致前庭缺血缺氧。本病属中医“眩晕”范畴,本病病位在清窍,血虚肝亢是本病的主要病机,治当以养血平肝。养血清脑丸是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钩藤、鸡血藤、夏枯草、决明子、珍珠母、延胡索、细辛11味中药组成的制剂。现代医学实验研究表明[6],当归、川芎: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作用。熟地黄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钩藤有镇痛作用。鸡血藤具有明显的抑制血小板聚集性作用。夏枯草具有抗凝、提高纤溶功能的作用;决明子具有降压、降脂作用。珍珠母具有抗脑缺血、缺氧及抗氧化作用。延胡索有镇痛作用;细辛有镇静、镇痛作用。所以养血清脑丸可显著降低血管阻力,缓解血管痉挛,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部循环;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脂及血黏度。本文结果显示,腔隙梗死后眩晕患者在常规抗血小板聚集及抗凝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养血清脑丸治疗疗效更明显,可以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项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内科杂志,1996,29(9):379.
[2]中华学医会神经病学分会.眩晕诊治专家共识[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5):369-373.
[3]王媛,贾建平.中医刁氏技法治疗梅尼埃病眩晕症状的DHI量表评估[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1,11(6):428-430.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012版[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136.
[5]林鹏洲,魏少君.灯盏细辛辅助治疗脑梗死后眩晕的临床观察[J].河北医学,2004,10(3):244-247.
[6]王本祥.现代中药药理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49-1118.
(收稿日期:2014_3_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