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循善诱,引舌出动
2014-08-15刘亚英
刘亚英
诵读原本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孙洙曾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然而,在现代中学语文课堂中,却很少听到琅琅书声。究其根源,一方面,中学生已经逐渐成熟,或觉得朗读出声有失脸面,或懒于出口,羞于出口。另一方面,忽略朗读,教学任务繁重,课时紧张,教师往往将课堂大部分时间花在课文分析上,要求学生重视理解和分析课文,而忽视学生的朗读,长此以往,中学语文课堂上朗读声难觅。
古人云:“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朗读即出声地读、响亮地读,能使学生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将注意力自然而然地集中到语文学习上。这样学生通过朗读获得对文本的感性认识,培养兴趣。其实,有效朗读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还能提高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养成正确的语言习惯,促进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可谓一举三得。
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以获得更丰富的情感和知识的经验,可以用这些工具将自己的感受用不同方式表达出来,与他人交流,并通过不断的交流逐渐提高水平,发散思维,促进个性的发展。与此同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入理解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对课文中描写的人、物、事产生强烈的共鸣,接受各种社会性情感的熏陶,课文中战斗英雄昂扬的斗志,劳动模范舍我的劳动态度,科学家的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医生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运动员勇夺金牌的拼搏精神等,都会大大感染和丰富学生的情感。他们心通其情、意会其理,将这些美好的品质转化为对自己行为的要求和需要,并且在潜意识中积极模仿,产生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有效的诵读,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还能提高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养成正确的语言习惯,促进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可谓一举三得。下面笔者从以下方面谈谈如何加强课堂诵读。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要想让学生开口,必先诱发他们的热情。中学生是一个很活跃的群体,他们对于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相当活跃。在课堂上,教师的朗读引导很重要,教师的投入能很好地将学生带入情境,有了很好的气氛渲染,那么课堂朗读的火花将燃起。例如我在教授一些古诗词时,如《琵琶行》,可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良好的朗读情境,诱导学生慢慢地“融情入文”,渐渐培养朗读兴趣,从而使学生热爱朗读。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二、教师多下水范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教学中我们更多地使用多媒体。不能否认录音中行家朗读的示范作用,但它无法替代教师的范读。教师范读的声音更加真切,心理学所说的“范型启发”,除了声音的传递外,教师的眼神、表情、手势等体态都能作为信息,即时直接传递给学生,更易感染学生。由此可见,教师范读的效果远强于录音朗读。而且录音朗读远不如教师范读来得实用和可靠。
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范读易于激起学生的读书热情。同时,学生还可以从教师的范读中受到熏陶和启发,潜移默化地模仿老师的朗读方法和技巧,无形中爱上朗读,不断提高朗读水平。声情并茂的范读,把教材上的语言文字化作有声有色的画面,使学生在形象感受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再次置于课文中,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教师范读时,学生视其人,闻其声,感受文章的语言,领略文章的气息,并不停思索:“为什么用这样的语气读?”“用这个词好在哪?”在思索中,学生感悟语言内在的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生动。
教师的范读是阅读教学中的一种有效方法,优美的朗读,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个性化、创意性阅读课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能打动学生,以情激情,在学习课文时能够更好地自主探究。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后,教师就范读课文或者让学生听课文录音,由此调动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学生会产生模仿心理,模仿录音读课文,模仿老师读课文,而读不出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情感。教师的范读或课文录音放在学生对该句子理解有困难或者朗读不到位时,也许效果更好。
三、读出个性
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感从何而来,不开口是不行的;要鼓励师生用自己的方式和习惯读出兴趣,读出要义,读出感情,读出成果。
古人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甚至“每有会义,不求甚解”,朗读及诵读本身是一种享受,哪怕悟得有不足之处,教师也不用急于把要义“兜售”给学生,让学生在诵读中自己感悟,提高理解能力。让不同的学生读出自己的意味,师生一起品味探讨,获得的收获远胜于五花八门的磁带范读。我曾在课堂上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诵读《再别康桥》,树立学生的信心,强化诗歌鉴赏能力,效果优于教师的“一言堂”。偶尔在课堂上举行小型的诗歌朗诵比赛,学生进步更大。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开口读书,开口读诗,一个人有了相对优雅的品位,自然审美情趣有所提升,有较高的文学素养。
诵读是学好语文的一把钥匙,如果充分重视诵读教学,就能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教师在诵读中要提高自己的水平,精心指导学生,科学引导学生诵读,让琅琅书声回荡在语文课堂和校园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