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永河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浅析
2014-08-15李文妍
李文妍
【摘要】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标的日益推广,语文教学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怎样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当下讨论的热点,其中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对辽宁省特级语文教师孙永河发表的作品和课堂教学实录进行研究,总结并归纳了孙永河的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特色,分别为:导语:诙谐幽默、巧妙设局;讲授语:旁征博引、开阔视野;提问语:别具匠心、引人深思。
【关键词】孙永河;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导语:诙谐幽默,巧妙设局
导语是上课之初教师导入新的教学情境时所说的一段话。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那么课堂导语就是艺术中的艺术。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导语是一堂语文课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精心设计的导语通过教师之口讲出来时,应该立刻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同时激发学生的思维,引起他们强烈的听课欲望。在孙永河的课堂上,导语不仅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门蕴含丰富的艺术。
(一)幽默的自白
一堂高效的语文课需要老师和学生的通力合作,这就要求师生之间关系融洽,所以,孙永河在上课之初这样设计自己的开场白:“我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板书:孙永河)在学校里常常有人把我的名字写错,有的把‘永字写成了‘泳字(板书),那意思大概是在河里游泳;有的把‘河写成了‘和(板书),这大概是受王羲之《兰亭集序》的影响,‘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我确实也曾因此动过改名的念头,但后来放弃了,因为—”学生顺势说:“永和豆浆!”全班同学都笑
了。[1]
这样的自我介绍不仅诙谐幽默,而且瞬间拉近了老师和同学之间的距离,让同学们在谈笑间不禁喜欢上了这位平易近人的老师。
(二)巧妙的质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导语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在上课伊始紧紧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后面的内容顺利地进行下去。
孙永河在《定风波》一课中是这样导入的:“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苏轼的作品《定风波》。对于今天的课,我并不抱乐观的态度,因为我觉得大家可能并不了解苏轼这个人。”此话一出,就成功地挑战了同学们的好胜心,学生们并不认同老师的判断,孙永河继续说道:“自认为了解苏轼的同学请举手!”有十几名同学举手,孙永河顺势说道:“请大家结合苏轼的作品来谈一谈你对他的认识。”[2]在这样的导语设计上,孙永河采取了激趣设疑的方法,简练地将学生引入新课的学习中,学生积极地“掉入”孙永河设的“陷阱”中,在短时间内搜集了大量关于苏轼的资料,不仅主动地复习了曾经学习过的知识,还为接下来的学习打开了思路。
二、讲授语:旁征博引、开阔视野
讲授语是课堂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教学语言。它是把教师备课时写在教案中的内容通过有声语言传授给学生。教师的讲授语言应该清楚、流畅,抑扬顿挫,快慢适中。[3]一段好的讲授语既可以在短时间内向学生传授较多的知识内容,还可以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对文本的求知欲望。这就要求讲课教师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较强的时代感和浓厚的人文精神。孙永河经常这样设计他的讲授语:
在解析诗句的过程中,孙永河运用所积累的知识,选择恰当的部分,对新授内容加以点拨,在讲授《登高》时,为了引导学生认识到记忆的重要性。他这样设计:“温家宝在上任伊始的记者招待会,就用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而言诗明志;又在非典肆虐时,在香港引述《礼记》中的‘上不怨人,下不尤人来说明‘我们这个民族确实是愈挫愈奋,愈挫愈勇的道理;在视察陕西灾区时,他以白居易的‘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冻饥声告诫官员。”[4]孙老师以温家宝为例,将诗句融汇在讲授语言里,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诗词的魅力所在,让他们在钦佩温总理饱读诗书的同时,深刻地感受到了记忆与背诵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在旁征博引的讲授中,孙永河不仅开拓了学生们的视野,也展示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达到的阅读水平:博览群书。走进孙永河的书房,映入眼帘的书籍让人目不暇接。由此可见,孙永河十分重视阅读和积累,也正是因为这样丰富的积累,孙永河的课堂才会如此生动。
三、提问语:别具匠心、引人深思
提问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提问是一种教学反馈,通过提问可以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宋代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提问能起到“促疑”“释疑”的作用,提问可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5]
孙永河认为一堂语文课的艺术重在“激活”,“激活”的目的则是“唤醒”,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关注两个问题:一是教师把解读作品的切入点选在了哪里?二是教师的课堂提问是否有效,也就是“问在了哪里?”在孙永河的课堂上,他是这样设置问题的:
(一)层层递进的追问
在孙永河的课堂上,老师的追问更像是和学生之间的一种平易近人的交流,学生感觉不到提问的压力,反而轻松地与老师探讨对文本的认识,不知不觉中走进了学习的氛围。例如在学习《登高》一课时,为了让同学们体会诗中语句的深意,孙永河说:“虽然能够背诵下来,但是,可能我们还没有真正读懂它”。此时,同学们不是很同意老师的判断,老师接着说:“不信,我们研究研究看,大家读这首诗的时候发现什么没有”?学生抢答:“这首诗的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老师追问:“前四句提到了那些意象”?学生:“风、天、渚、沙、鸟、落木、长江”。老师追问:“除了视觉能够感受到的以外,还提到了什么”?学生:猿的叫声。老师:“找意象不要有遗漏。同学们想一想,同样是写景,同样是写秋天,同样是在简短的诗句中浓缩多个意象,杜甫的《登高》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有什么不同”?学生:“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不如杜甫的《登高》大气”。老师对同学的回答给予了肯定,同时又追问:“能不能概括一下景象的特点”?一位同学回答:“杜甫的这首《登高》表达的虽然是悲伤的情感,但是又好像不全是悲伤,让人觉得很开阔,很雄浑,也很深沉”。[6]此时同学们纷纷表示赞同,老师也在此时给予了肯定和表扬。这样的追问以老师对同学们的质疑开始,以同学们收获知识和成就感结尾,不失为一个成功的提问。endprint
(二)相得益彰的比较提问
比较发问是指教师通过提出比较性问题,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由表及里地深入分析,达到对事物深刻的认识。
在讲授《登高》一课时,孙永河首先为同学们展示了两副分别描述李白和杜甫的对联,让同学们猜哪副是描述李白的,哪副是描述杜甫的,并说出理由,等同学们讲出理由后,又问同学们更喜欢其中的哪位诗人,同样要说出理由,很多同学回答喜欢李白,因为李白的诗“飘逸”,只有少数的人喜欢杜甫,老师请其中一位说出理由,一位同学说:“杜甫身上有一种敢于面对困难和承受痛苦的勇气,让我非常佩服。另外,他好像总写着别人,唯独不考虑自己”。老师启发问道:“能举一个例子么?”学生背诵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最后两句。老师评价道:“说得非常好。咱们把这几句诗一起背一下!”[7]经过这样的比较,不仅使学生们温习了从前学过的知识,探讨了李白与杜甫的不同诗风,还为接下来的学习做了一个良好的铺垫。
孙永河认为:“语言”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苏霍姆林斯基认
为:“教师说话能力的高低,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8]教师的思维在课堂上大部分是通过语言来传递给学生的,如果教师事先没有经过精心的思考,那么说出的话只会增加语言的量而不能提高语言的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不同于日常口语交际的语言,要使每一句话都能够促发学生的思维,这就要求教师语言的艺术性,孙永河的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特点有很多一线老师值得借鉴的地方,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孙永河.《登高》教学实录.
[2]孙永河.《定风波》教学实录.
[3]李晓明.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M].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孙永河.《登高》教学实录.
[5]李晓明.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M].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孙永河.《登高》教学实录.
[7]孙永河.《登高》教学实录.
[8](苏)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M].肖勇,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
[基金项目] 2014年度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结题成果,项目编号:LSLKtziyx-40;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结题成果,编号:JG13CB029。
作者简介:孙永河,现任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副校长,辽宁省语文特级教师。在《中国教育报》《语文教学通讯》《语文学习》等刊物上公开发表作品70余篇。
(编辑:刘佳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