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冒出问号

2014-08-15吴育良

课外语文·下 2014年7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问题意识阅读教学

吴育良

【摘要】初中语文在增加字、词等基础知识难度的同时,又对学生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所占比例逐渐增加。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印象,提高阅读水平和欣赏能力,对教学质量提高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阅读教学;问题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现在的初中语文课堂,学生阅读占据了大部分时间,但学生阅读的效果却不甚明显。无论是现代文阅读,还是古文、诗词赏析,大部分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中心思想的把握,都无法做到快速、精准,阅读水平停滞不前。学生阅读时,教师让看哪里就看哪里,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对不理解的部分一带而过,不加思考,缺乏问题意识。而问题意识能够引起学生自身与创作背景的共鸣,加深对作者情感的理解,对学生阅读来说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要帮助学生培养问题意识,让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并积极思考,搞懂全文大意,进而提高阅读水平。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

现代初中语文教学的教育目标,不仅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得到答案,更重视学生得到答案的思路和过程,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能够通过问题得到启发,并有所感悟,有所收获。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促使学生发现问题,并吸引学生开动脑筋深入思考,养成分析问题的习惯。

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能够让学生更积极地阅读和思考,还能够加深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更好地把握文章主旨,为自己创作积累更多的文学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确定学生为课堂主体,能够帮助学生从心理上树立主人公的印象,增强学生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随着问题的逐步深入,引发学生思考,加深对阅读内容的认识,更好地掌握课堂知识。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思考,积累更多的写作方法和背景知识,为学生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思路

初中生性格活泼,思维活跃,培养其在语文阅读过程中的问题意识,相对容易。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注重学生的意见、性格、个人习惯等,充分表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然后创新教学方法和及时更新教学素材,吸引学生兴趣;以引导为主,鼓励学生质疑;增加与学生的交流,随时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树立学生问题意识,提高学生阅读水平。

(一)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学生都具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方式,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能够充分遵从自己的思维方式,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只有让学生了解到自己作为课堂主体的地位,才能充分调动其学习热情。

例如,对同一首词—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有的同学体会到的是词作所描绘出的凄凉和孤独之感,有的同学则对作者关于天穹的想象着迷,每个同学都有自己不同的体会。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并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比如:“作者创作的背景是什么?”“从哪些字、句中,表达出了作者的内心世界?”通过这些问题做引子,让学生更深入地研究词的内容和词句含义。鼓励学生勇于思考和表达,通过主动学习来发现问题,提出意见,逐渐培养问题意识。

(二)从日常生活元素着眼,启发学生好奇心

阅读教学的课堂上,加入生活元素,能够迅速引起学生注意,帮助学生快速投入进去。在引导学生培养问题意识时,教师可以用与生活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逐渐适应“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阅读“步骤”,建立问题意识。

例如,在鲁迅的《故乡》中,教师可以从“故乡”“朋友”“童年回忆”等关键词来引导学生,比如“自己有没有去过父母或者祖父母居住的地方?”“有没有现在断了联系的儿时玩伴?”等,快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故乡》中的“我”见到闰土后的心理变化,也都可以作为课堂讨论的内容,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与周围同学讨论。通过贴近生活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再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完成课堂知识的学习。

(三)大胆质疑,小心求证

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大胆质疑,积极思索。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主动去学、去问、去想,教师可以通过讨论的方式参与进去,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错误纠正。在引导学生大胆质疑的过程中,学生质疑的内容可以是解题思路、问题答案、教材知识,甚至是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尊重学生意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例如,在学习《出师表》一文时,笔者让学生先预习,熟读课文,并找出问题,大家讨论。大部分学生找出的问题都是像“能够表明作者出身的语句是什么?”“文章中的古今异义的词语有什么?”“作者对君主的建议是什么?”等能够在课文中找到答案的、知识性的问题。但在接近下课时,有一个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这篇文章的写作目的是什么?”大部分同学都认为:“作者显然不是‘贪慕名利之徒,留下这篇佳作也不是为让后人了解到自己的才华,那么其写作目的就是要规劝并告诫君主,要怎样励精图治。”笔者在讨论后又做了补充:“当时在蜀汉朝廷中,反对国师北伐的呼声很高,诸葛亮要完成北伐事业,首先要解决内部矛盾,作《出师表》除了对新主刘禅的规劝外,最重要的还是对朝廷重臣的质疑作出回应。”然后紧接着这个学生又提出:“既然诸葛亮这么放心不下,为什么非要亲自出征呢?不能派遣朝廷大将去吗?”对于这个问题,笔者也没有确定的答案,这个时候又接近下课,于是就对大家建议:“老师对这个问题也没有确切答案,大家可以在课后读一下《三国演义》,了解一下时代背景,明天再来讨论这个问题好不好?”通过尊重学生的质疑,引导学生思考,在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的同时,又能引发学生“质疑”的热情。endprint

(四)激发兴趣,搭建创新求异的交流平台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大量的阅读必不可少,只占用课堂时间远远不够。教师要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创新阅读方式和交流渠道,引进现代科技手段,让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并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做好引导工作。

例如,像四大名著、史记、世界四大喜剧(悲剧)、神话传说等,在教材上只有选段,教师可以通过扩展教材部分,引导学生阅读,如在学蒲松龄的《山市》时,让学生思考之前读过的《聊斋》中的故事,并加以讲述;另外,提出一些“奇怪”的问题,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如在一次阅读课外材料《赫尔墨斯和雕像者》时,笔者问道:“赫尔墨斯出自什么神话?是什么神?在这个神话中还有什么有趣的故事?”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与学生建立交流平台过程中,教师大胆创新交流方式,应用多媒体、QQ、微信等现代交流方式,并定期与学生讨论、交流,借此引导学生培养阅读兴趣,建立问题意识等。

(五)注意问题意识与包容性的共存

初中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存在片面性,教师要时刻注意学生的表现,及时引导,让学生能够正确、客观地认识问题。例如,一次在课堂上,当笔者讲到白求恩高超的医术与高尚的品德时,有学生说现代的医生医德都有问题,完全没有医者仁心。笔者意识到由于现代社会信息公开化,初中生受到一些负面信息,对社会的认识和自身世界观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于是就借这个机会对大家说:“现代社会虽然有灰暗的一面,但大家也不能看不到光明,就拿医生这个职业来说,远的有北京同仁堂的胡医生,近的有咱们校医务室的王老师,都是切实为大家办实事的医生啊。我们了解到社会不好的一面,并不能对现在的生活失望,而要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来改善这些问题,让我们的社会变得越来越好。”要让学生通过问题引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培养健康的生活态度。

三、结语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培养问题意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快速地把握文章中心,深入理解文章主题,提高阅读效率,对学生阅读能力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可以从学生自身着手,根据学生特点,创新教学方法,从敢于质疑,到善于质疑,逐步推进,帮助学生培养阅读兴趣,建立问题意识,提高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掌成龙.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J].新课程(上旬),2013(12).

[2]蔡伯训.解读文本,培养能力—— 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八大能力的培养[J].吉林教育(现代校长),2007(11).

[3]刘承滔.快乐阅读智慧思考——浅谈语文阅读教学问题意识的培养[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3(7).

[4]李赟.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考试周刊(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91).

(编辑:龙贤东)endprint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教学问题意识阅读教学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新课改下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语文教学中疏导学生叛逆心理的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兴趣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之我见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个性化阅读的原动力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