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该怎样继承传统?——从中小学生诵读《三字经》等文化典籍说开去

2014-08-15

教育导刊 2014年1期
关键词:三字经典籍历史

罗 岩

(罗 岩:沈阳师范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学院 副教授辽宁沈阳 110034 责任编辑:罗旭舟)

一、引言

近几年,许多中小学校,甚至幼儿园也从对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出发,开展了 《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千字文》等历史文化典籍进校园活动。2008年12月,四川省成都市教育局启动了在中小学 (幼儿园)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要求学校每天至少抽出15分钟安排学生“晨读”、“午读”或“暮省”。〔1〕江西省一些县(市)2011年出台规定,将 《弟子规》作为家庭作业,要求家长与孩子一起诵读。〔2〕江苏省扬州市,在先行试点的基础上,自2010年秋季学期开始全面开展“诵读国学经典”活动,《三字经》、《弟子规》等传统国学经典将进入小学课堂。〔3〕广州市天河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制订了从幼儿园起各年级经典进校园的达标要求,小学六年级学生需能背诵《千家诗》、《大学》、《论语》、《中庸》 等。〔4〕在孔子的诞生地山东曲阜,近年全面启动以“诵读先贤经典,塑造当代君子”为主题的传统文化教育工程,积极营造“校校孔子像、班班论语章”的传统文化教育氛围。〔5〕

文化典籍诵读在取得一定教育效果的同时,也为社会广为关注,甚至质疑。在一定意义上说,一时兴起的文化经典诵读活动一方面反映国内民众民族文化自觉意识的提高,这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具有特殊的文化意义;另一方面,就其活动的组织及其效果来看,也难免带有“泥沙俱下”的复杂性。〔6〕各种褒扬、批评所反映的不仅仅是有关部门或学校对教育内容的选择问题,而是涉及到如何认识传统、如何继承传统这一思想教育领域里的深层次问题。

二、继承传统的目的在于创新

《三字经》自南宋以来流传700多年,其中的以“性善论”为核心的儒家教育思想,对年轻一代的品德教育和良好文化修养的形成无疑是有一定的启示意义。然而,无论从教育内容,还是从教育形式上看,《三字经》等文化典籍都存在着与当代社会发展条件不相适应的情况,其历史局限性非常明显。特定的历史文化环境,催生特定的思想和道德观念;特定的思想和道德观念又反过来影响那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建设。如今,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观念需求已经到了一个需要重新整合的时代。〔7〕在今天发展市场经济,建设工业化、现代化的民主法治国家,并面临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形势下,必须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建设社会新道德为目标,从思想教育内容到组织形式上对这些传统文化及其经典进行现代性转换。

继承传统的目的在于创新。《三字经》等文化典籍是我们进行创新的文化“种子”,而不是可以为我们直接食用的“果实”。要让 《三字经》等文化典籍服务于当代人还需要我们研究如何适应今天的“土壤”环境和人们“口味”的新要求,对它们进行必要的改良和培育。东亚的日本和韩国,在传统文化,包括外来文化与现代化发展融合中的不少经验值得我们汲取。大约在公元14世纪,《三字经》传入日本,成为日本儿童的汉学启蒙读物。随着时代发展,同时结合自身的文化状况,日本人创编了不少对 《三字经》进行改编、注释以及翻译的新作品。〔8〕这是一条对外来文化进行本土化改造和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性转换的道路。相反,在 《三字经》等文化典籍发源地的中国,近些年在“国学热”的大背景下,许多地方不是在努力研究如何利用传统去创新我们的文化,而是热衷于去营造历史氛围,在肤浅层面上采取单一的、机械的教育形式让孩子发思古幽情,这实在是对继承传统的误读。

传统文化既是历史的,更是现代的。对于任何历史问题,包括对文化典籍等历史文化成果的认识,不仅要在特定时空维度上把握历史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也要在大的时空联系上探索历史文化的整体性、系统性和规律性。同时,还要针对当今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科学阐释历史文化的现代价值,找到对其合理利用的有效途径。于是,弘扬中华历史文化,也包括借鉴国外历史发展成就不再是单纯地发现、描述、说明某种历史事实和历史规律,而是“以当代社会意识、文化价值赋之以新的生命”。〔9〕也就是说,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要善于将那些在历史时空上呈分散状态的若干个点,按照系统联系的思想将其连缀成具有整体意义的、反映历史文化规律的一个面,再对其进行现代解读,使之形成具有“立体感”的、鲜活的文化养分。我们继承传统就是要通过吸收这些“文化养分”来强壮我们的身体,提高我们在全球化时代和面对各种现实社会问题时的适应能力。

三、对当代社会传统文化教育的几点思考

(一)充分认识历史文化遗产的整体性

《三字经》等文化典籍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是由一定的思想内容、形式与其特定的历史环境所构成的统一体。对 《三字经》等文化典籍的认识首先要尊重历史,尊重历史文化遗产的整体性。特别是围绕历史典籍中的所谓“精华”与“糟粕”问题,更应该有一个科学的态度。

“精华”与“糟粕”都是相对于传统文化的现代思想教育价值而言,任何文化形态的价值都是通过比较得出的,没有“糟粕”作对照,对“精华”的阐释也自然缺乏说服力。而且,传统文化典籍都是历史的产物,即使有作为内容的“精华”与“糟粕”,它们也往往存在于统一的、特定的形式中。我们对 《三字经》等文化典籍的解读应该将其文化内容及思想含义与其特定的“语境”相联系,而不是片面地宣讲其中所谓有益的教育思想。事实上,当我们还原了那些所谓“糟粕”,将其放到特定的历史时空中加以诠释,它们也就不再是“糟粕”,而成为对今天仍有思想教育意义的文化养分。因此,“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其实质就是对传统文化“扬弃”的现代化转换。〔10〕而不是将传统文化及其成果碎裂后,从中找出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只有放大时空去阐释历史,才能从中真正把握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而所有这些都要以充分认识和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为前提。

(二)尊重文化表现形式的差异性

大自然的生机与繁荣离不开生物多样性,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同样离不开文化多样性。〔11〕一种文化现象的形成是特定人群对特定环境的适应,是长时间历史演化和累积的结果。传统文化的地区差异性或文化多样性既是历史时期的文化现象,又是现代社会条件下人们追求幸福生活、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依托,同时也为人类在全球化趋势下进行文化选择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正像约翰·密尔(John Stuart Mill)所说:“人类要成为思考中高贵而美丽的对象,不能靠着把自身中一切个人性的东西都磨成一律,而要靠在他人权利和利益所许可的限度内把它培养起来和发扬出来。”〔12〕文化不仅与生产力发展水平或生产方式有关,更与特定人群所具有的不同的生活方式、审美取向、文化心理、风俗习惯等相联系。〔13〕继承传统的一个基本要求是对文化表现形式差异性的尊重,同时也要尊重不同人群和个体对自身文化的选择权。

2008年2月,有关部门在中小学推广京剧进课堂的做法曾被关注,并引发不少质疑。就继承传统和保护京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我们既要防止由“文化全球化”带来的世界范围内文化多样性的丧失,同样也不该主张搞千篇一律的“文化全国化”。其实,文化趋同化、模式化、单一化才是人类文化面临着的最大焦虑,也是传统文化在新世纪遭遇的最大威胁。〔14〕在对待 《三字经》等文化典籍的态度上,如果一所学校、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都在去营造一种氛围,大家都共背同一经典,齐唱同一颂歌,那么这个民族就不会再有活力。中国地域复杂,文化各异,作为一个多民族大家庭,文化建设的目标是构建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和谐文化,其本质是通过文化交流实现文化创新和全社会的共同发展。从政府行政管理视角上,重要的是创造条件为各地的文化传承活动打造公平的展示平台,通过机制创新激活传统文化的传播活力,以促进形成“美美与共”、和谐包容的社会文化发展的大环境。

(三)摈弃“狭隘民族主义”与“民族虚无主义”

自19世纪40年代,随着帝国主义的殖民入侵,有识之士对传统文化开始了痛苦反思,也使“民族虚无主义”逐步成为近代思想文化的主流意识。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初期,在“破四旧”和“文化革命”等左倾思想影响下,也一定程度上延续了这样的一种心态。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力的增强,特别是“冷战”的结束和全球化的加速推进,极大地增强了国民的“文化自觉”意识,但与此相伴生的“文化保守主义”、“文化复古主义”,甚至是“狭隘民族主义”也渐渐抬头。近些年出现的一些对“国学”的追捧,还有“遗产热”、“名人故里之争”、“仿古建筑热”等,既有其合理因素的作用,同时也透露出我们在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上存在着很大的误区,甚至有极端或偏激错误,北京故宫的“星巴克事件”就是个明显的例证。

从古到今,我们对民族文化或传统问题上的认识长期左右摇摆。闭关锁国的封建统治,我们唯我独尊、对外部世界不屑一顾;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打开国门后,我们又在中西比对中无地自容,犹如无头苍蝇;30年改革开放的发展成就,在提升了我们民族自信心的同时,也唤起了一些人沉寂多年的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是我们一直没有能够单纯地从国家或者民族的层面上升到全人类的高度来观察问题和解释社会,没有能够将世界看作是一个有机联系的大系统,没有能够在这样的一个大的时空背景下来把握世界文化的共性和认识人类文明的发展规律。仅与自己过去比或者仅与西方作比对,都不会真正找出我们民族的传统智慧和文化优势。只有超越了这些束缚我们思绪的文化藩篱,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和继承传统的方式才会有正确的方向。

(四)传统文化教育重在“得意”而“忘形”

“教育是一种人类社会所特有的更新性再生系统”,〔15〕教育既作为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通过各种教育形式传承传统文化是当代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的神圣使命。然而,一些地方所开展的传统经典诵读活动,由于方式死板老套,加上组织者的形式主义和片面性,使文化教育与传承的效果大打折扣。不少学校仅仅把学生的诵读作为一种形式要求,甚至热衷于营造历史文化氛围,让学生们机械地记忆那些已不合乎现代语言习惯的文化内容。

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科技发展水平,文化所依托的社会条件不同,其“形式”或“具象”都会有着自己的特点。传统文化绝不是“旧文化”,也不该是死板的教条。像《三字经》,在它所流行的历史时代,不仅内容得当,形式上也具有简洁上口、语言亲和等特点,通过学生诵读、教师释疑与言传身教形成了较大的社会影响自在情理之中。但是,社会发展到今天,对于当代中小学生来说,《三字经》等传统文化典籍里存在着大量晦涩难懂的字词,采用单一的全文诵读和生硬灌输方式,很难得到应有的教育效果。传统文化教育重在“得意”而“忘形”,重在从传统文化中提炼出有益的思想内涵,通过为现代人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加以传递。深一层讲,对孩子的思想文化教育,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要与当代社会发展的现实相结合。在继承传统,从中获取文化营养的同时,更需要他们亲密“泥土”和“芸芸众生”,从当下的自然与社会文化环境中汲取民族发展的智慧。

注释:

〔1〕江芸涵,熊博.成都中小学生诵读国学经典 〔N〕.四川日报,2008-12-26(B04).

〔2〕余红举,余霞云.新建县里出方案,学校订计划:家长陪孩子背诵 《弟子规》〔N〕.江西日报,2011-04-06(C02).

〔3〕徐秋月,何瑞琳.扬州开展“诵读国学经典”活动,秋学期——《三字经》 《弟子规》进课堂〔N〕.扬州日报,2010-08-12(A02) .

〔4〕贺林平.3月,广州天河区中小学及幼儿园开设文化经典教育课 〔N〕.人民日报,2012-03-16(12).

〔5〕李建伟.校校孔子像,班班论语章 〔EB/OL〕.〔2010-08-11〕 .http: //sd.people.com.cn/GB/183682/183713/12412097.html.

〔6〕赵林.“国学热”的文化反思 〔J〕.中国社会科学,2009(3) .

〔7〕黄海,刘瑞玲.读经热的冷思考——中国传统文化对青少年成才的积极与消极因素解析 〔J〕.中国青年研究,2005(2).

〔8〕谭建川.《三字经》在日本的流播与衍变 〔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1).

〔9〕张政文.历史的三种时间量度与三种理解范式 〔J〕.中国社会科学,2011(3).

〔10〕齐勇锋.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 〔N〕.人民日报,2011-04-01 (20) .

〔11〕罗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视角下的农村基础教育改革〔J〕 .教育科学, 2012, 28 (3) .

〔12〕(英)约翰·密尔.论自由 〔M〕.许宝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74.

〔13〕田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三议 〔J〕.文艺研究,2006(5) .

〔14〕刘锡诚.坚守文化的特性——写在第三个文化遗产日之际 〔N〕.人民日报,2008-06-13(16).

〔15〕叶澜.世纪初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断想 〔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1).

猜你喜欢

三字经典籍历史
《典籍里的中国》为什么火?
在诗词典籍中赏春日盛景
朗朗韵味话经典
新历史
典籍翻译模式的构建与启发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先秦典籍中的男嬖形象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