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与青少年线上自我探索的研究述评*
2014-08-15黄华
黄 华
(黄 华:肇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副教授 广东肇庆526061 澳门大学教育学院 博士生 责任编辑:张 敏)
一、引言
自我是个体关于其作为“谁”的深层经验。当代社会科学视域里,自我被视为是持续而流变的形成过程。这种“形成性”或“流变性”在青少年阶段尤为突出。伴随着各方面的变迁,青少年的自我成长常常是暗流涌动的经历,那些诸如“我是谁”、“我该怎么做”的问题常常萦绕于心,为此,他们迫不及待地寻求属于自己的空间,尝试不同的活动来确认自我、采择各样的符号来标示自我等等。社交网络提供了相当自由宽阔的场域,从而吸引着青少年蜂拥进入其间,进行自我的实验和探索。对此,国外理论界业已作出丰富的回应,本研究试图通过梳理这些新近的进展,归纳青少年在社交网络里进行自我探索的基本议题,以启迪未来的研究。
二、社交网络
早在1995年,哈佛学者Turkle就预言互联网是一个“社交实验室”。〔1〕不过,真正让该“实验室”获得充分功能的却是近年来基于Web2.0技术的社交网络。社交网络是宽泛的、框架性的概念,其核心要素包括:用户建构一个公开或半公开的个人主页 (profile)、创建或列出与他人的关系以及藉由他/她的或其他人的朋友列表而“穿行”于整个网站。〔2〕典型的社交网络包括Facebook、Twitter、新浪微博、人人网等。
社交网络对青少年的日常生活的影响日益彰显,已然在不经意间成为青少年的生活世界的组成部分。较之传统网站或者个人博客,社交网络具有更为真切的“社区”特征。通过各种功能或工具,比如加好友、发布信息、参与评论、“@昵称”、私信等功能,青少年在很大程度上获得“我们在一起”的类似社区生活的临场体验。而与此同时,青少年也在其间呈现丰富的个人信息、探索线上的自我。比如日前在新浪微博里广泛流转的代言体 (“我是**,我为自己代言”)正是反映了青少年在线上时空进行自我探索的强烈的内在冲动。
三、青少年在社交网络的自我探索
青少年的自我探索或实验随着所处情境的特定设置而表现出诸多变化,社交网络作为迥异于现实世界的情境,意味着青少年在其间的行动也因应地表现出特定的样态。对此,学界当前的聚焦主要围绕着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自我探索的社区条件
青少年的自我是一个关系的产物,如前所述,社交网络为青少年的线上自我提供了必要的社区环境。它具有的几个鲜明的特征可以促使青少年的自我表达和建构更具有探索性或实验性:①线上自我呈现的非具身化 (disembodied),这允许青少年可以对自我的某些方面 (尤其是身体特征)进行修饰或裁剪;②线上自我呈现的匿名性,根据社交网络的设置或性质,青少年可以以完全匿名、非匿名或完全实名的方式表征自我;③社交网络里的互动在时间维度上并不要求完全同步,互动的异步性允许青少年获得较大的时间自由度进行自我探索和实验;④青少年在社交网络里的线上自我往往通过符号或者文字归档 (archiving)而成,表现为逐渐建构或“积淀”的特性,并非如同现实生活中那样在与人互动中实时完成。
(二)自我探索的工具
在社交网络中,自我探索需要特定的工具来实现。这主要包括个人资料、发布和互动工具(比如“@”、评论)等。首先,青少年利用个人资料来表现自我。个人资料是各种自传信息的模板化和结构化的呈现 (比如昵称、化身、性别等)。青少年的昵称常常刻意折射出其线下自我的某些特征。青少年也常常会选择某个化身 (比如头像)作为自己的线上表征,化身的意义在于其参与线上互动时,代表着自我的类似“具身化”的存在。许多社交网络也提供了可供用户编辑的个人资料选项,比如性别/性倾向、情感状况、生日/血型、地域等等。于此,可编辑性为青少年的线上自我探索提供了丰富的机会。比如青少年可以改变自己的线上性别并做出相应的行动,然后潜水观察其他人对这个新异的性别身份的反应,藉此获得不同的视角来理解和认识自我。
其次,“发布”是青少年在社交网络进行线上自我探索的重要工具。青少年在社交网络里主要依赖文本、图片或视频等方式来展示自己,因而其线上自我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发布而就”(posting into being)的特性。较之于其他年龄的用户群,青少年更易于接纳和掌握图片发布的技术而且也更易于生成关于自己的图片。自我相关的图片可以促动青少年的自我感形成——这些图片和视频,充分折射或“展示”了他们的自我状态、偏好或品味。
最后,更重要的是,社交网络提供了丰富的互动工具,比如关注、“@昵称”、“赞”、评论、转发、私信或其他。这些工具允许青少年以多样的方法灵活地参与互动、建立关系以及表达自我。比如,青少年喜欢在社交网络里使用“@昵称”功能,实现一对一的沟通。借助这些沟通工具,青少年可以探讨活动安排,交流思想见解或者维系人际关系等。青少年也倾向于通过“转发”工具将特定的符号(尤其是公共媒体里的潮流作品)纳入到个人主页里,成为线上自我的构成部分。总而言之,通过社交网络的互动功能,青少年面对着个人主页里源源不断地涌现 (来自好友或者其他用户的)的信息洪流,点开一个又一个——而正是在点击之间,他们穿行于这个丰富而复杂的虚拟时空,获得持续而间接的体验,进而逐渐在其间安置或定位 (position)自我。
(三)线上自我探索的特征
青少年的线上自我探索是一个复杂而流变的过程,流光溢彩如同所谓的“自我认同观光”(Identity tourism)。〔3〕考虑到社交网络的特点,青少年在其间探索自我主要体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首先,社交网络里的线上自我具有“拼凑”(bricolage)而成的特点。在社交网络的参与中,青少年并非简单地将现实生活中的自我投射上去,而是表现为某种再造或发明。他们借助多样而丰富的语言/符号资源和互动工具,比如对相关内容的包含、采择、省略、布置等,“拼凑”其线上自我。所谓的“拼凑”看似松散或者破碎的,实则是折射出青少年所具有的“后现代”的自我表达和建构本质:流变、耦合、以工具/符号为媒介,以及持续生成的过程性和未竞性。各种信息或素材被重新脉络化 (recontextualized)——基于其生活经验进行重新阐释和再构,从而获得属于个人的意涵。比如青少年往往在社交网络藉由彼此玩笑、插科打诨,对某些负载着传统的或约定习成的意涵的主流论述进行颠覆、反讽或戏仿 (Parody),从而转化或改变其中原本蕴含的意义。而与此同时,青少年也获得新的自我体验。因此,青少年在社交网络里的参与表现出主观能动性,其线上自我探索也表现出“创作”的特性。
其次,社交网络里青少年倾向于呈现“希望的可能自我”(hoped possible self)。青少年的线上自我具有更显著的装扮或表演性质。比如,那些超胖的青少年在社交网络里通常倾向于采用那些符合主流审美观的词汇或化身来表征自我,描绘为苗条的、健美的和潮流的“自我”。但青少年的线上自我表现出的并非是某个“理想化的自我”,而是“希望的可能自我”——在一定程度上为社会所赞许,且在既定的条件下青少年又能够建构的自我。〔4〕比如,现实生活中青少年希望自己是一个外向风趣的人,却囿于其性格或环境的因素而内向木讷,那么在社交网络中,青少年可以获得相应的自由和轻松环境来表达和建构自己希望的那个外向风趣的“我”。由此看来,社交网络中青少年的自我表现为“希望的可能自我”,是社会期许、个人能力/意愿以及诸多约束条件三者之间几乎完美的平衡。
再次,社交网络里的自我探索建基于技术的驱动。如前所述,青少年在社交网络里借助多样而丰富的语言/符号和工具“拼凑”其线上自我。早期Web 2.0时代,局限于技术,用户线上的自我“拼凑”主要基于文本,与此对应的则是“文本自我”(textual self)的建构,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现在青少年越来越多地通过信息含量更为丰富的形式来表达和建构线上自我,当前的青少年的个人主页中,图片和视频被大量地使用。图片和视频作为普世的语言可以有效地传递信息。较之于传统的文本,图片和视频使青少年的自我表达和展示变得更为即时而快捷,而且较好地突破了单纯文本的局限。比如,在表达与情绪/情感相关的自我经验时,社交网络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表情”(图片或动画)来表达这些具身的自我经验。因此,技术驱动下,青少年的线上自我探索获得了更丰富的内容和样态。
最后,社交网络里的自我探索并非随心所欲,而是在潜在的制约下实现的。社交网络里自我呈现的非具身化和匿名性特征并非意味着青少年在其间可以随心所欲地表达和建构其线上自我。青少年的行动是在某些规范共识 (normative consensus)之下实现的。这在以Facebook以及新浪微博为代表的非完全匿名的社交网络里尤其明显。社交网络跟传统的聊天室不同,大多数青少年在其中建立的人际关系都是 (至少部分)基于既有的线下现实生活。这样,青少年在社交网络里的行动往往同时受制于现实生活的某些传统以及所在网络的某些规范。比如,受教育良好的中学生被要求线上行动表现出起码的动物伦理,而做出虐待猫狗的行动,则需要承受可能的来自社群的种种压力。因此,尽管用户在社交网络里往往使用假名,但这些潜在的规范共识让线上环境成为福柯意义上的藉由“监视”而形成的规训性的社会。
(四)社交网络里的自我探索与线下自我的关系
早期关于线上自我的研究带有深刻的二元论色彩,认为线上自我取决于现实中既存的先在 (priori)的真实自我,如同Goffman意义上的前台的演员,是线下自我的投射或操纵。相应地,研究关注的焦点在于线上与线下的自我哪个更为真实。伴随着Web 2.0的兴起,当前的研究则更关注线上与线下自我之间的“关系”。主流的观点认为,社交网络与过往完全匿名性的情境不同,用户的线上自我不再是随心所欲的捏造或设计 (比如所谓的“在网络里,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而是在某种程度上是忠诚于线下肉身自我的 (corporeal self),比如Zhao等人基于Facebook用户的研究表明线上和线下的自我具有连贯性,线上自我实则是“锚定”(anchoring)于线下自我。〔5〕
但这种锚定并非是完全的投射或复制。线上自我不仅是青少年进行印象管理的工具,它本身蕴含着主体性。Turkle认为,人之自我本质上表现为多重性,线上自我是多重自我的分部,与线下自我密切关联并且相互交织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她进一步认为,现实生活也只不过是另一扇“窗户”而已。〔6〕据此,我们可以作出推论,社交网络是青少年生活的“第二空间”,其线上自我具有与线下自我相似的主体性——作为“某个活生生的力量,能动者,行动于此间 (社交网络),也藉由行动构建于此间”。〔7〕线上自我反作用于线下自我。比如Baker研究表明,青少年线上建构的粉丝身份增强了其线下自我与该乐队的关系模式(比如更多地参与演唱会,购买其产品或海报等)。〔8〕当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伴随着技术的发展,青少年的线上和线下在时空、经验和自我建构方面的边界都日益显得模糊。以前,计算机屏幕被认为是某个确定的窗户(如同微软的操作系统widows所昭示的)或者镜子,青少年可以从中看到现实自我的投射或者虚拟世界的景致。在Web 2.0时代,屏幕实则成为一个接口,是身体和别的世界以及别的用户的联结所在。如同Veerapen的研究所显示的,很多活跃在线上社区的青少年都倾向于认为自己是物理存在和电子化身的共生共栖,类似Haraway在20世纪90年提出的“半机械人”(Cyborg)。〔9〕
(五)自我探索的风险
社交网络里,青少年的自我表征所用的符号 (包括照片或视频等)或文字仍然保留在相关的网页中,留下丰富的痕迹,这些痕迹为可能的伦理或法律风险留下许多空间,比如丧失隐私,从而导致其在社交网络里的自我探索的危机。因此,青少年在社交网络的线上自我具有显著的易受伤害性。
用户在社交网络里的自我也可以作为工具,协助其达至特定的现实目标。其中部分涉及伦理或法律议题,比如线上的欺凌、暴力、诈骗等。某些别有企图的用户可以在社交网络里轻易采用某个化身,从而对其他用户实施僭越伦理或法律的行动,并且带来相应的危害,其中,线上欺凌是青少年用户群中面临的最为常见的风险之一。
青少年在社交网络里的自我探索还面临着其他风险,比如成瘾。Web 2.0时代的网络成瘾不仅带有传统互联网的那些内容 (比如游戏/色情沉迷、信息过载等),更表现为虚拟关系的成瘾,即所谓的“社交网络成瘾症候群”。沉迷于社交网络对青少年自我成长的消极影响正日益引起学界的密切关注。
四、总结
今天,越来越多青少年涌入社交网络,“穿行”其间,充分利用其间的技术/符号工具,进行自我表达和人际互动,藉此进行自我探索。总体而言,他们以后现代方式“拼凑”其线上自我。该线上自我并非“理想自我”,而是“希望的可能自我”。青少年的线上自我探索并非为所欲为,而是受制于某些潜在的规范共识。青少年参与社交网络意味着某些新的自我经验,这一方面对其线下生活带来增强效应,另一方面则意味着是某些潜在的风险 (比如易受伤害性、线上欺凌、成瘾等)。
由于社交网络的普及是最近几年涌现出来的现象,对青少年在其间的行动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当前的许多研究基本上是将传统的线下范式搬到社交网络的场域,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强调更为开放与创新的问题聚焦、方法设置和范式互补。比如新近Ridout等人基于话语建构论采用了创新的自主摄制方法论 (autophotographic methodology),将饮酒行为与青少年自我实验的关系置于作为商业/营销平台的社交网络上加以检视。〔10〕由此,我们可以管窥,未来对青少年在社交网络里的自我探索,涉及诸如青少年社会化过程、心理健康建设、伦理素养培养、网络社区的政府治理等等议题,需要基于多学科和多方法的综合探索,以获得更深入更全面的洞察。
注释:
〔1〕〔6〕 Turkle S.Life on the Screen:Identity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M〕 .New York:Simon and Schuster,1997.
〔2〕 Boyd D M,Ellison N B.Social network sites:Definition,history,and scholarship 〔J〕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2007,13 (1):210-230.
〔3〕 Nakamura Lisa.Cybertypes: Race, ethnicity, and identity on the Internet 〔M〕 .London:Taylor&Francis, 2002.
〔4〕 Yurchisin J, Watchravesringkan K, McCabe D B.An exploration of identity re-creation in the context of Internet dating 〔J〕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2005, 33 (8): 735-750.
〔5〕 Zhao S Y, Grasmuck S, Martin J.Identity construction on Facebook: Digital empowerment in anchored relationships 〔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8,24 (5):1816-1836.
〔7〕 Bardzell J, Bardzell S.FEATURE Intimate interactions:online representation and software of the self 〔J〕 .Interactions,2008,15 (5): 11-15.
〔8〕 Baker A J.Mick or Keith: blended identity of online rock fans 〔J〕 .Identity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2009,2 (1):7-21.
〔9〕 Veerapen Maeva.Encountering Oneself and the Other:A Case Study of Identity Formation in Second Life 〔A〕 .In Peachey A,Childs M. (Eds.) .Reinventing Ourselves:Contemporary Concepts of Identity in Virtual Worlds 〔C〕 .London:Springer, 2011: 81-100.
〔10〕 Ridout B, Campbell A, Ellis L.“Off your Face (book)”:Alcohol in online social identity construction and its relation to problem drinking in university students 〔J〕.Drug and Alcohol Review,2012, 31 (1): 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