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学习,为孩子铺垫好预备知识
2014-08-15贾红霞江苏省镇江新区大港中学北校区
贾红霞(江苏省镇江新区大港中学北校区)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经常听到化学教师抱怨:“孩子真是太没有生活常识了,什么都不知道.”教师的抱怨容易理解: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加上家家都只有一个孩子,不宝贝都不行.改变不了的现状,发牢骚也没用.与其郁闷伤身、于事无补还不如想想办法,采取补救措施.孩子没有现成的生活经验,我们可以给他铺垫,进行有目的性的引导(以下简称“目的性引导”),把化学学科变成集生活经验普及和化学知识学习合二为一的自然学科.同时也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能更好地服务于生活.这不正是我们化学学科的学科特点吗?
二、实际操作
1.一根蜡烛玩个够
化学需要生活经验,孩子没有,教师就必须引导孩子积累,一点一点地积累.化学教师不能一味地迷信课程标准,而要结合我们的教学实际把所有知识在大脑中重新洗牌,根据学生实际进行教学.引导的内容或实验必须是学生司空见惯的,伸手可及的,彻彻底底让学生知道:“化学就在他们身边,跟他们紧密相关.”
比如在进行酒精灯的相关知识传授时,尽管酒精灯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可惜孩子在生活中用不到.如果我们能从孩子熟悉的蜡烛开始,那孩子在开始学习的时候就不会产生距离感.
实验一:探究蜡烛的火焰层次
一根火柴(或牙签)、一支蜡烛足够.当火柴(或牙签)横穿蜡烛三层火焰并作短暂停留后取出,现象一目了然.
实验二:蜡烛熄灭实验
一个茶杯、一支蜡烛,茶杯扣在燃着的蜡烛上,会清晰地看到,蜡烛火焰慢慢熄灭,学生很轻易就能解释原因.
实验三:高低不同的两支蜡烛的熄灭
一个茶杯、两支长短不同的蜡烛,茶杯扣在燃着的一高一低的两支蜡烛上,学生可以一边观察一边描述:高的先熄灭,矮的还要挣扎一会后才熄灭.
实验四: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在实验二、实验三中,学生都一目了然地看到了茶杯底部有黑色的炭,把蜡烛在空气中点燃,稍稍晃动,会产生一缕明显的黑烟.用茶杯罩着蜡烛,等蜡烛熄灭后提起茶杯,还可清晰地看到缕缕白雾.
实验五:炭的吸附性
在教室先喷些花露水,香得很.在不同地点点燃几支蜡烛,香味迅速消失(学生立马知道,其他异味也会一样的).
实验六:蜡烛吹灭的瞬间
在实验四中,孩子们清晰看到蜡烛燃烧时产生的烟是黑色的,那蜡烛吹灭时产生的烟呢?事实是最好的证明,吹呗!学生会异口同声地喊出来:“白烟!”
实验七:蜡烛吹灭时产生的白烟能否燃烧
每个学生都可以对着刚刚产生的白烟进行点燃实验,火柴并没有直接接触烛心,但蜡烛却燃烧起来了.可如果等白烟散尽后还在同一位置点火柴,蜡烛无动于衷.对比实验让每个学生明白,白烟是引燃蜡烛的“功臣”.
一支蜡烛玩得淋漓尽致,玩透了吗?没有,还可以进一步跟书本联系继续玩.
实验八:白烟中究竟是什么成分在燃烧
回归书本,完成“子母焰”实验,并用湿抹布包住短玻璃管,会很清晰地看到,玻璃管上有白色固体产生,另一端火焰熄灭.这些精悍的实验胜过千言万语的解释,还培养了孩子的实验能力、思维能力.所有实验用品都来自生活中,孩子惊奇地发现: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好玩的.
2.让学生开口说出我们想传授的知识
无论什么时候,孩子站在课堂的中心、说出有争议的话题,这样的课堂才是灵动的、有生命力的.就初三化学的教学而言,表面看孩子没有任何基础,一张白纸,这恰恰是学科优势,一张白纸好画画.只不过每一幅画必须由孩子完成主体部分,教师只是装修工而已.要把孩子塑造成什么样子,教师就朝哪方面引导,搭相应的框架,由孩子主动把他的作品填充成相应的样子.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更是如此,被动接受式学习和主动学习的效率永远不能相提并论.如何让孩子在学习中做到主动?这是化学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我们如果能把要传授的知识让学生自己说出来,便大功告成了.
铁生锈这个小知识,教师教了好多年了,已形成授课倦怠或授课狂躁.要不然一语带过,另一种极端情况更恐怖:啰啰嗦嗦解释半天.然而,无论是哪种情况下的授课,孩子都是一坨浆糊.要知道孩子第一次接触这个知识,对他们而言这是崭新的内容.但孩子并不是真的一无所知,如同埋在地下的天然气,只要我们教师轻轻拨去上面那层浅浅的浮土,他们便会像井喷一样爆发.
我们可以从孩子熟悉的或感兴趣的话题入手:
周杰伦的《青花瓷》中有一句:“门前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孩子会七嘴八舌地开口讨论,雨与铜绿的关系.教师再顺势把话题引到铁上来,铁为什么会生锈?
“有水.”
“要与水接触.”
“不对,不下雨时铁也会生锈的.”
“下雨的时候锈得更快.”
……
在学生争得面红耳赤时,教师可以给出一堆实验所需的仪器和实验用品,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独立设计实验,进行观察.学生很快会通过看书、查阅资料、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设计实验时他们会争,会吵,不用教师干预,只有民主的、自由的环境才能不断有新思维,有思维的激烈碰撞才有正确的理论诞生.
在不知不觉中,孩子自己通过争论、动手、用眼、用嘴得出了我们要传授的知识,而且有无比的成就感,因为这些知识是他们自己获得的.原来知识不一定非要老师手把手地教也能获得,这种思想为孩子的自主学习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这一切都是教师目的性引导的结果———课堂仍在我们的控制范围内,没有散,更没有乱!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每一个看似难理解的知识点,教师都可以通过设计预备知识进行目的性引导,把学生轻松带人我们要传授的知识氛围中来.无独有偶,在今年我区组织的校长、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的学习中,我聆听了山东潍坊广文中学校长赵桂霞的精彩讲座,其中她就浓墨重彩地提到了“锚桩知识”.她把学生的知识接受过程比作即将靠岸的船.知识传授的指向性就是那根绳索,而能使这个方向不发生偏差,或者说能最短距离到达目的地的决定因素恰恰是那个锚桩.教师如果能事先给学生以锚桩知识的铺垫,那知识的传授将会驾轻就熟,一气呵成.赵校长的锚桩知识和我们说的预备知识是异曲同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