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话中成就精彩
2014-08-15丁徐芳江苏省张家港市南沙小学
丁徐芳(江苏省张家港市南沙小学)
巴西教育家弗莱雷指出:“教育具有对话性,教学应是对话式的,对话是一种创造活动.”在实施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体会到要使学生主体得到确立,要实现新课程所倡导的三维目标,要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要能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和个性发展,要能让学生通过教师的引领和点拨,自然发展、和谐发展,对话是一条有效的途径.《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的确,“课堂不应该是教师一个人的独白,应该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的自由、开放、弘扬个性的对话.”在具体的阅读环境中,如何开展精彩而有效的对话呢?
一、师本对话是阅读教学的前提
师本对话,是教师引导生本对话的前提.作为教师,必须先与文本对话,取得亲身体验,然后才能借助文本与学生“对话”,指导“对话”.要指导学生“对话”,自己必须先认真与文本“对话”.
1.走进文本
语文教师如何走进文本?我认为要经历一个四次对话的过程,即与文本的文字、人物对话;与文本的作者对话;与编者对话;与“经验中的学生”对话.直白点说就是教师要钻研教材,真正理解、吃透教材,走进作者和文中人物的内心深处,与之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和碰撞,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水平、经验、知识和情感思想实际.教师真正走进文本才能理清对话的思路,抓准内容的重难点、情感的升华点、对话的切入点.
2.走出文本
这就要求教师站在一定的高度和文本对话.古诗有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只有跳出文本,教师才会拥有一些独特的理解和体验,才能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见解,不迷信固有的解答,使学生的思维火花进一步燃烧、扩展,使学生的不同意见成为进一步学习和对话的材料,从而引导学生明了阅读理解多元化的意义,并致力于“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这个道理.
3.再回文本
文章的魅力是从语言文字中流淌出来的,脱离了文本,语文教学中的对话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文本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人物进行对话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学最终要回归文本.教师经历走进———走出——回归的反复对话过程后,加深了对重难点知识和思想内涵的整体性把握,在教学中能及时寻找到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兴奋点、疑惑点和难点,从而与教师在阅读文本时产生的兴奋点结合起来,使教师、学生、文本三者达到“和谐统一”,把自已的阅读行为转化为课堂上的导读行为.
二、生本对话是阅读教学的关键
生本对话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包括搜集处理信息并把握意义,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等.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情感跳动的脉搏,理解文本的价值意义,并且产生思想共鸣呢?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关注、尊重学生的个性阅读,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关键.为此,教师在生本交流中,应当开放学生心灵,张扬学生个性,鼓励个性阅读,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
苏教版第六册《花瓣飘香》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文,里面的主人公是位懂事的小女孩,她孝敬父母,关心家人.为了让生病的妈妈高兴,她摘了一片花瓣送给妈妈.文章充满了小姑娘对父母浓浓的爱意.在教学中,我围绕重点句“真是一个懂事的孩子”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表现小女孩懂事的句子进行阅读感悟,最后我问道:“这飘着香味的月季花瓣,明明还飘着什么呢?”有的学生说,月季花瓣的香味就是小女孩对妈妈的爱;有的学生说,香香的花瓣里也飘出了小姑娘对父亲的思念和对妈妈的感谢;也有的学生说,从花瓣里还飘出了小姑娘的孝顺、懂事的优秀品质.学生与文本的倾心对话是阅读教学成功的基础.要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让学生与文本倾心交流,真心与文本对话,才能够在思维的碰撞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紧紧凭借教材这个“例子”,精心设计教学,不断创设情境,为学生搭建起与文本深入对话的平台,引导他们在语言的感悟中内化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从而提升他们的人文内涵.
三、师生对话是阅读教学的保障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触发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思维,才能使学生把蕴藏于心中的疑问、见解毫无保留地向教师和同伴倾诉,才能使学习深入到学生思维意识的深层.
许多优秀教师往往在课堂上更多地是“倾听”,在听的过程中,捕捉到学生的精彩发言并把它定格、强化,给予激励性评价,同时将学生发言作为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起来,引领学生进入深层次的文本对话.
有个名教师在教学《黄河的主人》这课时,有句话“再定睛一瞧,啊!上面还有人哩.不是一个,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教师对学生说:“这句话你认为怎么读才能表现出你的惊讶就怎么读.”结果,有的学生把“啊”读成了“哇”, 有的学生把“啊”读成了“呀”,有学生把省略号读成了“还有一个,还有一个,……”这样的朗读我们之前都没有想到过,正是因为当第一个人改变课文内容读书时,教师没有否定,而是进行了肯定,所以才有了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而且这样的改变确实让人能感受到他们的惊讶之情.
“对话”意味着平等交流,意味着合作与探究.克林伯格说:“教学原本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这三者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行为就是人与人之间确立的一种对话和交流的关系.这种对话和交流是双向的、互动的,互为依存的.阅读成为思维碰撞与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在对话的语文教学中,语文学习就是一种智慧学习,是诗意的回归、生活的感悟、生命的体验和人格的升华.学生在对话学习中获得知识和能力,掌握过程和方法,得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提升,实现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让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关注师本对话、注重生本对话,重视师生对话,相信我们的课堂一定能在对话中走向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