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文化建设路径的现实考察与分析

2014-08-15

教育导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学校建设文化

姜 月

目前,各中小学校对于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基本上已经形成共识,但是对在实践中到底按照什么道路、按照什么方法来建设学校文化,即学校文化建设路径还不是很清楚。基于此,本文对学校文化建设的路径予以现实的考察,列举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实例,做了相关的理论分析,并进行了总结。

一、A校文化建设路径的现实考察与分析

(一)现实考察

2001年开始的新课程改革蕴含着新的学校文化要素,包括学习、开放、交往、研究,影响着学校文化建设。由于这次新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各学校都必须开展的,因此每所学校都面临文化建设问题,学校以课程改革为契机形成了一种新的学校文化。

以某所薄弱校为例。〔1〕该校首先利用媒介传播方式对学校全体成员进行了文化传播,输入了一些新观念:教育系统的一切人员须把自己置于学习者的角色,实现自身的成长;学校须主动谋求学校、家庭、生活的密切配合和优势互补,内部成员需形成一种开放的意识和心态,愿意接受新事物;学校各成员之间应该形成一种平等、民主的交往关系;学校总体上应形成一种研究、反思、争论、研讨的文化氛围。在文化传播中出现了文化冲突,学校对此予以认识和把握:教师还存在一种 “师道尊严”、师高生低的传统观念;教师的自主学习意识不强;教师间缺少经常性的专业性交流。为此,学校进行了有计划的文化变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培训与学术会议,到优秀的兄弟学校见习,观摩名师教学,与师范院校合作课题,听专家讲学,参加校本培训、教学比赛等等。最终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文化适应:教师的专业生活发生了变化,学校接受了学习、开放、交往、研究的外来文化或者称新文化。

(二)分析

本案例中的学校文化建设背景是国家进行自上而下的课程文化改革,学校必须按照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文化价值观念进行文化建设。在该背景下,学校采取了从全体成员入手,按照 “文化传播、文化冲突、文化变迁、文化整合”等几个方面或者说过程开展学校文化建设。

从理论上讲,文化过程一般始于文化传播。外来文化的传播属于横向传播,可以通过直接传播、媒介传播、刺激传播〔2〕来展开。在学校文化传播中,最常用的是媒介传播,通常由起媒介作用的某些人或某个 (些)群体来完成。在文化传播中,一般遵循从行为到观念的路线,因为行为处于文化的表层,观念则处于深层,阻力由小变大。当然,也可以相反即从观念到行为。本案例就是按照从观念到行为的传播路线。在文化传播中会发生文化冲突与文化适应两种现象,前者是文化传播中矛盾斗争性的表现;后者是文化传播中矛盾同一性的表现。由于文化间的价值体系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在文化接触中会出现文化冲突,对此需要对行为、观念进行结构上的认识与把握。而要实现文化适应或者称文化整合,则需要有计划的文化变迁,由学校发动,采取宣讲、讨论、践行等措施对学校文化进行变革,使学校成员逐渐放弃原有的行为、观念而接受和形成新的行为与观念,达到对新文化的适应或整合,从而使学校文化在内容或结构上产生由旧到新或者由本土文化到融合了外来文化的变化。

二、B校文化建设路径的现实考察与分析

(一)现实考察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先后和一些中小学建立了教师发展学校。其中,北京市丰台二中与首都师范大学合作开展教师发展学校,让 “为实现教育的意义而教”成为每一位教师课堂教学的核心价值追求,建设一种新型学校文化。

让教师 “为实现教育的意义而教”,需要对教育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需要有哲学的底蕴。这不是学校中每个成员的能力所及的,也并非符合每个成员的意愿。于是,该校首先选取了一些有哲学反思意愿与能力的骨干教师参与合作,通过听评课活动,努力实现教育的意义,实现了个体认同。接下来,让这些个别教师所在的教研组 (主要是数学、语文、英语等教研组)的教师参与合作教研活动,引领教师以学科知识和学科思想方法为桥梁,努力实现教育的意义,实现了群体认同。最后,深入到学校的各个教研组,引领各学科教师就学科教学内容的内涵进行深入探究,让教师们能够对 “为什么应该这样实施教学”作出清楚明白的解释。为了使教师自觉保持对教育的高位思考,该校聘请首师大专家在学校开展了10次教育哲学研讨活动,让教师们感受永不停止追问的哲学精神,促进了全体教师的专业发展,实现了全校的 “国民认同”。由此,丰台二中形成了一种在行动中研究、以研究的方式去行动的学术文化,以及基于教师专业自主的教师自治文化。

(二)分析

本案例中的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的个体性行为,与第一个案例中的国家倡导的全体学校行为不同。因此,该校的学校文化建设涉及文化认同问题。一般来说,在文化更新面前,小范围或者浅层次的更新并不会带来太大的触动;但对于大范围或者深层次的更新,学校组织成员往往会形成三派:改革派、传统派、观望派。改革派对学校进行的文化更新予以认同;传统派坚持享有文化传统,不认同更新的文化;观望派既不认同也不否定新文化。同时,我们看到,该学校的文化建设是依靠外来媒介 (大学教师)对本校教师进行言传身教的影响,而且需要有哲学反思的意愿与能力,一下子展开全员性的文化建设也是不现实的。该案例中的学校文化建设采用了 “个体认同—社会认同—国民认同”〔3〕路径。

“个体认同—社会认同—国民认同”有两层含义。第一,从认同考虑的因素来看,指的是 “自我的经验与价值—归属的群体或社会的价值—国家、民族的价值”。第二,从认同的主体来看,指的是 “个体—群体—国民”。这两层含义给了我们两点提示。第一,在学校文化认同主体方面,首先争取实现改革派的 (多个)个体认同;再争取观望派的文化认同,实现群体认同;最后争取传统派的文化认同,从而实现学校内的全体 “国民”认同。第二,在文化认同的实现策略方面,可让成员先考虑文化更新与自身已有观念的联系,然后进一步考虑文化更新与自身所属群体已有观念的联系,再进一步考虑文化更新与学校已有观念的联系,通过逐步深入,达到综合、全面的理解,最终实现真正的文化认同。

三、C校文化建设路径的现实考察与分析

(一)现实考察

北京二中建设 “空气养人”的学校文化。〔4〕“空气”指学校文化像空气,是一种本质的东西,渗透到每个人的心灵。主要从以下文化要素展开建设。第一,物质文化。每一处景观、建筑物都具文化气息,特别是文化墙多种多样,实验楼、综合楼、教学楼内各种特色走廊亦随处可见,还建成古籍查阅收藏室,使师生受到熏染与浸润。第二,管理文化。形成了 “团结、奉献、务实”的管理群体精神和以引领性和激励性为特征的 “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工作机制。组织制定了各种方案和制度,如教师的中长期规划方案、师徒结对方案、教师评优制度及反思制度等,形成了共同愿景。还用制度规范人,重新修订了 《北京二中学生手册》和 《北京二中学生综合评价手册》。第三,课程文化。选修课扩展到138门;学生的自主学习有50多项选题;教育管理形式从班主任制到导师制;设有36个资源教室。学生可根据自己兴趣爱好自主选择课程,由乐学转而善学、博学。第四,教师文化。建立了学校教师博物馆,收藏学校集体获得的各种荣誉和教师个人的教学藏品,讲述教育的过程,讲述奖杯、奖状背后的故事,为教师立言立传,维系北京二中的人脉。第五,学生文化。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相处,体现 “向上、向学、向善”的发展态势。学生有文化节等 “六节”、25个社团。还建立了仪式文化、班级文化,建立了学生 “义工制度”。为每一个学生配备了导师,为高三学生配备了 “双导师”。

(二)分析

本案例中,学校全体成员对学校的 “空气养人”文化已经予以了文化认同,面临的工作是共享该种文化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因此该校是直接对学校文化要素开展了全面的建设。文化要素也称文化元素,指一种文化组成分子中可以界说的单位。对学校文化要素的认识有多种,最常见的有两种。其一,从文化的视角看,文化从广义上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据此演绎,学校文化也可作此划分。其二,从学校的视角看,学校成员的行为方式及价值观念构成学校文化。学校成员包括领导者,其行为是管理,还包括教师与学生,二者的行为通过课程展示出来。由此,学校文化可分成领导文化、管理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程文化。由于上述两种划分均属于逻辑的分析,因此在现实的学校文化建设中经常是二者交叉使用的。

四、总结

通过对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中三种代表性路径的现实考察和分析,生成了几点认识。

(一)学校文化建设主要需考虑三个基本点

在上述三所学校的文化建设路径中,A校是从学校全体成员的文化传播切入的,B校是从学校不同主体的文化认同切入的,C校是从学校文化不同的要素切入的。从中可以看出,尽管路径有所不同,但都共同涉及学校文化建设的几个基本点,即主体、过程、要素。 “主体”指学校组织成员; “过程”指学校文化最终达成共享的过程; “要素”指学校文化的构成内容。如果能把握住学校文化建设中的这三个基本点,可有效地理清学校文化建设思路。

(二)由三个基本点可以生成多种路径

学校文化建设中要考虑 “主体、过程、要素”三个基本点。 “主体”包括管理者、教师、学生,每大类主体中,又可做整体与部分的划分。 “过程”包括从文化传播到文化冲突、文化变迁、文化整合。 “要素”又可有多种划分,比如前面谈到的: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领导文化、管理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程文化;还可以是组织成员的行为模式、价值观念等等。由此,不同的主体、过程、要素相结合就可以生成多种不同的路径。比如,可以从管理者的管理文化切入,进行行为模式和价值体系的整合;也可以从教师的行为模式入手进行文化传播,实现文化整合等等。

(三)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路径

由学校文化建设的三个基本点可以生成多种路径,学校该如何进行选择呢?我们注意到,上述三所学校在选择路径时都结合了本校的实际情况。每所学校都有其历史传统,也有其现实环境,还有其对未来发展的展望。每所学校的文化主体的行为模式、价值态度不同,每所学校的文化要素特征也不同。因此,要取得文化建设的成效,就需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路径。比如,针对学校成员对学校文化建设存在不同态度,B校选择从部分主体切入再到全体成员;针对学校文化必须改革,学校全体成员都要对新文化予以了解和享有,A校选择从全体成员的文化传播切入。

注释:

〔1〕马延伟,马云鹏.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重建——一所学校的个案研究 〔J〕.教育研究,2004(3):62-66.

〔2〕郑金洲.教育文化学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15.

〔3〕邓治文.论文化认同的机制与取向 〔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30-34.

〔4〕陈娴贤.建构最适合师生发展的学校文化——北京二中钮小桦校长 “空气养人”办学理念的思考与探索 〔J〕.社会心理科学, 2010 (9-10): 234-239.

猜你喜欢

学校建设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