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批判的教育诉求——兼为“批判”正意

2014-08-15李安琴刘济良

教育导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批判屏蔽意识

李安琴 刘济良

培养批判精神是教育的使命之一。批判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批判就谈不上创新。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于 “批判”一词的认识并不全面,或有失偏颇,甚至是错误的, 将 “批判” 等同于 “极端”、 “否定”、 “打倒”、 “舍弃”、 “清除”、 “对立”、 “标新立异”、 “特立独行”的现象仍然较为多见。科学认识 “批判”,形成理性的批判精神,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之一。

一、 “批判”的内涵

我国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的 “文革”,使得人们一听到 “批判”就恐慌。20世纪90年代起,由于市场经济、价值多元社会的影响,人们倡导张扬个性, “批判”又被人们与 “过于个性”、 “特立独行”联系在一起。人们对 “批判”的认识从恐慌、谨小慎微走向了大胆、开放。 “批判”“直到目前并没有回复到它本来的含义,在思想领域,人们对 ‘批判’ 也存在着可怕的误解”。〔1〕

从词源上来看,在英文里, “批判的” (critical)一词起源于拉丁文 “criticus”, 意思是 “能够识别”、 “能够区分”、 “能够讨论” 及 “能够判断”。 《辞源》 对 “批判”的解释是 “评论是非”。 《现代汉语词典》将 “批判”解释为 “对错误的思想、言论或行为做系统的分析,加以否定批评”。把 “批判”分解开来看, “批”的本义是 “手击”,引申为 “排除”、 “评判”或 “分析”等; “判”的本义为“分开”,引申为 “分辨”、 “评断”或 “断定”等。批判即“深刻而全面的分析、评价或断定”。〔2〕从中外关于 “批判”一词的的认识来看,其基本涵义就是 “解读”或 “识别”、 “讨论” 或 “批注”、 “评价” 或 “判断”。〔3〕“批判”蕴含着分析、判断,更意味着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与建构;它是在客观、深刻、全面思考的基础上而进行的理智的产物,它是理性思考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一味地否定与舍弃、对立与攻击。

在通常情况下,我们总把 “批判”作为一种评价手段或评价方法来看,并且这种评价又往往是 “我对你”、 “上对下”的线性的单向评价过程,它不涉及学习交流、态度和情感的参与。实质上, “批判”不只是一个评价的手段,更是一个思想的历程,是一个相互交流和对话的双向过程,在交流和对话的基础上产生思想和认识上的碰撞,这个碰撞的过程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而并非是 “有我无你或有你无我”的对立或压到一方的过程。从结果上讲,它讲求客观、公正与真实; “批判”也不是所谓的 “特立独行”、一味的 “标新立异”,更不是傲慢的个性张扬、冷漠的人身攻击,从态度上讲,它是一种严谨、求是与合作的精神;从情感基调上讲,它应是尊重的、理解的、宽容的;从目的上讲,它不是为了 “打倒”、 “清除”、 “否定”,而是 “立”的过程, “批判不只是为了批判,更不是为了‘推翻’,在批判中,蕴含着选择和建构”。〔4〕

二、 “批判”的行为样态

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 “批判”与 “被批判”,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种 “批判”的行为样态:

(一) “被屏蔽的批判”

“被屏蔽的批判”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被自我屏蔽的批判,一种是被他人屏蔽的批判。前者出于恐惧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或不情愿看见人际关系间的裂痕,而充当 “和事佬”或沉默者的角色;后者则是惧怕被否定、权威被挑战等缘故,总是拒绝、打压别人的质疑问难。被他人屏蔽的批判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体现为有的教师因为担心自己的权威受到挑战,他们惧怕孩子 “质疑问难”,惧怕孩子有批判的意识;也有一些教师觉得学生的批判没有价值和意义,无益于提高分数和取得好的成绩,甚至在有些教师心里会认为学生的这种批判行为是幼稚的、可笑的;也有教师会认为学生的批判实质是对自己工作的一种挑衅与否定,所以对有这种苗头的 “批判”尽早打压,以致于孩子的批判意识在早年就被屏蔽了。

对批判意识的扼杀,反映了教师缺乏对儿童批判意识培养的启蒙态度,这不仅是一种惧怕 “批判”的行为表现,同时也扼杀了幼小心灵的自我想象、追问、批判的意识。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将来 “仅仅对现实有认识,而不经过批判性的介入,是不会导致对客观现实的改造——这正是因为这不是一种真实的认识”。〔5〕“反思批判精神是人之为人的主要标志,也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精华……人所具有的反思批判精神是人能够实现生命不断超越的前提和基础。假如说,一个生命个体没有了这种反思批判精神,他就会沦落为一种 ‘动物式’的存在。”〔6〕然而,在知识信息大爆炸的今天,我们向学生传递大量知识,却忽略了学生自身追问意识的培养,我们也许怕那么多的 “为什么”耽误了教学的进度,也许又怕那么多的 “为什么”不能带来任何的教学效果。岂不知 “追问本身就是一种批判意识,是一种启蒙的意识”,〔7〕一旦这种意识在低年级被封锁,以后想再打开这扇大门则会难上加难。

(二)全面否定的 “愤青式批判”

全面否定的 “愤青式批判”是 “非此即彼”、 “非对即错”的直线式认识,这种批判行为只 “破”不 “立”,只“解构”不 “建构”,带来的危害较大。 “愤青式批判”更多地体现了单向的评价,而并非真正的 “批判”蕴含的在交流与对话的基础上形成的相互学习的双向思想历程。全面否定的 “愤青式批判”并不是真正的批判,它只做了一半的工作,并且这一半的工作还欠客观、公正与全面;从目的上讲,也没有体现 “立”或 “建构”的意识,只是一味地指责;从态度上讲,亦欠缺严谨的精神;情感上更谈不上理解与宽容。

(三)冷漠的 “攻击式批判”

“攻击式批判”是最不宽容的一种批判行为,如果说“愤青式批判”缺少的是方法,那么 “攻击式批判”则缺少的是人格的修养,这种批判行为往往和傲慢、自我、爱占上风等的性格特征相联系。 “攻击式批判”是狭隘的批判,是不容人只容己的批判,是以自己的标准审视整个问题的自我中心式的批判,它不是站在整个问题的角度来批判,而是以自己的立场看待所有问题。这种批判在人格上体现的是自我,在观念上则体现的是主观与片面。

石中英在 《教育哲学导论》中曾指出: “‘批判’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是一种使学习对象意义呈现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批判者自身价值立场和认识框架呈现的过程。”〔8〕我们赞同这种的观点,但我们认为这种学习更应体现出相互性,也就是说 “批判”更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因为每个人都有其思维的优点与缺点,当我们的思维进入一个封闭的 “胡同”时,别人的一两句话或一个观点很可能就会燃起我们思维的火花。所以只有建立在对话、交流、合作、宽容、尊重对方的基础上的批判,我们的人格才能趋于完善以成为现代性的公民;我们的思想包括我们的学术研究才能真正的进步,并取得长足的发展。

教育作为关怀人性的事业,追求真、善、美是教育的永恒主题,作为教师我们要求学生求真、向善、唯美,而作为教师本身,我们更应起到榜样的作用,帮助自己和学生养成良好的批判行为,从而亦能营造师生间良好的学习氛围和人际关系。摒弃狭隘的 “攻击式批判”是我们做人、做学术研究所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三、教育场域中理性批判的策略

具有良好批判意识和合理的批判行为是现代公民所必备的基本素养,所以,我们为批判正意,以期在教育生活中杜绝 “被屏蔽的批判”、 “愤青式批判”以及 “攻击式批判”,从而发挥批判的应有能量。

(一)教育应突破 “被屏蔽的批判”

良好批判意识的培养与合理批判行为的养成是一个不断学习与建构的过程,教育不能走向 “被屏蔽的批判”,而应该鼓励学生批判意识的养成。

首先,教师和家长应保护孩子的问题意识。合理的批判需要人自身与其外界环境的共同努力,尤其在低龄儿童的批判意识的培养上,教师和家长的帮助更为重要,这一时期的孩子们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问题意识,一旦这种想象的翅膀被折断、问题意识被阻碍,批判意识的再度培养则会很困难。在保护儿童问题意识方面,笔者认为有三个要点:一是倾听,二是方法,三是耐心。其中倾听是保护儿童问题意思的前提,它不仅有利于孩子倾诉的形成,同时也能消除孩子与师长之间的心理距离;方法是保护儿童问题意识的重要保证,它一方面考验的是教师和家长的智慧,另一方面良好方法的运用也能激发儿童批判意识的形成,这一点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和家长要不断地加以学习以促成孩子健康、活泼、智慧地成长;师长的耐心贯穿保护儿童问题意识的全过程,耐心可以消除孩子进行提问时的顾虑与胆怯,使孩子能够大胆提问,尽情发挥。

其次,鼓励儿童发表不同的看法和意见,给孩子留出自主思考的空间。在教育中有的老师为了孩子们更 “听话”,家长们为了孩子更出成绩,他们不乐意或不允许孩子发表与标准不同的看法,这样批判意识在早年便被屏蔽了,死知识、死标准、死套路成了孩子们唯一的学习内容。孩子们的批判意识被成人丢弃了,他们成了守规矩的绵羊。鼓励孩子发出不同的声音是尊重孩子的表现,是发挥孩子主体性的体现,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有思考的意识和批判的精神。

最后,及时评价、合理引导以促成孩子形成良好的批判意识。在孩子提出问题并予以自己的思考后,教师和家长要及时予以反馈,及时中肯的评价使孩子能及时对自己的观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合理的引导则使孩子学会作出正确的判断。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使孩子在成长中学会反思自己,学会判断,形成良好的批判意识。

(二)教育要超越 “愤青式批判”

“愤青式批判” “破”而不 “立”,批判缺乏全面、客观与公正,往往会带来思想领域的偏激。教育中要避免使学生出现这种批判。

首先,批判要着眼于现实和未来,用历史的方法看问题,在历史的长河中和未来的发展上全面判断事物存在的问题与现实价值,而不是一味地做 “对”与 “错”的肆意讨伐。例如,人们对高考的批判,我们知道,高考的重压带来的学生心理问题、犯罪问题已经不再是鲜为人知的事情,而由此对高考这一制度的彻底否定则是不明智的,现行高考的客观公正性是有史以来人们有目共睹的最为公正的选拔制度,只是高考的确需要改,如何改才应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所在。批判的目的是 “立”、是 “建构”,只有群策群力,出谋划策,而不是一味地去谴责,高考改革的步伐才能加快,批判才能取得正能量的发挥。

其次,有调查才有发言权。网络的发达,信息量的大量传递,使得人们占有的信息越来越多,这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增长了人们的见识,然而,越来越多的人会就某一事件妄加评论,横加指责。网民积极的参与性是值得提倡的,他表现了人们对社会的关注,然而,这种没有调查的发言是否中肯、是否确切、是否合理是有待商榷的。讲求调查,即用事实说话而不是主观臆测、随意猜想,批判才能做到客观、真实、公正。

最后,批判是着眼于改造现实而去认识现实,理解现实的人类行动, “如果人类不能为了改造现实而去认识现实,理解现实,人类行动也就等同于不存在一样。”〔9〕这样的批判充其量只是一种哗众取宠的卖弄。

(三)教育应摒弃 “攻击式批判”

批判作为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首先它需要人学会交流、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合作。理解、宽容的心态是进行良好交流的前提,只有这样,人们在相互的交流中才能趋于接受别人的意见和认可对方的观点。而狭隘、高傲的姿态却不利于交流、学习的良好进行,也因此不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更不可能产生合作的意向。我们主张批判在情感基调上的理解与宽容并不是赞同 “一团和气”式的消解自我主张或只听不辩的消极应对,而是在豁达的胸怀的基础上的积极回应,只有这样,不管是学术领域的研讨还是生活中的为人处事,才能达到和谐与共的境界。

其次,合理批判需要人们学会向他人学习,学会接受。在这个凸显个性、自我中心的时代,每个人都乐意宣扬自己的观点,这在某种程度上是需要鼓励的,然而, “三人行必有我师”,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的名言深刻地教导了我们做人、做事的方法与心态。

注释:

〔1〕 〔3〕 〔8〕 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 〔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6,37.

〔2〕王晓东.我国小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教学方式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17.

〔4〕冯建军.教师与教育哲学 〔J〕.当代教师教育,2011(1): 5.

〔5〕 〔9〕 (巴西) 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 〔M〕.顾建华,赵友华,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9.

〔6〕 〔7〕刘济良.生命教育论 〔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 237, 238, 29.

猜你喜欢

批判屏蔽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把生活调成“屏蔽模式”
朋友圈被屏蔽,十二星座怎么看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满足CLASS A++屏蔽性能的MINI RG59集束电缆的研发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几乎最佳屏蔽二进序列偶构造方法
冲破单向度的枷锁
用“批判”的思维解读语篇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