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比较”触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2014-08-15■魏芳
■魏 芳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学习是数学的灵魂。数学学习就是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学会比较、归纳、概括、迁移等方法的过程。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基本思想方法的确立,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都是通过对同一系统以及不同系统内知识、方法、思想等进行比较而获得的。
聚焦“比较”,理性解读
顺应学情,从已有经验出发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在组织学生对所学内容和思想方法进行比较时,就要顺应他们已有的认知经验,从他们的已有经验出发组织比较活动。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其次要考虑学生原有的认知习惯与方式。
因势利导,向最近发展区迈进 数学学习是基于学生,又高于学生原有认知水平的思维活动,具有很强的挑战性。在组织比较活动时,需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能力进行针对性的比较,突出知识本质与思想内涵。
螺旋上升,凝炼思想内涵 数学学习的过程是由易到难、由此及彼、纵横相连的。组织学生进行比较活动时,也要遵循知识发生发展的规律,引导学生从对知识的表面解读走向更深层次的理解。使数学概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浅入深地发展;使数学方法由单一走向多维,由繁到简地概括;使数学思想由内隐走向外显,由无到有地梳理。
掌握思维的钥匙
在节点处“比”,凸显知识的本质内涵 每一个数学知识都具有独特的本质内涵,在知识形成的关键点处组织恰当的比较,不仅可以凸显知识的特征,而且也能够正确区分相近意义或相反意义的知识。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分类”,组织学生观察比较:
比较一:哪几个三角形可以分成一类,为什么?
学生通过观察,归纳出:
②和④为一类,因为它们的3个角都是锐角,没有直角和钝角。(锐角三角形)
①和⑥为一类,因为它们都有2个锐角,1个直角。(直角三角形)
③和⑤为一类,因为它们都有2个锐角,1个钝角。(钝角三角形)
比较二:每一个三角形至少有几个锐角?
归纳:任意一个三角形至少有2 个锐角,像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都有2个锐角,而锐角三角形有3个锐角。
比较三:把所有三角形看作一个整体,这三类三角形都是整体的一部分,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用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
归纳:三角形根据角的特征分成三类,分别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在这一过程中,首先组织学生紧紧围绕“角的特点”进行观察比较和分类归纳,发现三类三角形的不同之处,重在求异;接着组织学生进一步地比较,发现它们之间的共性之处,重在求同;最后组织学生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重在整体的关系。这样的比较,具有多重意义,既求同也求异,还关注整体之间的联系,有效地凸显了知识的内在本质。
在沟通中“比”,形成知识结构体系 每一个数学知识都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既是在先前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是新知识后续发展的起点。巧用“比较”的策略,对相关知识进行梳理沟通,使学生始终带着结构性的眼光审视知识之间的联系,把握知识之间的结构体系。
在反思中“比”,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伴随着数学知识的建构、思想方法的形成过程。反思也是最重要的数学活动,它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在数学学习活动之后,组织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比较反思,不仅可以及时回顾学习的过程,探索“知识之源”;同时也可以积累相应的学习经验,理解“经验之源”。这样的学习是才有意义的,有深度的。正如著名教育家佐藤学所说:“我们寻求的不是传授教科书知识的效率,而是丰富每一个学生学习经验的效率。”
比较,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过程。比较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法,数学知识的脉络在比较中逐渐清晰,建构体系;数学技能的要点在比较中不断明确,形成方法;数学思想的本质在比较中逐层凸显,串成规律;数学活动的经验在比较中积淀丰富,内化提升。比较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过程,比较的过程正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有真正经历了比较的过程,学生的眼光才会更敏锐,思考才会更全面,经验也会更丰富。巧旋“比较”这把钥匙,会让数学学习充满灵动的魅力,也会让学生的思维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