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崎骏动画主题策略分析研究

2014-08-15王英全

焦作大学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苏菲哈尔宫崎骏

王英全

(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5)

1. 成长·救赎

所谓成长,是一种蜕变,一种升华,历经种种磨难,挖掘自身的潜能,克服自身的缺点,从而成长为更好的自己。看似简单的成长实则不易。宫崎骏动画中的很多人物都具备这样的蜕变。宫崎骏曾经说过:“每一天,都有新的婴儿诞生,每一天,儿童都在成长。如何引导而不是误导他们,是每个动画人的责任。即使儿童不再像从前那样对动画片中正义的主人公进行自我指认,我也希望动画片能够教给他们认识这个美好世界的能力。看到儿童如此粗鲁和乐于破坏自己,我们就明白了现状和自己的任务。……我觉得应该画一些表现儿童的单纯的、大气的东西。但是很多父母都会无视、甚至践踏孩子的那种单纯和大气。所以,我想做的就是面向孩子们猛然棒喝:‘你就要被你父母吞噬掉了!’”[1]他在关注儿童成长的同时也在提醒着父母的成长。

《千与千寻》中女主角千寻,虽然从故事的开端到结尾都只是一个看似平凡无奇的小女孩,但是千寻的内心却有很大的改变。千寻很普通,就像任何走在大街上的女生一样平淡无奇,起初千寻只是个胆小、懒散、平庸的小女孩,但是误入了这个奇幻的世界,为了解救因为贪婪而变成猪的父母,千寻在磨难中激发出自己的勇气,从而认识自我,获得自信,获得“新生”。汤婆婆拿走千寻的名字即意味着要千寻忘记自己的名字,忘记自己是谁,让千寻再也回不去现实世界而在真正意义上成为这个世界的人。可千寻从未放弃和改变过救父母离开的心,在解救父母的过程中她结识了白龙,他们互相帮助,千寻不仅自己得到了成长,也用纯真善良的心感染了白龙,使他得到了救赎。这不禁让我想起自己的影子,即将走入社会的我也如同千寻一样,独自面对社会形形色色的人,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融入这个复杂的社会,虽然处处是挑战,但这也是不可避免的成长。

《魔女宅急便》中的琪琪成长的故事也很具有典型性。魔女家族的少女要成为一个合格的魔女必须经过社会的考验,所以13岁的琪琪要离开自己生活的地方,通过一年的时间来证明自己。琪琪从乡村来到城市,当琪琪刚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很礼貌地与人交流介绍自己的时候,面对的却是冷漠的面孔,走在喧闹的人群中,琪琪也感觉很寂寞和茫然。后来面包店的老板娘苏娜给了琪琪很大的鼓励和帮助,她利用自己飞行的本领在面包店打工和送快递。有一次琪琪为一个老奶奶送礼物给孙女,冒着大雨,自己淋得全身湿透,可是琪琪并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奶奶的孙女面对冒雨送礼物来的琪琪很是冷漠,还嫌弃奶奶总送她不爱吃的东西过来。琪琪回去就病倒了,有种深深的孤独感与挫败感,人间不全是温暖。但是成长就是这样,只有克服这种深深的孤独与挫败感,琪琪才能够真正地成长,没有谁的成长能够一帆风顺。当琪琪生日的时候,城市中的老奶奶为琪琪准备了一个生日蛋糕,琪琪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在人们日渐带着防备心与人交流的现今,宫崎骏用它的动画唤醒了温情,提醒着关爱。

宫崎骏动画中有一些人物的成长本身也是对于自己的一种救赎。《哈尔的移动城堡》中的主人公哈尔和苏菲,都被荒野女巫下了咒语,苏菲变成了一个老婆婆,哈尔从小就失去了自己的心脏。魔术师为了获得神奇法力,代价将是放弃自己的人心,这如同现实中拥有权力也很难再以一颗正常人的心态去做善恶判断一样,这就是权力的代价。在与恶势力的战斗中,苏菲的纯真善良勇敢感染了哈尔,哈尔也有了重生的勇气,他们一齐与黑魔法作斗争,在艰难的斗争过后,哈尔与苏菲都恢复了本来的面貌。哈尔与苏菲的蜕变既是成长也是自身的救赎。

动画中也提到了人类的成长。《风之谷》中从人类起初对环境肆意的搜刮与破坏到意识到人与自然该怎样相处,这不仅仅是个人的成长,也是人类的成长。

2. 纯真·回归

纵观宫崎骏的动画可以发现,几乎所有的动画主人公都是小女孩,宫崎骏选择用小女生的眼光去看世界,可能是出于小女孩易给人柔弱与怜惜之感,小女生无邪的笑容也充满了纯真的味道,让人没有防备,小女生的柔弱与成长的坚强有着强烈的对比色彩。动画故事中,单纯、善良是这些主人公的共性。

拿《千与千寻》来讲,千寻有着大家的影子,她没有《天空之城》中希达的飞行石,没有《魔女宅急便》中琪琪能够飞行的本领,千寻只是个简单的女孩。但是纯真无瑕的心灵本身就有伟大的力量。动画中无脸男是个神秘的鬼怪,全身黑色,头带一个白色面具,样子有点恐怖。最初只有小千能看得到他,其实从一开始无脸男就对小千产生兴趣,偷偷地观察她。有一次下雨了,小千以为他是澡堂的客人,让他进来避雨,无脸男恐怖的样子并没有遭到千寻的嫌弃与害怕,这就更加强了他对小千的喜爱。无脸男就像现今社会上任何一个渴望朋友的普通人的缩影,只要一点点善意的行为,就足已令人感动而回报以真诚。后来无脸男在澡堂里逐渐受到金钱和世俗的影响,成了一个可以变出金子,不停地吃东西甚至吃人的怪物。由于吃了人,他还有了讲话的能力。最终在千寻的引导与感染下,他吐出了吃下的东西,恢复成原来的样子,并随千寻离开了澡堂,成了钱婆婆的助手。无脸男有强烈的象征主义,他变化的过程就是人性被社会阴暗面污染的写照。但是动画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用简单的心去看世界,即使你曾被污染,也能够变回原来的样子。这就是纯真的力量。

《哈尔的移动城堡》中苏菲同样有着返璞归真的纯真之美。苏菲被荒野女巫施了魔法之后变成了一个老婆婆,苏菲并没有因为衰老而失去活下去的希望,反而更加豁达了,收拾包裹,开始了旅程。苏菲坐在一辆运货的马车上迎着阳光驶去。这一刻画面很美,即使苏菲已经外表不再年轻,已经如同夕阳一般,但是内心依然纯净。所以,纯真之心与年龄、外表都无关系。记得有一幕让我印象深刻,在苏菲为哈尔的移动城堡进行了大扫除之后,在一个太阳即将落山的时刻,苏菲坐在一张椅子上面对太阳,前面是干净的湖水,苏菲由衷地说了句:“好美呀。”那一刻世界是静止的,返璞归真的纯真就如同这未经破坏过的大自然般美得动人。

3. 生态·净化

现今时代生态问题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工业文明的发达使人类过上了科技发达的生活。但是在此过程中,对大自然的过度开发与索取也报复着人类。宫崎骏系列动画中的场景设置很唯美,阳光普照的森林,鸟儿欢声笑语,动物与人类友好相处,到处是和谐的气息。在现今社会,这样的情景其实不多见了。细心的人不难发现,现在夜晚城市里的星星都很难看到。宫崎骏用动画提醒人类大自然的美好,也告诫人类,在一个全是机械的世界中,会失去生命的气息。所以保护大自然、保持生态平衡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千与千寻》这部动画所蕴含的意义很广泛,生态也是其动画中着墨较多的部分。《千与千寻》所营造的是一个蕴含了日本文化的泡汤世界。千寻在澡堂工作,负责为各路神仙洗去身上的污垢,这时候澡堂来了一位全身散发着恶臭的客人,澡堂的管理者以为是腐烂神,命令千寻用最脏的澡盆为其洗浴。在千寻辛苦地为其洗浴后,客人焕然一新,变成了一条龙,原来这位全身散发着恶臭的客人是河神。由于人类肆意的污染,河神被垃圾阻塞,形成了垃圾瘤,生病了才发出臭味,变得肮脏恶心。人类与大自然是息息相关的,美丽的河流山川为人类提供生存的环境,我们为何要以破坏和毁灭回报它?河神通过洗涤能够除去身上的污垢,大自然也能够通过环保回归本来的面貌,可是这只是治标不治本,只有人类真正意识到生态与人共存的关系,才是根本之所在。所以,人类的灵魂也如同河神一样,需要洗去其中的贪婪,还以自然的本色。《千与千寻》中的白龙也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白龙本是人类社会一条名叫“琥珀川”河里的龙,但因为河流被人类掩埋,失去家园的白龙也失去了自己的意志,被迫来跟汤婆婆学魔法,帮汤婆婆干了不少坏事。

生态的破坏也造成了人与动物之间关系的紧张化,譬如《幽灵公主》中,大自然已与人类形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大猩猩因为憎恨人类破坏自己种植的树,也想吃掉人类以获取人类的智慧。猪族和狼族更是憎恨人类而与人类进行着持久的战争。《风之谷》中描绘的是生态被人类破坏后人与王虫相互憎恨的景象,可是主人公娜乌西卡有着不可思议的亲和力,她就像是游走在野兽、人类之间的使者。宫崎骏对于人类、战争和自然的理念都得到了体现,因此他被封为环保主义之教父。

4. 战争·和平

“我们永远不可能去解决整个世界的矛盾冲突,也不能为人与自然的争斗去定位一个完美的结局。我们只是要告诉观众,在那个充满憎恨与杀戮的社会中,还有一些值得活下去的理由,因为这里还有人与人相知相识的精彩瞬间,还有于诅咒中获得解放的喜悦,还有人对美好自然的理解,还有自然向人类敞开心扉的过程。”[4]宫崎骏小时候的经历及其所受的时代背景的影响,其动画作品还反映出一种迫切的反战思想,他热爱和平,抗拒战争。

《哈尔的移动城堡》中的哈尔是个法力高强的魔法师,国王要征兵打仗,哈尔因为反对战争,一再被深得史柏丽国国王信赖的宫廷魔法师莎莉曼追捕,但是哈尔并没有妥协,仍然坚持自己的反战思想。《红猪》片中的时代背景被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的意大利。前意大利空军英雄,一生挚爱飞行的波鲁克决意从人世的庸俗生活中脱身而出,自施魔法变成一头猪。他意识到法西斯的不断成长是一种危害,便选择离开部队,自由飞翔。

在《天空之城》中,小姑娘希达是传说中的拉普达人的后裔,拉普达是个科技文明远远领先于地球的国家,但是希达的祖先却抛弃了先进的空中文明而在地球上隐居,虽然拉普达是个鸟语花香的地方,但是却只留下了几个机器人,一句毁灭咒语就能让拉普达荡然无存,一片死寂,已经不再适合居住。而狂妄且自大的慕斯卡却想占领它,想用它的力量来征服世界,最后只能与拉普达一起毁灭。在这些寓含深意的画面中,宫崎骏不断提醒着人类不要肆意发动战争打破生物链,不能因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就忽视乃至无视其他物种的存在,到最后只能是自食恶果。

《再见萤火虫》是一个在战争背景下的故事。“昭和20年9月21日晚,我死了。”这是《再见萤火虫》中第一句台词。这是战败之后的日本,一个衣衫褴褛的14岁少年在临死时的回忆。空袭开始了,妈妈在空袭中不幸离世,只留下兄妹二人,兄妹俩去投靠亲戚,但是战争让亲情淡漠疏远,物质的缺乏又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白眼中,兄妹俩只能再去流浪,漫天飞舞的萤火虫与残破不堪的战争场面形成强烈的对比。这一切都是战争所带来的,战争毁灭了一个又一个家,打破了一份又一份温暖。在一片漆黑的山洞中,妹妹被哥哥紧紧抱住,生怕松手就会失去一切,然而,战争本来就意味着失去。这就是战争的残酷。

5. 结语

“对人类文明社会与自然冲突中号召人们关心自然、回归自然的生态美学思想,以及在作品中随处可见的对于人类童真的赞美和不断建立对生活希望的建立,这正是宫崎骏作品中人文关怀的本质体现。”宫崎骏是一个让动画跨越国籍、跨越文化种在孩子心中的大师。宫崎骏动画不仅仅是给孩子看的,对于自认为已经长大的大人们也是一种精神的洗礼,这就是动画的力量:用简单对照现实,用纯真感染世界。宫崎骏先生曾经说过:“我的动画观一言以蔽之:‘自己想做的动画,这就是我的动画。’”宫崎骏的动画从“爱”出发,以“爱”回归,不商业不世故,在以经济为核心的时代已非常难得。宫崎骏动画用故事的方式将美好的大自然与工业社会做对比,将纯真的心与淡漠的人情做对比,将拥挤的都市与自由的乡村做对比,缓缓的告诉人类,简单纯真才是世间的最美。宫崎骏动画对于儿童乃至成人的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世间只有一个宫崎骏,可是宫崎骏精神却是永恒的。

[1]沈黎辉,等.宫崎骏的感官世界[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4:125.

[2]宫崎骏,支菲娜.宫崎骏:思索与回归——日本的动画片和我的出发点[J].北京: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3).

[3]秦刚.感受宫崎骏[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53.

[4]于洸.从《天空之城》看宫崎骏动画的审美思想[J].攀枝花学院学报:综合版,2008,(5):97.

猜你喜欢

苏菲哈尔宫崎骏
开悟
开悟
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苏菲的故事
宫崎骏动漫
宫崎骏的动画世界
杰克·吉伦哈尔比弗利山庄不够味
苏菲寻龙记
走进“天空之城” 久石让与宫崎骏动漫作品音乐会
如果雨果的哈尔威船长说了假话